分享

头条文章

 伯乐相币 2017-01-24


  由于银币属于融汇了现代先进工艺和丰富传统文化的高端藏品,决定其收藏投资价值的因素较多,普通民众在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一定经验积累的情况下,往往容易走入误区,从而降低了收藏投资银币的收益、减少了在收藏过程中体验更多集藏乐趣的机会。为此,为大家梳理了两个收藏投资银币容易走入的误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误区一 以银币的面值判断其收藏投资价值

  我国发行的银币,其面值只具有象征性,不代表它的实际价值。虽然从面值、规格、发行量三者的关系来看,一般银币的规格越大,面值也越大,发行量也越小,但这并不表明面值大的银币收藏价值就比面值小的要高。我们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进行比较,从横向上来看,同一套银币中,面值大的金币升值空间不一定比面值小的银币大,比如很多金银套币的10元或20元面额的银币升值幅度就远超面值100元的金币,这类例子很多。从纵向上来看,不同题材的银币,由于发行时间、题材、发行量等都各不相同,面值就更不能表明一枚银币收藏价值的高低了。当然,面值因为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再加之人的惯性思维作祟,被误认为越大越有收藏投资价值完全可以理解。只要我们知道,一件藏品的收藏投资价值指的是它未来的升值空间大小,而不是它目前所标注的各种外在价值,才不会被迷惑。

  误区二 过于看重银币的材料价值

  银币被誉为货币中的贵族,黄金白银的材质让它格外引人关注。也许正因为如此,人们在谈论银币时,十分热衷于了解银币的“分量”,并会不由自主的在心中根据目前的金银价格,换算出一套银币的材料价值,甚至由“料价比”来判断一套银币的售价是否偏贵。不可否认,银币材料的价值是银币整体价值的组成部分之一,但如果我们过于看重银币的材料价值,那么无疑就走进了一个大大的误区。首先,银币的收藏投资价值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发行量、题材、铸造工艺、设计理念、发行价等等。材料价值与以上因素相比,应该属于影响银币收藏投资价值的次要因素,同样规格的金币或银币会因为题材、发行量等的不同,价格千差万别。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一套银币十分受到市场的欢迎,且发行量也不大,那么它的价格会不断走高,这时银币的材料价值就显得更加微不足道了。

  其次,我们可以从银币的“亲戚”流通纪念币的身上,找到材料价值其实并不十分重要的例证。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流通纪念币的大家庭中,大量面额1元的纪念币目前的市场价格已经达到了几十、几百甚至几千元,升值幅度高达百倍、千倍。而流通纪念币的材质大多为钢芯镀镍,材料价值不值一提,并且,流通纪念币的发行量较银币要大得多,动辄百万千万。可见,只要当银币的群众基础在不久的将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那么它的材料价值自然就不会成为大家议论的中心了。

  另外,随着银币集藏队伍的不断壮大,从长期来看,大部分银币价格的上涨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一些题材、工艺受欢迎的银币出现大涨也不会是一件十分让人意外的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