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雪云鹤:他乡、故乡 游大都会博物馆小记

 gudian386 2017-01-24

中国美术报2016-12-27阅读原文

《中国美术报》第44期 美术副刊

选择留学纽约,十之八九的原因与纽约丰富的艺术资源有关。哥伦比亚大学是距离大都会博物馆最近的大学,学校与博物馆的合作让学生可以无限次免费出入博物馆,甚至可以要求近距离调看特殊文物。这里光是中国文物就有上万件,屈指可数的光顾可无法领略它的全部魅力,而每一次新的造访依然可以带给我别样的感受。

大都会博物馆外景

十月的纽约阳光灿烂,只是阵阵凉风和飘飘黄叶,不时带来深秋的寒意。中央公园是去往大都会博物馆的必经之路。清早的公园里,晨跑的青年、嬉戏的儿童,都散发着蓬勃的朝气。市中心的大型公园,就像这个大都市的绿肺,不断为城市供给着新鲜的活力。背靠中央公园,面朝第五大道的大都会博物馆,则是这座城市不朽的文化精神所在。博物馆门外车水马龙,穿着入时的青年男女络绎不绝,然而这些热闹都被大都会门前的几十层台阶隔绝在外。闹市中的博物馆,处在高台之上,好似默然昭示自己阳春白雪的格调。从踏上大都会的第一层台阶开始,我就仿佛时刻做好准备,进入一个庄严肃穆的别样时空。

大都会博物馆“明轩”

进入博物馆,两侧分别以埃及雕像、罗马雕塑言明两侧展馆的主题,中国馆所属的亚洲馆区位于二层东侧。正如现当代艺术领域对中国风格的青睐,大都会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也是藏品中的重头戏。穿过展示着中国瓷器的走廊,来到巨大的“广胜寺壁画”面前,就开始了真正的中国文物之旅。文物的布展顺序是按朝代先后,从商周青铜器,到汉唐冥器,最后是各朝书画。整个中国馆中又有一座复刻的微型中国园林:“明轩”。个中亭台廊榭一应俱全,甚至还有鲜活的湖石草木相映成趣。观者置身其间,丝毫不减苏州园林的雅趣。第一次来明轩,我也讶然,这里俨然形成一个独立小天地。园林和书画,恍然让人错身中国。博物馆为再现明代家具的文化语境,建造了这一角明园,让这些明代古董家具得处其所,与园林环境交融为一,再现明代建筑原貌。我来美虽未足年,每每来到明轩这一角,这有限的空间却往往能激起我心中对故乡眷恋的涟漪。我想这里对身处异国的流落文物而言,也是一样的意义,它的存在如是给了这些文物在陌生他乡一个熟悉精神归属。虽然中国文物有了明轩这样的居所,但其所处真的是一片异域乐土吗?

六朝鎏金铜狮 大都会博物馆藏

北魏鎏金青铜祭坛 大都会博物馆藏

进入中国馆区,入口处的占据整面墙壁的壁画气势恢宏,与堂中左右两侧数米高的佛像交相辉映,似乎欲以颇有气势的浓墨重彩虔诚地还原历史中的宗教庙堂。壁画的标签只大体写明画中佛像为“药师佛”,壁画年代是元代,来自山西,其余文字介绍药师佛的宗教意义。关于壁画的历史背景,标签语焉不详。后来,我查过资料才知道,原来是“广胜寺壁画”。大都会所藏,只是广胜寺壁画的一面,其余三面也藏于美国博物馆,纳尔逊有一,宾大有二。壁画的笔触色彩已然剥落,即便佛像的眉眼面貌不可辨识,但也依然可以感受到其慈悲的神态。

大都会博物馆,中国馆区入口处《药师佛佛会图》

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藏《炽盛光佛佛会图》与《药师佛佛会图》

壁画前放置了长椅,进出参观的游人不时坐下休憩。无论金发碧眼的异族人,抑或有着相似文化背景的亚洲面孔,当他们面佛而坐,片刻凝视时散发的平和、专注,不得不让人相信,这面壁画着实有着跨越时空的感染力。也许正是这样的感染力,造成了它们远离故乡的漂泊命运。它们漂洋过海的记忆虽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而改变不了的是它们的文化之根:远在中国山西的广胜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胜寺的修复和历史挖掘就没有停止过,寺庙的身份和它的记忆,渐渐明了。而大都会的壁画,“药师佛”定名,有如失忆走失的孩子,被抹去了原本的姓名,只根据长相而指摘一个千篇一律的代号。犹记2015年大都会博物馆以“中国·镜花水月”为主题,举办了号称时尚界奥斯卡的MET BALL。大都会“广胜寺壁画”出现在这场时尚盛筵中,充当着现代华服的展示背景,成为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然而在五光十色霓裳的间隙,佛像的意义已然消弭,观者眼中,除了苍茫的历史感,再不能体会到其中真正的文化含义。也许,大都会的中国展品与广胜寺壁画一样殊途同归,即便它曾在异乡的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异族人眼中的它们,始终是一些空洞的文化符号,含混地象征着故乡,文物彼此间已经失去了各自的独特内涵。

大都会博物馆藏《药师佛佛会图》,原为山西广胜寺大佛殿西壁

大都会博物馆藏《药师佛佛会图》(局部)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炽盛光佛佛会图》,原为山西广胜寺大佛殿东壁

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藏《药师佛佛会图》,原为山西广胜寺前佛殿西壁

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藏《炽盛光佛佛会图》,原为山西广胜寺前佛殿东壁

流连在中国馆的观者,亚洲面孔占大多数,在他们没有开口前,谁也不能断言他们是与中国文化血脉相连的客居者,还是仅仅外表是亚洲人。文物无声,只能由观者赋予它们意义,离开了故土的文化语境,“广胜寺壁画”只能被标为“药师佛画像”。漂泊在他乡的文物一如远离故乡的人,都在异域的土地上不知不觉地异化着。当我在同一片土地上审视这些文物时,我竟也不知哪个乡土是它们真正的归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