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闽西客家风俗:有钱冇钱 豆腐过年

 369蓝田书院 2017-01-24

冲浆

    

在闽西客家地区,过大年必须有豆腐,“有钱冇钱,豆腐过年”,更有过年炰豆腐的习俗。炰,是客家话炸的意思,指的是经油炸的小豆腐条。炰豆腐条可现吃,可烟熏、盐腌压实,久存不坏。

    

闽西客家炰豆腐有着潮汕一带的风味,其豆腐的做法与普通豆腐稍有不同,就是要做得老些,但也不是北方人的老豆腐。把做好的豆腐切成指头般大小的细条,趁热下油锅慢火炸,如果豆腐冷却了,会影响其味道。在油锅不断翻动豆腐条,待炸成金黄色,用铁捞轻拨有哗哗响时起锅,滤干食油即可。

    

炸半熟的豆腐条,称其为“溜豆腐”,拌些米酒趁热吃,既香又嫩。用于存放的豆腐要炸得老些,起锅后在陶缸里一层豆腐一层盐,压实,几天后可以翻出,将谷糠(最好是豆蒿)点燃,豆腐条置上烟熏,这样做的功效是把它变成烟熏豆腐,既香又易保存。

    

这种豆腐条一般很咸,适合过年酒席下酒、配稀饭外,它还有一大用处,耕田人家常进山耕作,中午不能回家吃饭,须带梢子饭,往往将几根豆腐和萝卜干夹在梢子饭中间当菜,既好吃又好带。


(来源:闽西新闻网 记者 朱裕森 图/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