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国志之刘官芳古隆贤赖文鸿列传上

 草木仁心 2017-01-25

天国志之刘官芳古隆贤赖文鸿列传

 

刘官芳一作官方,广西武宣人。初为天地会众,与梁亚九等劫掠乡里。庚戌岁投入拜上帝教,赴金田团营,拨隶韦俊麾下,从之转战赣、鄂、湘诸省,乙荣五年授冬官又正丞相,佐韦俊守武汉三镇。

古隆贤广西人,与金田团营,壬子二年至武昌,始封右四军两司马,癸好三年四月于天京升金副金四辛四监军,六月,升金四总制,管带右四军,守天京太平门,当清江南大营来路。七月,加恩赏检点。甲寅四年四月,升殿左卅九指挥,七月,随地官副丞相黄再兴赴湖北,与曾天养之弟曾水保同守汉阳。九月初七日,武汉三镇陷,隆贤溃围走田家镇,受燕王秦日纲节度,奉命以铁练横江,以御湘军水师。十月廿七日,湘军以洪炉大斧断练,田家镇陷,隆贤退九江,受翼王石达开命屯小姑山,寻与破湘军于湖口。丙辰春,武汉再克,七月,奉命往援之,左腿中炮而退,未几复往,至,佐秋官副丞相钟廷生守汉阳,受武昌国宗提督军务韦俊指麾。

赖文鸿广西贵县人,遵王赖文光胞兄,弟兄五人皆随父从冯云山拜上帝,庚戌金田倡义,举家入营。癸好三年夏,从韦俊西征,封殿右六十四指挥,尝守皖南歙县等处,遍张布告,令富者纳贡,贫者输力,共灭胡奴。乙荣五年,转战湖北诸属,扎谕四乡,殷殷以禁绝赌博及招抚流民为兵以免滋扰为己任。未几以清师四集,退武汉,佐韦俊守城。

丙辰六年夏秋,天京变作,东王、北王,次第横亡,韦俊心不自安,兼以外援望绝,不能复守,十一月十三日,弃武汉三镇,东退九江,官芳、隆贤、文鸿皆从之。

天王以北王之嫌,颇恶韦俊,以翼王及李秀成等力保,乃封为定天福,使与李秀成、陈玉成等合队,转战皖、豫等省。戊午八年六月,天王复设五主将,封俊右军主将定天义,官芳、隆贤、文鸿皆属焉,从之攻皖北庐州、盱眙等处。是岁秋,俊受命渡江守池州等地,官芳、隆贤、文鸿及黄文金、胡鼎文等皆隶麾下,为其骁将。

韦俊虽官主将,以北王杀戮过惨,君臣朝野多侧目,积不自安。己未九年春,木天义杨辅清兄弟督军至皖南,与俊分地犬牙参互,挟杀兄之仇,屡相欺凌。前军主将陈玉成初与俊同心,后忽生嫌隙,屡与争竞,至乎械斗。俊泱泱不得志,复惧瓜蔓祸及,九月十三日,具禀乞降于湘军水师提督杨载福,使官芳、隆贤、文鸿以下皆薙发。载福命总兵李成谋等来受降,廿三日,令官芳、隆贤、文鸿及黄文金、胡鼎文等往攻芜湖以自赎。

时曾国藩丁忧在籍,湘军乏饷久,乍添降口数万,粮草百务,皆无以支绌,兼以俊等宿将,癸好以来累挫湘军之锋,父兄子弟多丧其手,虽许其降,而心不能无憾,时或侵侮之。官芳、隆贤、文鸿等本无降意,复为成谋等所迫,使木号腹兴师以伐故旧,皆愤懑不能平,与文金、鼎文等谋,廿五日,复张天国旗号,倒戈攻池州以讨叛。湘军浮江来援,诸将不能支,溃走青阳、铜陵,告急于杨辅清。十月廿日,辅清悉调郭村、夏村戍兵来赴,与官芳、隆贤、文鸿等合,众至二万余,再攻池州,韦俊及湘军彭玉麟、李成谋等固守不下。十一月,辅清亲往督军,命官芳、隆贤、文鸿及文金、鼎文等分兵两枝,一敌湘军水师李成谋等,一敌韦俊旱队,自以洋枪大队猛扑池邑,廿四日,复池州郡,仍令官芳、隆贤、文鸿三将守之。

天王嘉三将反正之功,封官芳右军主将以代韦俊,爵通天义。后又以隆贤为殿右军大佐将,赐爵金天义;文鸿为殿右军正总提,自际天福晋爵为际天义。

时清江南大营困天京久,城中积谷无多,形势危殆。忠王李秀成奏请出京调兵解困,十二月十九日,至芜湖,遍约皖南诸将会议,官芳、隆贤、文鸿皆与焉,议集各军力,虚攻杭城,以分围师之势。

庚申十年,春,正月,忠王等发南陵,官芳、隆贤、文鸿与侍王李世贤偕,初八日,破清师于湾滩,初九日,克泾县,十二日,克旌德、太平、石埭,十四日,克绩溪,侍王旋道徽州入浙,官芳、隆贤、文鸿以众寡力薄,不堪远略,留屯皖南不发。

二月,忠王克杭州外城,清钦差大臣和春果堕计中,急遣提督张玉良往救。忠王反旆疾趋,道孝丰,合侍王,自天目山小径还入皖南,三月初二日,克建平,复邀官芳、隆贤、文鸿等诸王诸将大会,部分五路以解京围,官芳、隆贤、文鸿与求天义陈坤书自建平西北出高淳,当中路之右翼。

初四日,克溧阳县,斩清知县尚纳布、都司徐龙彪,旋与陈坤书进向天京东南高桥门,廿六日,诸路齐进,大破清江南大营于城外,京围解。

四月初一日,诸王、诸将朝贺,议所向,天王命忠王等东取苏、常,以官芳、隆贤、文鸿,使仍还皖南。

官芳等分兵略地,五月十四日,文鸿克泾县,斩清总兵李嘉万,都司蔡湘;隆贤破清副将杨名声、降将都司张忠泰于老滩,声威大振。六月初八日,合辅王杨辅清围宁国府。

清守将已革湖南提督周天受宿将谙军事,督城兵婴城固守,诸将攻累月,不能克,而城中亦窘,告急于四邻,清廷令曾国藩救之,国藩意在安庆,竟迁延不至。八月初六日,侍王自浙来赴,围师势益大张,城中望之夺气。十二日,北门外要隘竹塘克,斩清副将朱景山;十五日,城破,天受及皖南道福咸、知府颜培文、知县王乃晋等皆死。

官芳等三将以羁旅无分地,议割皖南数县以自守,九月廿三日,文鸿克旌德,以弟鸿和守之,辅王闻,大怒,遣人逐而夺其城。文鸿等转攻南陵,围清总兵陈大富,十月十八日,克之,大富等得杨载福水师助,溃走东流。

十一月,官芳、隆贤、文鸿自黟县出师,十七日,破禾戍岭,十九日,破羊栈岭、桐林岭,逼祁门。

时清擢曾国藩两江总督,一日数诏,严促速赴苏、常,国藩以为非计,仍攻安庆不辍,不肯改图,自渡江,立行辕大营于祁门,以塞朝野之责。而官芳、隆贤、文鸿之破羊栈岭也,猝出国藩不意,急切无兵可调,侍王及定南主将黄文金复分自东、西奄至,国藩大窘,如坐瓮中。

然官芳等悚于哨探,实不知国藩在焉,廿一日,移营庐村,逼祁门北郭,次日,与清副将宋国永,参将刘松山、黄万友战,甫小挫,辄麾兵退羊栈岭外。

辛酉十一年,春,正月,初七日,复自石埭两道攻大洪岭、大赤岭,破清副将黄惠清、都司曹贵,逼祁门历口,曾国藩行营复殆。初九、初十日,与湘军唐义训等再战不利,麟天豫古得金战死,乃退。

二月廿四日,官芳再围历口清副将沈宝成营,总兵朱品隆来援击却之,乘胜逐北,至箬坑汪村、榉根岭,丞相宋先祥被擒杀,官芳、隆贤、文鸿自此不敢深入,分屯池州、泾县、旌德、太平、石埭、南陵诸郡县,以卫天京西鄙,国藩亦拨大队渡江助攻安庆,皖南战局渐寂。

四月廿四日,官芳、隆贤、文鸿复自石埭逼羊栈岭外,营于琅田、美坑、佘溪,卅日,克黟县,清总兵唐义训、副将娄云庆等退渔亭,官芳、隆贤、文鸿乘胜进屯四都古竹,逼祁门,断国藩与在外诸军声问。

五月初二日,清提督江长贵、总兵朱品隆、记名臬司张运兰及义训、云庆等袭陷黟县,官芳等东北走樟岭。初六日,运兰、义训、云庆追败诸庐村、十都,乃退于羊栈岭外,转趋江西,十四日,复为左宗棠败于饶州桃树岭。官芳等三逼祁门,几令国藩自戕,而终以悚于侦探,功亏一篑。

七月廿六日,安庆陷,湘军乘势东犯,卅日,总兵王明山、黄翼升犯池州郡,官芳拒战不利,弃城东走,城陷。

约是月,天王封官芳殿前南方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襄王声千岁,未几,封隆贤殿前京外统率天军顶天扶朝纲奉王定千岁,封文鸿匡王,皖南地不过千里,郡县十数,半且被兵,而辛酉、壬戌、癸开三岁间,辅、侍、堵、襄、保、对、奉、匡、巨、顶诸王次第开府,号令不壹,败不相救,兼且四战之地,土瘠民贫,军裕兵源,在在为艰,是故兵势积弱,迄于国覆。

九月,襄王东进江、浙,十七日,克长兴,入宜兴,旋退还,自此长兴为襄王分地。部卒贫馁久,乍见江东富庶,皆惊羡,争劫掠,不能遏,大失物情。

壬戌十二年春,二月,清曾国荃由北岸、曾贞干由南岸,自安庆水陆沿江东下,江北郡县次第陷没。堵王黄文金约匡王至芜湖同守。三月初一日,战贞干及总兵李朝斌于三山峡,大败,繁昌旧县、荻港、三山皆陷。初七日,匡王自繁昌四路反攻,又不利。初九日,繁昌陷,匡王及佐将林有志走南陵,同日,石埭亦为清浙江提督鲍超所陷,奉王溃围走太平,集南陵、泾县守军逆战鲍超于甘棠,复大败,失垒十七座,遁南华岭外,主将徐国华、安天义苏福胜、顶天福刘世民、中天安何芸龙、望天侯徐应超等被擒。次日,佐将张遇春叛降鲍超,邀击奉王,奉王走免,将士丧亡三千人。鲍超乘胜追破奉王于湾滩。三月十五日,泾县陷;十七日,南陵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