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中国第一个被撤销的地级市!

 邓超越梦想 2017-01-25

地级市是新中国第二级行政区划之一,自1983年11月5日开始,地级市取代之前的省辖市之称。至2016年11月,在总计334个地级行政区中,其中有293个地级市、30个自治州、8个地区、3个盟,地级市约占地级行政区的88%。不过,在历史的进程中,也有部分地级市因为区划调整等原因,所以被撤销。其中,对于甘肃省的玉门市,就是第一个被撤销的地级市。

首先,玉门是由甘肃省酒泉市管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部。玉门市东连嘉峪关市和金塔县,西接瓜州县,南北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为邻,东西长114公里,南北宽112.5公里,辖区总面积1.35万平方公里。玉门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新石器晚期,该地区就有人类生活的痕迹。在商朝到春秋战国这一历史阶段,玉门地区为西羌地。西羌出自三苗,是羌族的别支,三代以后居于河西、赐支河和湟河之间。秦始皇建立秦朝到汉朝初期,玉门地区属于月氏、乌孙国和匈奴地。

公元前121年,汉朝在这里设置玉门县,属于酒泉郡。玉门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在其138万公顷广袤的土地上,千百年来留下世界人民交流往来的足迹。对于玉门这个名称的历史来源,不仅和汉朝的玉门关有联系,又和嘉峪关的美玉密切相关。其中,敦煌县城西北约90公里处的玉门关,就汉朝之后通往西域诸国的重要关隘,更是“丝绸之路”的必经关口。在此基础上,西域等地的美玉也经过玉门地区输入中原。到了六朝这一历史阶段,通西域常走新开辟的北路,玉门关址就东移了。

由此,有观点认为唐朝诗人王之涣的著名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不是指敦煌的玉门关,而是紧靠玉门市的双塔堡唐玉门关。到了公元1759年,清朝乾隆皇帝复置玉门县。1955年12月,成立玉门市(省辖市),1958年,合县、市为地级市。不过,到了1961年,玉门市被撤销改为县级市,隶属酒泉地区行署。2002年,酒泉撤地设市后,玉门由酒泉市代管。截至2012年,玉门辖辖4个镇、6个乡、3个街道、2个民族乡,总人口18.9万。

最后,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玉门境内有新石器晚期火烧沟文化遗址、昌马石窟、古代岩画、汉代长城、烽燧以及唐、宋、明、清时期的著名文化遗存。在地方文化习俗上,玉门人叫春节为“旧年”。过年的内容除了有除夕守岁、拜年、贴年画、贴对联、贴门神、放鞭炮、耍社火外,还举行一些祭祀活动,诸如接神、敬天等。除夕夜,玉门人讲究要吃得很饱,意思是只有除夕吃饱了,来年才会丰衣足食。

文/情怀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