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暖暖的酒泉

 劲健 2017-12-12

正午,阳光温润,到达酒泉。

入住,工作,所到之处都暖暖的。

尤其是酒店的房间,热得发晕,开了窗也无济于事。猛喝水,实在不行就在水龙上冲洗两下,方才舒畅一些。

当地的住户也是如此,薄衫,开窗。

我不无艳羡,也很不解地问:“这暖气烧得也太走心了吧?就不能省点力气吗?”

当地人答:“其实这是废水再利用。我们这里用火电厂的冷却水供暖,二十四小时不停烧。”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让我想起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醅新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在温暖的屋子里,等着门外的雪,邀约好友,喝着杯中的酒,才是一种人生意境。

这意境,在暖暖的酒泉,得以实现。酒泉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这里的人豪爽、好客、善饮,所以河西走廊又被戏称为河西酒廊。

图片发自简书App


传说,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大获全胜于此,武帝赐御酒以赏,霍去病以功在全军,人多酒少,遂倾酒于泉中,与将士共饮,故有酒泉之名。酒泉公园有“西汉酒泉胜迹”和“汉酒泉古郡”石碑,及左宗棠手书“大地醍醐”匾额。其中的石碑上便记载着酒泉这个富有诗意名字的由来。

其实,甘肃省的名称也与酒泉有关。甘肃便是取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与嘉峪关的小巧与孤独不同,酒泉身躯庞大,是甘肃面积最大的市,麾下有肃州区、玉门市、敦煌市、金塔县、瓜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七子。七子个个英武,酒泉功成名就,自得天伦。

暖暖的酒泉,除了有火力发电以外,还有我国第一个千万级风电基地。在一望无垠的戈壁滩上,常常可以看到大规模的风力发电。他们像一个个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挥动着巨大的叶片,尽情地吸取着天地间本来消遁无形的能量,最终转化成可为人们直接使用的另一种能量。每年节约标煤25万吨,减少各类废气排放量万10000余吨、烟尘排放量45.4万吨,减少耗水1.23万吨。

图片发自简书App

风电基地建在玉门镇。此前,玉门市、玉门镇因中国第一个油田基地建成繁华一时,1955年玉门建市,从祖国大江南北聚集到此的一批批采油工人在此扎根,我的几位亲戚与旧识也是玉门油田子弟,生于斯,长于斯。他们的身上有一种并不张扬却大气磅礴的独特气质。

“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诗人李季的诗,铁人王进喜的英名,让玉门声名远扬。2009年,玉门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转型城市。风电基地便是玉门的华丽转身。

说起玉门,自然想到西汉王朝设在河西走廊的重要关隘——玉门关和阳关。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年的丝绸之路上,驼铃悠悠,人喊马嘶,商队络绎,使者往来,一派繁荣景象。两关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出敦煌后必须走两个关口的其中一个,离开两关以后就进入了茫茫戈壁大漠。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今,玉门关和阳关只遗一座小方盘城和一个烽燧,汉长城也早已成了断壁残垣。很多人称千里迢迢而来,看到的无非土堆而已,气愤、慨叹,大呼不值。然而历史原貌本就如此,只能叹惜时间的无情。于时间的无涯中,却也带来无限想象空间。

我便吟诵着王之涣、王维、岑参们“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昨夜宿祈连,今朝过酒泉。黄沙西际海,白草北连天。愁里难消日,归期尚隔年。阳关万里梦,知处杜陵田”的不朽诗句,想像历史长河中执著前行的脚步以及那些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

然而,有意思的是,如此著名的玉门关,竟不在玉门市,也不在玉门镇,而在另一个更加著名的地方——敦煌。

插播又一个有意思的事,与此类似并与酒泉有关。著名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其实也不在酒泉,而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距酒泉还有近300公里之遥。当时以“酒泉”命名,一是因为当时各国导弹卫星发射场起名时均避开真实地址,二是发射场地处茫漠戈壁,很难选一个有知名度的地名,而酒泉是与发射中心距离最近,且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城市。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说回敦煌。2016年开始举办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敦煌的城市建设也因此飞跃。据友人说,现在的敦煌市区用“全国最美'形容都不为过。这两年我没去过敦煌,加之美是一种主观性比较强的体验,且受个人见识范围所限,此言是否过誉,不得而知。

但敦煌盛景世界闻名,此言不虚。首当其冲便是敦煌莫高窟,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莫高窟开放参观的洞窟越来越少。近年来建成的“数字敦煌”与“虚拟洞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憾。

图片发自简书App

鸣沙山整个山体由细米粒状黄沙积聚而成,狂风起时,沙山会发出巨大的响声,轻风吹拂时,又似管弦丝竹,因而得名为鸣沙山。鸣沙山有两个奇特之处: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人们爬沙山留下的脚印,不久便会痕迹全无。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与之相望的,便是月牙泉。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

此时,想起那首《月牙泉》:“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的乐园。从那年我月牙泉边走过,从此以后魂绕梦牵。也许你们不懂得这种爱恋,除非也去那里看看。看那,看那,月牙泉。想那,念那,月牙泉。”
此时,歌声萦绕:“每当太阳落向西边的山,天边映出月牙泉。每当驼铃声声掠过耳边,仿佛又回月牙泉。我的心里藏着忧郁无限,月牙泉是否依然。如今每个地方都在改变,她是否也换了容颜?

远方的你,也许不懂得这种爱恋。

那么,请来这里看看。

无戒365挑战训练营 第32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