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0岁的歌手林忆莲惊艳四座,靠的才不是简单的坚持

 帅汤007 2017-01-25

图片发自简书App

看到林忆莲站在《歌手》的舞台上,我觉得特别惊艳。她并不是漂亮的歌手,但非常有气质,从容不迫。希望我到了50岁,还能拥有这样的自信和气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港台娱乐明星最辉煌的时期,大浪淘沙为什么林忆莲能三十年屹立不倒?难道仅仅是因为她能坚持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01?

我的前一篇文章是我公众号的第100篇文章,发到写作群里,大家都说厉害。?

同期报小小老师写作班的同学九月樱绯做了一个统计,2016年8月开班的小伙伴一共88个人,到目前为止还在更新公众号的是10个人,约1/9。?

而对我自己而言,用6个月写100篇文章并未觉得有什么了不起,也没觉得有多困难,而只有在这期间自己的思考和总结才是收获。?

收获一在文章的质量提升,二在公众号的排版改善,三在于对运营的探索。?

刚报写作班的时候,看到有同学的文章登上了小小老师的公众号,我很羡慕,觉得自己也应该可以,那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后来又跟着有衡老师学习,一篇一篇文章分析修改,拆解范文的结构,在行文布局上去模仿,慢慢的自己的文章也开始有模有样了。?

直到在12月份我的一篇文章发布在小小老师的公众号上,增加了150名粉丝,这个时候自己才有功力看出之前的问题和差距,知道自己的文章好和不好的地方。?

公众号的排版最初就是用微信公众平台,很直接,也很原始。?

后来先后尝试过135排版编辑器和秀米编辑器,琢磨过很多人的排版,也报名上过排版课。?

其实公众号排版的套路也就那几个:封面怎么做满足各种浏览器的要求,文章片头包括图片、音乐、字数和阅读时间以及引导关注的图片文字等,文字中间如何用图片和标题间隔,文字的字号,段落和行距等。文章结尾的链接阅读、编者的话和公众号二维码等等。总而言之,就是要和谐美观。?

第三,对于公众号运营的探索。看到粉丝的增长速度,我开始想办法去了解运营的办法,包括看一些讲运营的公众号,以及在在行上约见运营的高手。一些速成的方法回来就想办法尝试,而尝试过我会总结效果,至少我就知道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这就是我所说的积累,是在坚持过程中有反思,有复盘,有总结,有下一步动作,才能带来的自身的进步,而不是机械式的重复。?


图片发自简书App

02?

《歌手》节目登场,50岁的林忆莲惊艳了我的目光。?

这个从小听到大的歌手,脸上的皮肤依然光洁,身材依然紧致,而作为歌手最宝贵的声音,与巅峰时期并没有差别,有的只是对声音的控制更游刃有余。?

这期节目唱得好的歌手很多,独有听林忆莲心里会起涟漪。?

《歌手》放出的片花,她自然地说:“我今年50岁了。”与一般女人说自己20、30岁没有差别。五十而知天命,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同期的歌手,绝大多数已经退出江湖金盆洗手,而林忆莲一直在推着自己往前走,往高走,并未觉得年轻才是歌手的黄金时期。?

与王菲相比,林忆莲应该是对音乐事业更为投入和爱惜。其实我也很喜欢王菲,她天赋异禀,轻而易举地获得众生的喜爱,但她也很随性,轻易的放弃自己的事业,也没有多爱惜自己的声音。她一张口音质与年轻时期已有了很大的差距。?

回过头来看,林忆莲在2012年推出新专辑《盖亚》,已经是在乐坛沉寂六年之后的事了。这张唱片是音乐界公认的高水准唱片,这一年她47岁的年纪,获得了金曲奖。而2016年芒果台的跨年演唱会,她一口气长了六首歌曲,演出状态完全不输年轻歌手。?

这次为了能在《歌手》舞台上呈现不一样的听觉感受,林忆莲对原曲进行了改编。对于新版本,她毫不掩饰兴奋之情:“很多时候我收到新编曲都会想要怎么样重新唱这个歌。因为它是全新的面貌,所以我甚至也会运用不一样的嗓音去诠释。”?

然而,不光是编曲上的调整,林忆莲在其他方面也是做足了功课,积极备战的她特意邀请了音乐老师同行,直到进场之前都在跟老师学习。她的音乐合伙人沈凌感叹,很少见到已经有了如此地位和实力的大牌歌手,为了一首歌特意带老师上阵的。?

林忆莲认为唱歌就像练武术,需要不断练习基本功:“我们在经历一些不同情绪的时候,嗓音会改变的。跟老师学习就是不停把你的基本功加深、加厚,更准确地去用自己的嗓子。”?

所以,我们不能说林忆莲只是在坚持。而除了坚持,她还在进取,还在求变,所以我们才会在这个众人瞩目的舞台上看到50岁还越来越精彩的林忆莲。?


图片发自简书App

03?

我其实是一个没什么目标的人,做什么事情仅凭兴趣起个头,又不想浪费自己的投入,就一直做下去,无意之中就成为别人眼里能坚持的人。但因为不愿意浪费时间,所以在坚持中,总会不断的思考和寻求进步的地方。?

因为从小学习上我都比较轻松,但也非绝顶聪明,绝非勤奋,也只是不懒而已。现在看来,有点天分的地方也没有多突出,比如舞蹈,比如写作,比一般人多一点点天赋,但如果走专业,好像又远远不够,所以才需要不断琢磨。?

可能对于我周围写作的同行人来说,很多人情况与我类似。比很多人强一点,但比专业的又差了一些。而这条路即使很多人同行,本质上依然是孤独的。?

越往前行,投入的时间精力也越来越多,但前路漫漫,目标却依然遥远,所以才要讲究方法。我也总结了我的一点思考:?

1、在坚持前行中找到目标和方向。?

如果健身是为了身体健康,是为了身体苗条,我们在健身房挥汗如雨是值得的。对于写作而言,我需要思考的是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坚持做这件事情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要通向哪里。而有明确的方向,才不至于在前行中迷失。?

2、不断试错,迭代策略。?

在明确目标以后,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清楚到达目标的方法和路线。那我们就想想,手头有什么能做的事先往前推进一步,就像黑夜里打着手电走路,往前走一步,光亮也会往前推进一步,就能看到更远的地方。?

不断的尝试,才知道什么方法是可行的,什么是不可行的,当尝试过很多的方法,就可以总结出来最有效的方式去推进了。?

3、树立一个好的心态。?

同行的朋友说:“天才古往今来一共就几千个,地球现在就60亿人口,不跟天才比,比一般人强就很牛逼了,况且世界上还有那么多蠢材呢?”?

因此我们要反思:写作真的是自己的兴趣吗?写作能让自己快乐吗?写不出文字的时候会焦虑吗??

坚持的意义是在于能够更好的表达,更好的逻辑,更好的了解自己,还是为了寻找一种出口,寻找一种新的可能性,获得生命中价值的肯定。?

想清楚了,就需要我们在前行的过程中戒骄戒躁,不怕打击,勇往直前。?

坚持是一件很累人的事,但如果不讲究方法,很有可能坚持不下去,或者即使坚持了也没有相应的收获。所以,做到积累,我们还是要在坚持的基础上不断琢磨反思,总结方法,才能不断提升,越来越强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