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炉边谈话和群众集会,哪一种是动员人民的正确方式

 cat1208 2017-01-25



罗斯福的听众虽然遍及全国,却各自为阵,每个人都在不受外界干扰的环境中,有足够的时间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而非在集会上被完全淹没、任人支配的“群众”。


文|钱满素



在《美国人》一书中,布尔斯廷描述了科技的发展如何一再改变信息传递、人际交往,以及政治运作的方式。然而在政治中,传播方式的选择并非纯粹由科技决定,而是与政治的目的和性质密切相关。


20世纪30年代初,西方各国先后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不能自拔,政治形势随之发生剧变。1933年初,罗斯福和希特勒几乎同时登上了国家权力的顶峰。这两人都善于言表,口才非凡。罗斯福最著名的是通过无线电广播传到千家万户的“炉边谈话”,希特勒则擅长在浩大的群众集会上指手画脚、声嘶力竭。


当然,罗斯福也在集会上演说,希特勒也发表广播讲话,但是布尔斯廷注意到这样一个有意思的事实:“即使处在广播时代,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两人都不是靠广播而是靠面对面的群众大会来开展他们的运动,在大会上人群的歇斯底里情绪和纳粹冲锋队的纪律两相结合,可以产生他们所需要达到的狂热程度。”


大萧条是资本主义危机的一次总爆发,它猝然降临,使美国人在经济上和心理上一下子跌到有史以来的最低谷。罗斯福受命于危难,上台后大刀阔斧地推行新政,以达到救济、复兴和改革的目标。新政意在改良资本主义,使之渡过难关。新政突破了种种法律限制,大规模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大幅度提高了普通民众的社会保障。若不是处在大萧条的非常时期,新政的改革程度在崇扬自由放任经济的美国是难以想象的。


如此深刻的改革必然引起各种保守势力的抵制,其中包括手握权势、追逐私利的金融和工业集团。罗斯福虽然身为总统,但他的权力却不是绝对的,国会和最高法院都能有效地制约他,所以他必须求助于人民。在第一次就职演说中,他就明确表示:“在我国国民生活的每一个阴云密布的紧要关头,坦率正直而富有生气的领导者总能得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这乃是胜利的保障。”


罗斯福和人民保持接触的方式很多,他一天看六七份报纸,白宫每周要收到上万封人民来信,大约有上百人可以不必由秘书通报事由就能直接请他接电话。他上任后的第一批命令中就有一条规定:凡有困难打电话向白宫求援的,一概不准挂断,政府里必须有个人同对方谈谈。罗斯福夫人更是奔走于全国,年行四万英里,访贫问苦,成为她那坐在轮椅里的丈夫的耳目和特使。然而,罗斯福和人民保持联系的最重要和最有特色的方式还是炉边谈话。



这张照片拍摄于1933年3月12日,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开始他对美国人民历史性的“炉边谈话”前的那一刻 。


1933年3月12日,即罗斯福宣誓就职后的第八天,白宫楼下外宾接待室的壁炉前装上了美国三家广播公司的扩音器,罗斯福要向全国人民讲话,他要人人都可以像他一样,坐在家里随意收听,“炉边谈话”从此正式命名,当晚听众六千万。


据记载,罗斯福点燃一支烟,拉家常似的这样开了头:“朋友们,我想告诉大家,过去这几天我们干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干,下一步又打算怎么干……”他还通报说,经过一周的关闭整顿,银行存款已经安全了。他那亲切热情的谈话不仅把国家大事说得一清二楚,更关键的是建立了政府与人民的联系,恢复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使处于困境与恐慌中的美国人重新感到了自己的力量和参与,产生了信心和勇气。国难当头,唯有同舟共济才是出路。罗斯福这样做,当然是为新政争取民众支持,但如果他从根本上认为人民无权知情,自然也就不必多此一举。


有人指责罗斯福优柔寡断,随波逐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许是事实,而且和他对自己扮演角色的认识有关。作为政治领袖,他自认的使命就是将民情引导到他认为是美国利益所在的方向,故而他不能一意孤行,脱离人民太远。他是根据民意来作决定,而不是凌驾于民意之上。也有人称他为机会主义或实用主义,罗斯福对此也置之不理,因为他关注的确实不是理论,而是问题,他不过是在试图解决美国当时面临的实际困难而已,也真需要伺机而动。总统权力一次只延续四年,到期便是未知数,怎么能不合理使用呢?


通过炉边谈话,罗斯福诉诸于每个人的良心良知,在保证公民权利的同时也在要求公民尽职,他希望每个公民都能清醒地为自己和国家的利益去奋斗。他的听众虽然遍及全国,却各自为阵,每个人都能在不受外界干扰的环境中,有足够的时间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然后到投票箱中去表态。这样的大众是名副其实的个人的总和,而非集会上那个丧失个性、任人支配的整体。


罗斯福对国民作为个体和整体的辩证关系阐述得很清楚:“在为各遂其志而奋斗的时候,我们乃是个人主义者;但在作为一个国家而寻求经济和政治进步的过程中,我们就成了一个整体,不是全体向上攀登,就是一起坠入深渊。”他深信对自由民主的向往是由来已久的,“与人类历史同在”,他相信“文明本身的趋势永远是向上的”。


正是这些不可动摇的信念,使罗斯福对希特勒有本能的厌恶,使他在人类文明的天平摇摇欲坠时,坚定不移地克服国内孤立主义的阻力,将美国的巨大国力放到了反法西斯一边。罗斯福逝世后,普通民众还在怀念他的炉边谈话,他们对罗斯福夫人说:“他常对我谈论我的政府。”



希特勒对德国民众发表演讲


希特勒的演讲方式也和他的目标相契合。希特勒“胸怀大志”,复兴德国不过是他庞大计划的起点,而他的真实目的——建立大德意志帝国和灭绝犹太人——却不便直截了当地向人民宣布,起码一开始是这样。但他也知道,要完成这样一件“决定德意志民族今后一千年命运”的大事,他必须动员大众供他驱使,他和人民的关系也由此而定。


希特勒不需要德国人民的独立思考,只需要对他这个绝对的元首的绝对的服从。他不进行规劝,而是把他的纲领和意志强加于人民。组织严密的群众集会提供的正是这样一种“一人在上,万人在下”的威势,便于他居高临下地发号施令。更重要的是,狂热是需要煽动的,而集会上的群众与起居室中听广播的群众相比要容易煽动得多。由于人们间的相互影响和从众心理,个人在人群中很容易丧失判断力和表达异议的勇气,更不必说其他因素的作用了。随着狂热的煽起,个人必被完全淹没,理性、个性、良心逐渐消失在呼声、吼声、口号声中,不同的意见必将成为共诛之、共讨之的对象。当群众终于成为铁板一块时,让他们去干任何蠢事都是有可能的了。


希特勒发现自己能凭演说控制群众后,充分地利用了这一资本。在一段时间内,这甚至是他唯一的政治资本。通过群众演说,他把“高傲的信念燃烧到小人物的心灵中去,即使他只是一条小毛虫,但却也是一条巨龙的一部分”。


希特勒的声音嘶哑粗嗄,其力量在于从中透出的意志威慑。据说,听惯了罗斯福平实谦和声音的美国人第一次从收音机中听到希特勒的声音时,“觉得他话里满怀仇恨,不禁吃惊。他口中的德语咬牙切齿,像是毒液四溅。”希特勒的成功取决于如何让德国人丧失理智、丧失独立思考,成为他的盲目追随者。在纳粹武装的配合下,群众演说在他发迹之初帮助他达到了这一目的。


- END -


本文节选自钱满素著《自由的阶梯》

经东方出版社授权刊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