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了了,了不得了!
这2天上海很多媒体都在忧心忡忡啊!
上海快变成空城了!
吓得某个官方微博的小编数据都乱写了!
大家看到么有?春运6500万人坐火车走!
还有1180万做飞机走!我数学不好 6500+1180等于多少?
那么剩下来最少也有1200万上海本地市民吧?
那么还有没有回老家的外地同胞吧?
结棍来!这样一共加起来,上海毛估估也要有... ...
还好,上面的数据应该是没买到火车票的小编气晕了之后的笔误!
某官媒的新闻:【春节临近上海初现“空城”效应 马路空荡荡往日人流无处寻】 2017年1月22日,上海,春节临近,春运也已进入第十天,申城市中心黄浦区已现显空城效应。当日早间,在黄浦区各条道路上看到,交通主干道上的车辆已开始减少,
滩中山东一路上路况良好,而福州路、江西路、北京路等道路则显得十分空旷。
22日当天假期调休至春节长假,因此周日还是工作日,而山东路上的仁济西院也一改往常繁忙的景象,门诊大厅内挂号排队就医的市民仅十余人。
在北京东路上,不少商铺已经提前打烊,开始春节休假。
看看热门的留言,真是无限的感慨啊!
其实你管上海是谁的又如何? 阿拉出生在上海,那么上海很自然的就变成了阿拉的家乡!
既然是家乡,那爱家、护家的情结与生俱来就会超过其他外来的朋友。
我们希望上海的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好,更安心、上海人之间能用上海话交流,阿拉的文化能够不断的传承发扬下去,而不是被取代被同化!
这难道不是最基本的诉求吗?
![]()
![]() ![]() ![]()
其实无论是阿拉还是伊拉,大家都有自己的故乡,很多时候缺乏的就是换位思考!
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条件物质条件能越来越好,人往高处走,这点本无可厚非。 但是既来之则安之,如何安?
是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和本地人一起融入城市的发展和建设?
还是想要突破城市原有的规则打破当地的文化传统和习俗?
![]()
![]() 举个浅显易懂的例子吧
比如说各大品牌网约车看准了上海这个大市场来沪发展 一切出发点都是好的
好的创意加上成熟的技术
可以充分的调动社会上的资源
节约人力物力财力让大家享受更美好的出行体验
可是现在呢?
不遵守基本的市场规则
野蛮无序成长
拉低道德底线
双“外”车辆+司机
游走在监管的边缘,打着法律的擦边球
曾经的上海名片——差头行业被搅和的一塌糊涂
城市名片变成了污点
类似的行为,让阿拉如何包容接纳啊?
上海不会空!
因为阿拉都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