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络中国节·春节】这些春节习俗,今年你还会过吗?

 飞天西游浪子s8 2017-01-26

又是一年春节到,全国各地都以不同的方式来庆祝新年的到来,除了一些广为人知的挂春联、帖门神、点花灯、吃汤圆等传统民俗,我们垫江又有着哪些特殊的春节习俗呢?这些传统的春节习俗,今年你还会过吗?日前,记者通过采访垫江的民俗专家、本土居民以及查阅地方相关资料,了解到了许多垫江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值此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特分享读者。

迎小年 送“灶神”

“腊月二十三,灶王要上天。上天言好事,下地报平安”。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有的地方是二十四)这天,在民间称为过小年,是祭祀灶王府君的节日。在垫江的许多地方,至今都还保存着腊月二十三夜里“送灶”的习俗。

“送灶”有的地方也叫“祭灶”,这一风俗,由来已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为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如今在垫江农村的许多家里堂屋的香火上都还可以看见“灶王府君”的牌位,“灶王”与“天地君亲师”及“四员官将”同列祖神牌,说明“灶王”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我们垫江的老传统对‘送灶’是十分重视的。”家住北苑小区今年已经85岁的庄世珍婆婆告诉记者,“这天一定要家里的主妇把厨房、灶头以及锅瓢碗盏等清洗干净,入夜备上香蜡纸烛、糖果酒水等祭品十分隆重的“送灶”。”

庄婆婆介绍到,“送灶”的祭品中糖果是必不能少的,因为灶王爷是上天向玉皇大帝奏报这家人一年的情况,吃了糖果灶王爷的嘴巴才甜,才会给玉帝说好话。而且在垫江的风俗中“送灶”是不允许男人参加的,主妇在“送灶”的祭祀中,还会对灶王爷爷和灶王奶奶说一些好听的话。

灶神,本是因为万物有灵观念驱使以及对上古人发明火烧食之功的崇拜、感念而臆想出来的神。《周礼》称“颛顼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灶神在上古是指火神祝融氏,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才出现了人格化的灶神。祭灶的习俗表面看是人对神的敬畏,其实是人对发明火的先贤功德的感念。人们赋予灶君“司命”的职责,通过一送一迎的神圣祭祀仪式,教育主灶之人和家人不要铺张浪费,要勤俭持家,从而达到弘扬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目的。

“腊月二十三‘送灶’后,家里就可以做大扫除了。”庄婆婆说,“垫江的风俗要趁灶王上天到腊月三十晚回来这些天里,把清洁卫生做了,然后贴上春联。不然大扫除会把灶王的脸弄花,灶王就会降罪。”庄婆婆还告诉记者,腊月三十除夕夜里“迎灶”也同样要祭祀,并把锅洗干净后盖上,庄婆婆说,“初一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把铁锅打开,开锅里是米还是谷子,老辈子都说如果是米来年就会风调雨顺。”

除夕夜 团年饭

旧历的年底,处处张灯结彩,一派喜庆。为生计四处奔波的人们,也千莺回巢般地赶回来与家人团圆。当然,最隆重的是团年饭。一顿团年饭,饱含着人们对家庭温馨的向往,对亲情的留恋,对父母儿女的牵挂。

“虽然很多老风俗、老传统现在都逐渐淡忘了,但是除夕夜团年饭这个习俗却一直没有改变。”家住桂溪名苑的曾宪成告诉记者,这个一直是春节必不可少的传统。曾宪成说,“以前在年三十这天家家都会准备团年饭,在外的儿女都会在这一天赶回家中和父母一起团年。”

曾宪成介绍道,在垫江吃团年饭,菜品不仅要丰富,而且还要有寓意,曾宪成说:“中间一定要有一大条的整鱼,那鱼叫‘看鱼’,老风俗是不准动筷子,寓意是‘年年有鱼’。还要有肉丸象征团圆;萝卜意为好彩头,以及一些香肠、腊肉和一些油炸食物,因为经过油煎火炸,表示‘家运兴旺’。团年饭的每一道菜都很有讲究。”

曾宪成告诉记者,过去在垫江吃团年饭前的规矩,必定是全家一起先祭祖,燃放鞭炮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再依尊卑长幼,向宗亲三代神主叩首,表示辞岁。这充分表现出垫江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随后,举行家宴,长辈们坐上首,晚辈们团团而坐,取“阖第团圆”之意。开饭一定要最长者、辈分最高的家长最先尝菜,然后才能开席。在团年饭上,哪怕是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渴一口酒,以讨吉利。如果家里有外出来不及赶回的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摆上杯筷,甚至将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大小对他的思念。

“我们家每年是必定要办团年饭的。”曾宪成告诉记者,“都会提前在腊月中做好香肠、腊肉,三十这天儿子、孙子、女儿、外孙都会回来一起团年,很闹热。这也是团年饭的实质和意义吧。”

团年饭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团年饭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曾宪成说:“现在吃团年饭已经没有以前的讲究多了,年轻一代大多是在饭店吃,图方便省事。”其实团年饭,不仅仅是简单的一桌子鸡鸭鱼肉,其中包含更多的是阖家团圆守岁的那份情意与期待。

走人户 拜大年

“在垫江的春节一直都有走人户、拜大年的传统习俗。”今年83岁高龄的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封传厚告诉记者,走人户、拜大年这是老垫江人在每年春节向家里面的长辈、亲友们问候的不可或缺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随后封传厚给记者念起了一段顺口溜:“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打扫房,二十五跳年舞,二十六吃腊肉,二十七办酒席,二十八打米粑,二十九喝年酒,年三十把岁守,大年初一拱拱手。”

“正月初一的‘拱拱手’,说的就是一个‘礼’字,就是拜大年的这个习俗。”封传厚侃侃而谈,“这是老祖宗留下的传统,该继承的要继承,中国是礼仪之邦,这走人户、拜大年不仅增进感情,同时也是礼仪的具体体现。”

封传厚介绍到,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来拜年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的士大夫交游甚广,四处拜访,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时就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

而和古代相比,现在自然大不相同了。传统的拜年方式是,正月初一的早晨,家中的晚辈起床后都要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之后,通常都会发给晚辈一个个装满压岁钱的大红包;出门之后,人人都要面带笑容,祝福街坊四邻“新年快乐”“四季发财”等话语;选择合适的时间去登门拜访亲戚朋友们,然后一起相邀畅谈、娱乐,度过喜气洋洋的一天。

“初一天给自家的长辈、祖宗拜年后,初二就开始走人户了。”封传厚告诉记者,“在垫江一般初二就是走岳父家、走外婆家拜年,此后才依次给走三亲六戚拜年。在过去垫江拜年一般会提腊肉或者面条、白糖,现在物质生活好了,拜年的礼品也是越来越丰富。”

不过在如今的垫江,如今的中国,拜年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着一些变化。传统的拜年方式已披上了现代的色彩,如电话拜年、电邮拜年等形式,充分地将“拜年”这一富有丰满精神特质的文化融入了进来。

送“财神” 接“银水”

每年春节前夕在县城街头都会遇上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手提敲锣的“财神爷”,“财神爷”会挨着店铺去散发财神爷像,讨赏钱。每到一家店铺门口,“财神爷”就会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堆满屋”“主人家发家又发福”之类的吉利话。基本上每个商户或多或少的都给了些“财神爷”赏钱。

“这就是我们垫江春节的一个传统民俗,叫做‘送财神’。”市民周成国告诉记者,“一进腊月基本上每天都有来送财神的,哪个敢赶财神走嘛,讨吉利都会拿个一元、两元的。”

“旧时,要从除夕夜开财门起,才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或是‘送财来了!’”封传厚说,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些赏钱来给“送财神”的人,“送财神”的人也总要说些吉利话,例如“大门四角方,金银财宝拿箩篼装”“金银财宝滚进来”等等之类的口彩。封传厚说:“不像现在,才进腊月街上就已经有装扮成财神送财的了,时代进步、风俗也在改。”

“除了送财神,还有除夕夜里接银水的风俗。”封传厚告诉记者,“接银水”是我国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民俗,除夕当天市民在零点准时燃放烟花爆竹的同时,每家的主妇都会把水缸前的水龙头开起接“银水”,预示着新年财源广进。封传厚说:“旧社会没有自来水,每家也会去水井把水担满。”如今,垫江境内依旧沿袭着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今,有关送“财神”和接“银水”的传统习俗,已经成为每年垫江春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农历春节更加喜庆祥和。

玩龙灯 闹元宵

垫江历来有“玩龙灯”的习俗。每逢春节,“龙灯会”是县城里最重要的娱乐活动,正月初九是出龙的日子,从这天起龙灯一直会玩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当天是玩龙灯的高潮,看龙灯的时候大人小孩都会争相“穿龙灯”。“穿龙灯”可以消灾祛病、平安吉祥。这期间除了玩龙灯外,高跷、车幺妹、腰鼓队、歌舞队都会出动。

刚刚退休不久的陈明成告诉记者:“玩龙灯、闹元宵是过去春节最闹热的传统习俗。现在春节不见玩龙灯了,少了不少春节的乐趣。”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年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春节就算结束了。

旧时有“十五的晚上,火烧门前纸,大人做生意,小娃捡狗屎。”的说法,意思就是,元宵节过后,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应该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了,这样来年才会有更丰富的收获。

元宵节也叫过大年,这天晚上有吃汤圆、玩龙灯、舞狮子、逗车幺妹、送龙上天、吃龙灯稀饭、偷青等传统习俗。

按照垫江的风俗,每年腊月三十晚开始挂灯,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张灯结彩。

每逢元宵节,一家老少都要围坐吃汤圆,据说吃汤圆也有特别的讲究,一定要吃四个,寓意“四季发财”。而且还要吃两个留两个,有“留双”“留财”之意。

在元宵节的当天,吃完晚饭后,老垫江人还会一起去看玩龙灯,然后会聚集在河坝、操场等地吃龙灯稀饭,根据垫江的风俗,火龙等龙灯都要集中在空旷的地方烧毁,这叫做送龙上天,然后一起吃龙灯稀饭,祈求风调雨顺、家宅平安。

“送龙上天”过后年轻人会相约到郊外农田里去“偷青”,也就是偷菜。大多是些未婚的青年一起相邀去郊外偷青,寄寓有男女青年恋爱的意思。夜里还会把偷来的蔬菜一起煮着吃掉,不能带回家,也不能过夜,必须当夜炊饮,才会好运连连。

播放GIF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