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假书单|华师大中文系教授陈必祥:语文高分都是看出来的!

 fsffjwfkw 2017-01-27


陈必祥

《咬文嚼字》顾问

《魅力汉语》执行编委

著有《古今字和通假字》《欧阳修文选》等

主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世界五千年》

发表有关中学语文教育论文五十余篇


 

寒假来了,大把的时间怎么安排?相信很多同学都意识到了,语文真的没有办法突击,只能日积月累!华丽的辞藻需要巧用情景,顺畅的文笔也要反复练就,动人的故事更要有心观察,怎样才能写出高分作文呢?


精锐特邀《魅力汉语》执行编委陈必祥教授,提笔书字,纵横文采,多年实战经验总结分享:爱看课外书的学生,语文都好!


一个学生,对课外书的关注程度和占有的数量,大致可以反映这个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文水平。



语文好的学生大都爱看课外书。家里有自己的小书架;喜欢借书、买书,泡书店;得到好看的书,常常因为看书耽误了作业或违反课堂纪律而被家长、老师批评、处罚……


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无论是词语的积累,语感的培养,生活的感知,乃至写作技巧的领悟,都需要通过大量的反复的阅读来实现,再说阅读不仅是受益于语文学习的熏陶,更是思想上精神上的提升。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的潜在差生。”(苏霍姆林斯基语)



阅读,不是有课本吗?为什么还要看课外书呢?然,学好课本,对学语文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但局限课本远远不够。人们常说,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这还是对语文课教的好的情况而言,如果语文老师教学不得法,可能三分也达不到。教育家吕叔湘就批评过,“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


有专家研究证明,一个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至少要达到课本的四到五倍,才会形成语文能力。以清华附小特级教师窦桂梅的实验为例,她所带的一个班,自小学一年级开始,至六年级毕业,学生积累了100多个寓言,200多条古今中外名言警句,300多首古今诗词,1000多条成语,因而,他的学生文笔流畅,出口成章。



有学生问,现在网络发达,在电脑、手机上看网文,那不是课外阅读吗?当然,那也是阅读,但那只是快餐式的阅读,一晃而过的消遣性浏览,和手捧沉甸甸的书本,一字一句的阅读,品味,思考,记忆,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有学生问,我爱看惊悚小说,鬼怪故事,科幻传奇,这算不算课外阅读呢?这些书为什么常被家长看做闲书而禁止呢?我们说,惊悚鬼怪这类通俗小说也有高下雅俗之分,不能一概而论,也不应一律禁止阅读。通俗小说故事性强,有吸引力,对初具阅读能力的学生,可以提高阅读兴趣,训练阅读速度和技巧。但阅读不能以此为满足,而放弃经典作品的阅读。阅读经典就是阅读古今中外那些可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心灵”的书。(林语堂语)这些“书”和单篇“教材”以及一般惊悚鬼怪书不是同一个概念。



 总之,学生要学好语文,不仅重视课内书,还必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自主性的阅读,多读书,读好书,读成本的书,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一种终身收益的生活方式。


那么,课外看什么书好呢?学校和老师对不同年龄的同学都有推荐书目。我在编辑《魅力汉语》杂志过程中, 经常收到同学们的投稿。下面是同学们来稿中经常提到他们读过的书,有的还写了读后感。这里罗列出来。有兴趣的同学不妨利用寒假选读几本,定有收获。



《夏洛的网》《昆虫记》《老人与海》《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童年》《家》《简·爱》《城南旧事》《小王子》《丛林故事》《狼图腾》《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八十天环游地球》《地心游记》《太阳系历险记》《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巴黎圣母院》《福尔摩斯探案 》《数理化通俗演义》《居里夫人传》《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只有一个地球》《悲惨世界》《培根随笔》《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唐诗三百首》《男生贾里女生贾梅》《茶花女》《少年维特之烦恼》《巴黎圣母院》


腹有诗书,当然要秀出文采,

精锐教育与上海教育出版社联手打造,

《魅力汉语》,给你肆意书写、一展文笔的机会,

还有丰厚稿酬在等你!

征文要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