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懂孙真人,过个健康年

 汉青的马甲 2017-01-27


一年的成长和收获带回家里,想把最好的东西拿回来孝顺父母,可是究竟拿什么礼物来孝敬父母才算最好的呢?——送礼就送健康吧!

 

对于年迈的父母来讲,没有个好身体,再多的钱财也没有用啊!钱财这些身外之物如果和健康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了。腿脚利索、能吃能喝、耳不聋眼不花,这才是老人的福气!大过年的,回到家给父母讲讲健康之道,尽一次不一样的孝道!

 

孙思邈,世号孙真人,又称药王,隋唐时期京兆华原人,是成就大医“德、功、言、寿”的千古一人。古往今来,坊间流传着许许多多关于孙真人的故事,有人说他“由人而神”,为他修建了许许多多的庙宇殿堂,后世子孙代代虔诚地烧香供奉,跪拜默诵;也有人说他活了141岁,老来身形瘦小,视听不衰,不欲以长生不死惊世骇人,从80岁开始就隐居了,去世时“停床月余,颜貌不变”……养生有道,高寿非凡!

 

孙真人可不是天生的金刚不坏,而是幼时体弱多病。他在《千金要方·序》中说道:“吾幼遭风冷,屡造药门”,以致全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紧,最后难以为继,那数额惊人的“汤药之资”竟使得家里“罄尽家产”。这让年少的孙思邈深为不安,觉得愧对父母。与此同时,他看到因生病而家境困顿的何止自己一家,身边的亲戚邻里亦不在少数,由此,他认识了健康的重要性,想到如果可以当医生治病救人的话,这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呀!于是他不顾父亲和当时的世俗反对,坚持私下偷偷学医,“志于医学”。

 

晚年的孙真人亦以“养疾”谦然自居,对于养生之事丝毫不敢有所懈怠。他每日鸡鸣即起,在卧室立定,练习导引之术;谈笑简约其趣,才得欢适,绝不过度;严格控制饮食节律,从不暴饮暴食或者大鱼大肉,主张先饥而食,先渴而饮。在没有生病的时候就要注意身体健康,并且主张一旦生了小病就要及早治疗,尤其对于老年人的“风病”,一旦发作成“中风”就不那么好解决了,告诫世人不要错过治疗时机,以免拖成重病,“勿以康健便为常然,常须安不忘危,预防诸病也。”

 


一代药王尚且如此小心自己的身体健康,何况吾等常人乎?所以,和父母多沟通,多关注他们的健康状况,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健康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前提是我们自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健康观念。这些年我在中医健康推广的过程中,一直在主张中医健康一定要生活化、常态化,就是这个意思。只有在生活中做到时刻强化健康意识,才能防微杜渐,做到防患于未然。

 

孙真人在给唐高宗讲解养生要义的时候曾说过这么一段话:“以老朽百岁心得,养生可归为‘十要’。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论,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过此已往,未之有也。”修心养性,练形养气。这十条要义涵盖了养生的各个方面,更是把养神放在了第一位。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孙真人的淡泊名利相信不少朋友也早有耳闻,他数次辞官,早已看淡了仕途名利,坚持自己的立场,以治病救人为乐,不惧自古以来人们对医家地位的鄙夷,潜心医学。为了更自由地给人们看病,他甚至连“国子博士”这样的高职都婉然拒绝了。

 

孙真人生平“自奉节俭”,对待病人向来一视同仁,退居之后更是回归大自然,种药、采药、制药,或指导家人弟子,或亲自动手栽种,常常可以看到银须飘飘的他在葱绿的药圃中躬自耕作的身影。这也正与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的“善耕种,节饮食,以利健运”的健脾之道不谋而合呀!

 

明天就是大年初一,家人团聚、走亲访友,估计肉山酒海又要大行其道了。这也是过节的老传统了,如果让大家粗茶淡饭,可能实在是不太应景。但是在这样喜庆的节日里,如果大家能以健康作为相聚的话题,讨论如何过一个健康年,我想大家一定会有不一样感受,也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