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郎士元《赠韦司直》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赏析)

 老刘tdrhg 2017-01-27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赠韦司直①
郎士元
闻君感叹二毛②初,旧友相依万里馀。
烽火有时惊暂定,甲兵无处可安居。
客来吴地星霜③久,家在平陵音信疏。
昨日风光还入户,登山临水意何如。【注】①此诗作于安史之乱中,诗人避难江南。②二毛:花白的头发。③星霜:指年月。
(1)诗的尾联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本诗与杜甫的《春望》都写到了安史之乱,从所抒情感的角度看,两诗的境界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考点】古诗词阅读;怀古咏史诗.
【分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句的内容及表达技巧,要准确指明手法,结合手法进行详细分析,并点明作用.
(2)本题为比较鉴赏,诗词境界的分析角度可从大小、个人还是国家等方面来思考.
【解答】(1)尾联有写景有抒情,可注意情景关系.“风光”“登山临水”等处可知景是乐景,从前三联来看,本诗抒发的是哀情,手法特点不难得出.
(2)首先学生要了解《春望》一诗的感情,才可进行比较.杜甫的诗歌多是忧国忧民,对国家的忧思之情占主导,本诗则更多倾注在个人情感之上.

答案:
(1)这里使用了反衬手法(乐景衬哀情).诗人因安史之乱而满怀愁绪,即使春光明媚,也无心欣赏.用美好的春光衬托内心的愁绪,更显愁绪之深.
(2)本诗侧重感叹个人的遭际,杜甫的《春望》除了感叹个人遭际之外,还有对国家的忧思.从本诗的前三联可以看出,诗人感叹战乱不断,长期漂泊,有家难回.《春望》不仅写到战乱给个人造成的痛楚,更表达了对国家局势动荡的忧虑.

赏析: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发生以后,当时“烽火有时惊暂定,甲兵无处可安居.”也就是说战火还没止息,而作者尾联却说起登山临水的“闲情逸致”,他真的对于国事无动于衷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首联诗人听说韦司直感慨自己早生华发,不禁觉得两人万里迢迢心灵相依有些欣慰又不免凄凉.颔联和颈联表达战火未熄,客居他乡的伤感.这时候再没心没肺也不可能在尾联就无牵无挂地去游山玩水了,所以尾联是借自然景物的依旧暗中感慨世事变迁的无常,所谓“物是人非”.因此问韦司直在风景依旧的时节登山临水会怎样,显然是一种凄然的心境.“风景不殊,正自有河山之异!”其实是无心去游山玩水了,所以是反语.


王辟之《宋太宗学书》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姚鼐《南园诗存》序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明史·明玉珍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田茂遇《纱窗恨·答冠月韵》阅读练习及答案
阿鲁威《蟾宫曲》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翃《送故人归鲁》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贺《开愁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朱光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阿鲁威《蟾宫曲》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及翁《贺新凉·游西湖有感》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畏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柳宗元《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阅读练习及答案
薛涛《牡丹》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安石《礼论》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阅读练习及答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