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5年前的南京竟然是这样,这个英国人,带我们到清朝观光

 xdd响当当 2017-01-28
这批老照片实在太棒了,很想让更多的人看到。

  

  

  约翰·汤姆逊拍摄的清代中国。

  南京的老照片浩如烟海,究竟谁的“年龄”最长,这是一个不容易搞清楚的问题。一般认为,最早在南京拍摄照片的,是英国摄影师约翰·汤姆逊,时间是1872年。

  汤姆逊在中国摄影史上备受推崇,不少摄影史专家将他称作“第一个最广泛拍摄和传播中国的西方摄影家”。

  1868年,约翰·汤姆逊开始了在中国的旅行,他游历半个中国,拍摄了大量照片。他的拍摄路线是这样的:广州,澳门、汕头,潮州、厦门、闽江、马尾、福州、台湾、香港、上海、胶州湾、天津、北京、上海、汉口,宜昌、九江、南京、上海、宁波,行程将近8000多公里。

  

  约翰·汤姆逊

  由路线图可知,南京是汤姆逊漫长旅途中的倒数第三站,当他抵达南京时,已是1872年。

  汤姆逊是个商业摄影师,他所拍摄的中国风光照片,是要拿回西方售卖的。因此,他在南京选取的这些拍摄地点或者对象,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地标,或者在西方人心目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比如,大报恩寺遗址,在欧洲就几乎人人皆知,明孝陵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注意看一下,汤姆逊拍摄的“大报恩寺遗址”,其实大报恩寺塔的塔刹,这个塔刹一直保留到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来不知所踪。

  

  大报恩寺塔刹覆盆。

  

  一座寺庙在重建中。

  

  

  约翰·汤姆逊拍摄的明孝陵,上面这张石头君也是第一次看到。

  汤姆逊还拍摄了多张金陵机器制造局(1865前身)的照片,包括中国工人在车间内工作、中外工程师调试新式机关枪等。

  金陵机器制造局并非名胜古迹,这样的兵工厂在当时的欧洲也不罕见,汤姆逊为什么要拍摄金陵机器制造局呢?

  

  金陵机器制造局车间。

  笔者推测,当时南京的英国人极少,其中一个就是金陵机器制造局督办马格里。汤姆逊抵达南京后,很可能去投靠马格里,并且请他安排自己在南京拍摄照片的事宜。

  要知道,那时的中国人都没有见过照相机,甚至有人认为拍照片会将灵魂勾走,不事先找熟人安排一下,后果不堪设想!

  

  

  调试机关炮。

  最近,石头君又找到几张约翰·汤姆逊拍摄的高清照片。

  下面这张照片,拍摄的南京城墙外的风景,汤姆逊是站在山上,远眺南京城。照片远处是高大的城墙,城头上有城楼。城墙内外是密密麻麻的民居,有老城南常见的马头墙院子,有农民的茅草屋,甚至还有几栋西式小楼。

  在民居之间,有一块巨大的古碑非常扎眼。照片近处,是荒地和田野,还有密密麻麻起伏的坟包。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哪里?笔者在朋友圈发了后,很多人认为拍摄的是中华门城墙、中华门外的风景,也就是说,汤姆逊是在雨花台上按下快门的,所在位置可能是现在的雨花阁附近。

  

  图中的城楼,是当时还被称为“聚宝门”的中华门,民居是中华门外西街一带的居民区,照片上的古碑,则是明代大报恩寺遗址上的宣德御碑,至今还保存在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内。

  

  照片上的这个碑,就是大报恩寺的“宣德御碑”,这是考证这个照片拍摄于何地的重要线索。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宣德御碑”

  

  如今已经在碑亭里保护的“宣德御碑”

  另外两张照片, 第二张照片拍摄是中华门外的一处院落,院墙里有中式平房和西式二层小楼,很有可能是金陵机器制造局的房子,甚至可能是马格里的住宅;第三张拍摄的,则是1872年南京城密密麻麻的居民区。

  

  中华门外的院落,很有可能是金陵机器制造局的房子。

  

  密密麻麻的民居。

  约翰·汤姆逊到底在南京拍摄了多少张照片呢? 目前看来,还是一个谜。但可以初步下这样的结论:约翰·汤姆逊拍摄的这批照片,是南京最早的照片,也就是说,南京的摄影史其实是从1872年开启的。

  约翰·汤姆逊拍摄的清末中国各地照片还有很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了看看。

  

  

  约翰·汤姆逊拍摄的中国其他地方的风光。

  石头君印象最深的,是那些人像照片,看着旧影像里的清代人,有一种奇异的感觉。

  面对镜头,很多人(不是全部)干瘦、怯懦、呆滞、戒备、没有笑容,这里面固然有面对从未见过的照相机的恐惧流露,但多少也反映了整体国民的精神面貌,就像那个看似庞大,其实虚弱的大清帝国一样,麻木萎靡,没有生气,等待着一场激烈的变革,来挽救这衰弱的民族。

  

  

  

  

  

  

  

  

  

  

  

  

  

  

  

  

  

  

  

  

  

  

  

  

  

  

  约翰·汤姆逊镜头前形形色色的清代中国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