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鸡之五德》

 野之老 2017-01-28
直到今年过年的时节,我才从电视节目中知道了自古就有所谓之“鸡有五德”一说;虽然知道得有些晚了,但却还是觉得很新鲜也很有味道呢……

流传下来的都是财富、都是文化,无比的宝贵也无比地值得我们去珍视与炫耀!这其中,年文化与十二生肖文化则更是深厚广博且又源远流长。古人怎么过年?各朝各代的过年又有怎样的习俗与讲究呢?节日里,这些谜一样的疑问总是不断地勾引着我们去探究、去遐想、去穿越……

就说说这“鸡有五德”吧。“鸡有五德”语出汉代韩婴所作之《韩诗外传》,文曰:“鸡有五德:首戴冠,文也;足搏距,武也;敌敢斗,勇也;见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信也。”随后一一解释“五德”,则会发现原来此间竟也极含韵味与深意!

一德文也:指的是公鸡那一幅头顶红冠,鲜亮吉祥之模样。华冠高耸,火红艳丽,古代以此比喻文星高照,必获官帽;也寓意鸿运当头,青云直上步步高。又因“公鸡会鸣叫”,取其相关汉字谐音则是“功名”之意了,并以此来祝福对方一定会获得官职而“功名显赫”……二德武也:指的是公鸡脚踏斗距,虎步生风,而这些则是英勇刚强的象征。为此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相传,古代王屋山下住着一户人家,主人名唤刘生。一年炎热盛夏,刘生与妻赵氏纳凉于庭院之中,突然一只公鸡振翅飞入赵氏怀中,赵氏从此便身怀六甲。后生下一男婴,刘生为爱子取名“武周”。武周日后出事朝廷,骁勇善战,屡建大功。因此,流行于民间的“斗鸡纹图”遂就成“英勇威武”的代名词了;“公鸡”也便遂成“武将”的符号了……三德勇也:说的是公鸡见敌应战与威武善斗。相传,桃都山上有一只大公鸡,名号“天鸡”。此“天鸡”两旁各有一位守护神,一名“郁”,一名“垒”;他们手执苇索,若遇不祥之物,便奋勇迎敌,擒拿不祥之物并将其杀灭。后世民间沿用此法刻制两位桃人立于门旁,再用公鸡羽毛放置索中,系于门环之上,以此取祈福驱邪之意……四德仁也:此说的是公鸡遇食分享,共品美餐之“品德“。传说公鸡乃是玉衡星之化身,同时也是阳气的象征;就是说,每当公鸡捕捉到猎物或食物时,它是决不会独吞而不顾后来者的!五德信也:当然指的是公鸡每天东方破晓之时,守信按点,唱时报晓了。民间传说,在桃都山上长有一棵参天大桃木,盘曲三千里,桃木上屹立一只大公鸡,名叫“天鸡”。每当“日神”出巡,金光四射,照耀山中那大桃木树之时,此“天鸡”便立刻长鸣唱晓;闻此,普天之下人间之男女老幼便起床更衣,各就各位,随即也就开始了新的一天之劳作……

有趣的是,今天的人们特别是孩子们,或许都知道公鸡能“打鸣破晓”,但却已经很少有人再能听到或着从未听到过公鸡“打鸣破晓”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