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姐妹之间的相互扶持
67岁的赵宝珍祖籍上海,每年过年,她都要买超级多的年货,一问才知道,不仅给自己家买,她还要给两个姐姐家买,这样的习惯已经坚持了几十年,她说,自己对姐姐们的回馈几乎是倾其所有。
姐妹之间的回馈为什么是倾其所有?因为在赵宝珍看来,是从未放开的手足给了她一个家。小时候父母死得早,她是两个姐姐一手带大的,为了生活,两个姐姐在纺织厂拼命工作,而她在渐渐的成长中,也学会付出。她觉得,只要家人间相互扶持,干什么都不苦了,而是一种幸福。
新春佳节,阖家团聚。此时此刻的你,是不是正与家人在一起?说起家,你又有哪些事情涌上心头?如果我们问你家是什么,你会怎么回答呢? 年货装点的春节,当我们围桌而坐,分享的不仅仅是食物,更是家人眼神里的温存,言语里的关爱。在上海一家老字号食品店,从装满回忆的年货、难以抹去的味道里,从热闹的年中,我们看到了家的真谛—— 家是姐妹之间的相互扶持 67岁的赵宝珍祖籍上海,每年过年,她都要买超级多的年货,一问才知道,不仅给自己家买,她还要给两个姐姐家买,这样的习惯已经坚持了几十年,她说,自己对姐姐们的回馈几乎是倾其所有。 姐妹之间的回馈为什么是倾其所有?因为在赵宝珍看来,是从未放开的手足给了她一个家。小时候父母死得早,她是两个姐姐一手带大的,为了生活,两个姐姐在纺织厂拼命工作,而她在渐渐的成长中,也学会付出。她觉得,只要家人间相互扶持,干什么都不苦了,而是一种幸福。 家是传承下来的幸福味道 67岁的李宜昌祖籍山东,在他看来,家就是妈妈大年三十晚上下的饺子的味道。他说,家人亲手料理的年夜饭,总能让沉睡在胃里的馋虫,准时醒来。 出生在上海李宜昌,从没有去过山东的老家,却因为妈妈,固守着山东人除夕半夜吃饺子的习俗。如今,他也传承了这个习惯,传承着最幸福的味道。 家是战友之间的同甘共苦 福建人易德勤已经从部队转业多年,但他身上还是一身橄榄绿,今年春节,他来到食品店买了两大箱辣椒酱准备送给自己的战友。 他说,虽然已经离开部队,但让他难以忘记的仍然是参军时在闷罐车上度过的春节。 当时闷罐车铁皮箱的温度是零下好几十度,有一个战友带了辣椒酱,大家一路上,就靠着辣椒酱度过严寒。 虽然这件事情过去快二十年了,但他每年都会买一点辣椒酱跟战友一起分享,他说,一罐小小的辣椒酱,装着的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一个家。 “有钱没钱,剃头过年”,春节前,很多人都会去理个发。在理发店里,来理发的人是怎么看“家”这个话题的呢? 家是亲戚间串门的热闹 73岁的孟奶奶,眼睛看不见,可是每到过年,她都要倒三趟车,上这天津金街的这家理发店烫头,干干净净的,换换新。无儿无女,对她来说,春节时亲戚们来串门,就是一年里,家的味道最浓的时候。只要家里来了人,她就高兴! 虽然自己看不见,但他说,春节到了,她也要用崭新的面貌面对亲人,面对新的一年。 家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牵挂 罗女士是一名老知青,40年前的那个春节,她本打算回家和家人团聚,可是一场飞来横祸压断了她右手大拇指,拦住了她的归途。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她用左手给家里写信报平安,自己一个人扛下所有的艰难,她说,“报喜不报忧”是出门在外的人不约而同的选择。 儿行千里母担忧,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孩子都是父母心里永远的牵挂,不需要大富大贵,求的只是平平安安。 家是有亲人的地方 康先生65岁,是一名退休职工,他的女儿远嫁土耳其,妻子为了照顾女儿,也不在国内。而他自己为了照顾瘫痪的母亲,七年没和爱人、女儿一起过年了,但他说,不过却并不觉得孤单,因为母亲在、家就在。 去年,康先生的母亲去世了,他一下觉得,自己变成了老人。 今年康先生就准备着出国和女儿团聚。无论在哪,有亲人,就是家。 家是夫妻间长久的陪伴 三楼的女宾厅坐着不少等待的男士,陪着爱人来做头发,一待就得三四个小时,可是却也是心甘情愿。林乐新就是其中的一位,和妻子结婚五十多年,走过了大半辈子,还是想再多些陪伴。 人生的晚年时光,老两口开始学着享受生活,出国旅游、吃点好吃的,辛苦了一辈子,一起走过了漫漫人生路的两人,都想再多看对方几眼,再留下些美好的回忆。 更多新闻 监制/杨继红 主编/李浙 编辑/文雅 央视新闻 新春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