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肾虚,也都知道服用六味地黄丸补肾。其实,人体五脏,心、肝、脾、肺、肾,除了补肾之外,还有两个脏腑的功能也很重要,你知道吗?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吸收,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由于肾主藏精,乃“先天之本”,肾气足则精气足,人体生命活动也就旺盛。而过度的劳累和房事破坏了肾气的收支平衡,所以,人们大多会采用食疗或药物的方式,来补肾。 但是,不要忘了,肾乃先天之本,而脾乃后天之本,脾的功能就是运化水谷精微,生成气血,也就是说,我们每天的饮食水谷要想吸收的好,要想获取更多的营养物质,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脾的运化功能正常,饮食水谷吸收的好,气血充盈,整个人体才有活力;而如果脾的运化功能不正常,饮食水谷就得不到运化,就会出现气血亏虚的情况。但是,现代社会的工作压力和饮食习惯,让越来越多的人不重视一日三餐,不重视均衡饮食,取而代之的是暴饮暴食和偏食挑食。长此以往,脾胃功能就会收到损伤,造成脾虚的情况。根据脾虚的特点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脾气虚。脾气虚患者以神疲乏力(总觉得没劲)、少气懒言(不愿意说话)、食少纳呆(没有食欲,提不起兴趣)、大便溏泄(大便稀)、脘腹胀满(吃完饭肚子胀)、舌淡苔白等为主要症状,很多疾病都会出现脾气虚的证候表现和症状阶段。脾气虚患者可以多食山药、大枣、茯苓、白扁豆等药食同源食材,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丸等。 脾阳虚。脾阳虚患者以畏寒肢冷(怕冷)、四肢不温、食少(没有食欲)、腹痛喜温(喜欢热水或热敷腹部)、舌淡苔白等为主要症状,由于现代人喜欢冷饮、凉茶、空调、冰镇汽水等寒凉之物,所以脾阳虚患者也比较多见。脾阳虚患者可以多食山药、大枣、姜等药食同源药材,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附子理中丸来治疗。 与此同时,中医认为,心主血脉、主神明,所以,要想心血管功能健康,要想思维活动正常而敏捷,一定要关注顾护“心”的功能。但是,现代人思虑过多、睡眠不规律、情绪变化太快等,这些因素都对“心”功能有所损伤。长此以往,就会表现出虚损之象,主要包括: 心气虚。心气虚患者的主要表现为乏力倦怠(特别累)、胸闷心悸(胸闷、心慌)、气短(一运动就感觉上不来气)、舌质淡等,可以选用含人参、灵芝的保健品,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补心气口服液、柏子养心丸来治疗。 心阳虚(与心气虚类似)。心阳虚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心悸怔忡(心慌),畏冷肢凉,胸闷气短,自汗,神疲乏力,面色咣白等,可以选用含人参、灵芝的保健品,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柏子养心丸来治疗。 心血虚。心血虚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失眠多梦,头晕眼花,心悸,健忘,面色萎黄等,可以选用含当归、龙眼肉、酸枣仁的保健品,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琥珀安神丸、夜宁颗粒来治疗。 心阴虚(与心血虚类似)。心阴虚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心烦,心悸,口燥咽干,失眠,多梦,形体消瘦,或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等,可以选用含麦冬、黄精、酸枣仁的保健品,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滋心阴胶囊、天王补心丸来治疗。 综上,心脾功能也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环节,而现代饮食生活工作中的暴饮暴食、贪凉饮冷、焦虑压力、加班熬夜、情绪波动等诸多习惯均不利于心脾功能的健康,进而出现心脾功能虚衰的证候。所以,我们建议你关注自己的心脾功能,必要时可以在医生规范诊治后服用药物治疗。当然了,虚证(包括气虚、阳虚、阴虚、血虚)只是心脾功能不正常的其中一种类型,不代表所有的心脾病证都需要补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