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珠三角的石字地名

 老刘tdrhg 2017-01-29

   作者:周日安

   水以动为性,遇石而止;石以守为质,赋水以形。千万年来,水、石以及介乎两者间的泥沙,互相作用,构成一个境域的自然地貌。

   南粤大地,三江水系与茫茫南海咸淡交融,湖氹滘澳星罗棋布,河涌水道密如蛛网,孕育着泽润古今的水性文明,水神崇拜油然而生,除了自然水神龙王外,火神祝融、北方帝君、伏波将军、天妃林默、族神龙母、水仙尊王等等,都变成了水神或海神.在广府文化里,水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除了是客观物质的所指符号外,更是一个文化内涵异常丰厚的民俗符号.其中珠三角水族地名,比比皆是,备受人们的关注.然而,赋水以形的石,往往被人忽略.事实上,珠三角同样有不少石字地名。

   水的冲刷,带来了泥沙,石的坚守,造成了堆积;水的流动,漂来了舟楫,引来了移民,运来了货物,石的坚固,聚集着依水而来的船只、人流、物流,形成了士步头、村落和圩市,不少地方后来发展成为岭南巨镇,如石湾、石桥、石龙、石排。水与石刚柔并济、动静相守,共同塑造着珠三角的地理、历史与人文。

   “石”字地名,最常见是“石X”和“X石”两种形式。

   《广东新语》载:“会城有三石,东日海印,西日浮丘,中日海珠。”南之大海以及珠江水域,水中多石,故云:“南海有沉水之香,亦有浮水之石。”古时广州旁曾有一个扶胥,那是南海的一个镇,扶胥足占越语,“人墟”之意,韩愈在《南海广利王庙碑》中称珠江口为“扶胥之口、黄木之湾”。扶胥以上,直到广州,河道狭窄,礁石较多,有“石门”“瑞石”“平石”等地名。小北江横穿西南走向的岩石山岗,河道收束,两岸群山对峙、壁石如门,取名“石门”。在明代《永乐大典·广州附南海县之图》上,依然能清晰地看到两山相拱、宛若石门之状。日出日落,霞彩满天、云蒸雾蔚,成就了一道奇丽的风景。农历春末或秋初的雨后,石门有时会出现海市蜃楼的飘渺奇景,叫石门返照,宋、元两代一直是“羊城八景”之一,如今石门仍为广州的旅游景点。广州还有石井、黄石、石溪、石围塘,清远有石角、石潭、石岸,肇庆广宁有石咀、石涧。

   珠江西岸,番禺有石桥、石箬、石楼、大石、石壁。番禺区政府驻市桥,又名石桥,清末办理乡事的机构仍称“石桥公所”。据说从前东城涌桥畔闸门石匾刻有“石桥市”,是从右及左的古序,因“石”字残缺,人们按照现代语序误读为“市桥”,年深月久,习非成是,作为地名沿用至今。大石南距市桥10公里,传说唐末年战乱时,有一南迁官员在飞鹅岭的石岩上隐居,人问其住处,皆日:“住在大石”,故名“大石”。石暮西距市桥7公里,传说从前村西的龟如石下,有石制的棋盘和棋子, “碁”是“棋”的异体,故名石碁。“碁”“岐”同音,常与中山“石岐”混同,因此,近年来有人把“碁”改作“基”。石楼西距市桥15公里,原名石狮头,因莲花山上立一巨石,酷似狮形,故名。后因士音讹传,约定俗成称为石楼。石壁是钟村镇的管理村,包括石一、石二、石三、石四等4个自然村。《番禺钟村镇石壁志》载:石壁古为充军之地,珠江航道开辟前,有长约l华里的条状石岩横亘水面,导致石岩侧畔形成大片沉积土层,岩峭如壁,故名石壁,明清时期又叫广东大坝。如今,耗资四十多亿元、号称亚洲最大的火车站,矗立在石壁,是武广高铁的终点站。

   南海有石△、石硖。石△位于桂城街道的东南端,是个较大的管理村。“△”是南海地名的独用字,粤语读[geng2耿2],普通话念gěng ([k3])。《南海市地名志》释日:“相传一千多年前,此地河涌交错,河底多石头,船只往往搁浅,船民就说船给石头‘稽’了(△,土话,即‘硌’,搁浅之义),遂以此得名。”沿着“因声求义”的路径推断,“△”与“梗、哽、埂、鲠”相类,是“阻塞、梗阻”之义。石△约有900年的历史,明代《永乐大典》的《南海县图经志》,记为“石耿”。石△是明宰相、赠太师梁储的故里,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录着石头、黎涌、石△“五里四会元”的辉煌。石△曾足南海著名的五金、造船和绣花之乡。平洲石硖村,因盛产优质龙眼而闻名。龙眼是岭南四大佳果之一,亦称“荔枝奴”,正名叫桂圆。明朝宋珏赞同: “圆若骊珠,赤若金丸,肉似玻璃,核如黑漆,补精益髓,蠲(juan)渴扶肌,美颜色,润肌肤。”历史上流传“南桂圆、北人参”之说。“石硖”即“石夹”,龙眼树从大石的缝隙中长出,树根被大石夹住,只能往深土层里扎入,吸收地下精气,结出的龙眼特别好吃。石硖龙眼别名十叶、脆肉、石圆,果实大、产量高、肉自透明、汁多味甜、食后颊齿留香。石硖龙眼已成为地方标准产品(代码为DB440100/38-2004),“石硖”变成优质龙眼的代称。南海著名学府石门中学创办于1932年。北倚石门而得名。

珠三角的石字地名
PDF截图,“石肯”合成字,字库里面没有,用△代替,后面类同。

   佛山有石湾、石头、澜石、石梁,顺德有石洲、石涌。石湾得名,与南宋皇妃避祸珠矶巷的传说有关。据说,何、罗、梁三户人家为了免受官府的牵连,逃离珠矶巷,联手砍伐茅竹,扎成竹排,沿北江而下。一天,风大浪高,把竹排推到了河滩的岩石上,三家人就此上岸定居。这里是一个河湾,竹排遇石而止,就称这个地方为石湾。石湾是岭南的陶瓷圣地,素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2006年“石湾公仔”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澜石位于石湾的下游,澜石大桥下,东平水道有一条天然的石脊横卧水中,当地人称“屈龙角”,水旱或退潮时约隐约现,东平河经此由宽变窄继续东去,“澜石”的字面意义就是“波涛中的潜石”。石头村因田土底层多石块而取名,在石湾镇东偏南4公里,南距东平水道1公里,属澜石。明代中叶,霍姓人迁入,渐成大族。石头村是明礼部尚书霍韬的故乡。1960年,划石梁入黎涌,黎涌之江湄划归石头,现由石头、江湄两村组成。

   中山有石岐、叠石。石岐是中山的核心城区,因山而得名。古代取阜峰山石沿江垒堤,山延伸临江,堤由此分歧,称为石歧山。后引用“岐山鸣凤”之典,雅化为石岐山,山下集市称石岐圩。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建香山城,“布铁沙于地以筑城,因号铁城”。叠石在大涌镇,三面繁石叠嶂。

   江门有叱石、白石,珠海有石溪。

   珠江东岸,东莞有石鼓、石碣、石龙、石排、企石。石龙镇原是河滩地,有石隆起,乡民依石筑堤防洪,取名石隆,谐音石龙:另一解释为——古有传言:有石如龙,潜于东江河底,蜿蜒而下入境,翘首远氇,低徊不去,逐成石龙福地。石龙镇与广州、佛山、陈村一起,并称“广佛陈龙”,被誉为广东“四大名镇”。石排镇清初成圩,地表石脉成排,取名石排。石碣镇得名于明代,村民加固堤围,在缺口处垒石防洪,名碣石,后在河边形成石碣圩,镇因圩名。企石镇明代建村,村中池边有巨石,故名。“企”是方言字,“立、站立”之意。

   增城有石滩,深圳有石岩,香港有石仔埗。

   珠三角的地质构造中多石,地名雷同现象比较普遍。佛山有石湾,惠州博罗也有个石湾,博罗与南海一样,是广东非常古老的地名。博罗石湾,素有“罗浮山下第一镇”“东江明珠”之誉,乃惠州西南面的经济重镇,是罗浮山下西沙河与东江环抱的一个港湾,与东莞石龙镇隔水相望,东江从“两石”之间奔流而去。广东清新县有石潭镇,东莞塘夏有石潭铺,广州白云有石潭路,江门恩平有石潭村。东莞有石碣镇,南海狮山有石碣村。中山有石岐,顺德容桂马冈村有石岐坊。清远、佛冈、廉江各有一个石角镇。东莞的塘夏石鼓和城南石鼓同名。

   湘赣之南、粤桂之北,绵延着无数石质群山,统称五岭。《广东新语》云:“粤东之北之西北皆多石,其所为语言应用研究山皆石也。居人所见无非石,故皆不以为山而近年来,广东有21个县(市、区)受石漠化困扰。全省岩溶区面积15968490亩,其中石漠化区域占了45.6%,分布在乳源、乐昌、阳山、英德、连平、怀集、阳春等县(市)。在遥远的古代,南粤仍是一片茫茫海域,分布着大小不同的海岛,这些岛屿正是北部山体延伸至海的部分,珠三角就是由海岛罗列的溺谷海湾因珠江泥沙不断充填而成的冲积平原。正如屈大均所云: “古时五岭以南皆大海,故地日南海。其后渐为洲岛,民亦蕃焉。”在南之大海渐成洲岛的进程中,水之动与石之定(古人称“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广府文化里,“南番东顺”与“广佛陈龙”两个民间俗语早已蜚声海外,反映了珠三角核心片区在行政、经济结构中的县域和城镇的关系一南海、番禺既是广州的母县,又是广州的附郭县。景泰三年,朝廷将南海和新会的部分地区析出,置顺德县。南海、番禺和顺德合称“南番顺”,又叫“三邑”。三邑会馆在澳洲与美国均有150多年的历史,与江门的网邑相对。东莞清代为广州府属地,与三邑并称为“南番东顺”。明末清初,与我国四大名镇相应,广州、佛山、顺德陈村、东莞石龙号称“广东四镇”,并称“广佛陈龙”。当时陈村是广东的粮食交易重镇,有米铺4000多家;顺德更是南国丝都,被喻为广东的银行。“广佛陈龙”与“南番东顺”,由点及面地反映出明清时广东经济的整体格局。

   翻开珠三角地图,“石”字地名的分布,恰恰跟广东的经济发展形成了对应关系。由广州的石井、黄石往南,在珠江东西两岸,形成了两个石字地名十分密集的区域:其一是南番顺,包括现在的佛山,计有石桥、石暮、石楼、大石、石壁、石洲、石涌、石△、石硖、石湾、石头、澜石、石梁等等;其二是东莞,包括增城、惠州的部分地区,计有石碣、石龙、石排、企石、石滩、石湾、石鼓等等。石字地名的集群分布,正好说明“南番东顺”因为多石,淤塞泥沙,所以是珠三角最早成洲的地方,也是南来移民最早定居与开发的地方,这从珠三角移民的南迁历史与家谱中,能够得到印证:宋代迁民,多集中在南海、番禺、顺德和广州、佛山郊区。以“广佛陈龙”为典型代表的“南番东顺”,长期以来都是广东最为繁华、富庶的地域。

   直到改革开放,深圳、珠海辟为特区,与港澳连成两条经济带,广东A字型经济格局才最终形成。珠三角的石字地名群,背后隐含着丰富的地理、历史、人文内涵,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与挖掘。

 

(本丈系南海区民政局201O年课题“南海区地名指示系统”【NHGP20100190J0035】的研究成果。)(周日安广东佛山广府文化研究基地;佛山科技学院中文系 528000)

 

文章发表于《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1年第06期

PS:文章来源,万方数据

    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dyw-llyj201106028.aspx

    有乱码。对照进行了修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