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院本《十二月令图轴》系绢本,浅设色画。描绘了十二个月中民家生活的情景。 《十二月令图轴》利用具有透视观念的复杂建筑,将画面空间分割出好几个不同的区域,再分别将当月可以进行的数项代表活动填入其中。这种分块处理活动的方式,整体看来并无特别明确的主题,但无论视线到哪个角落,却都有引人玩味的精致设计。 壹月
农历一月也叫正月,又称端月, “开岁”。 “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正月十五闹元宵 贰月
“二月为如。” 二月称杏月,如月, 又因二月为春季之中, 所以又叫仲春。 又据郝懿行义疏云: 如者,随从之义, 万物相随而出,如如然也。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叁月
农历三月,也称阳春三月,天气渐暖,百木转荣。 人生恰如三月花,倾我一生一世念。 来如飞花散似烟,醉里不知年华限。 ——纳兰性德《纳兰词》
“曲水流觞”
肆月
农历四月,也叫梅月,又称余月。 正值梅子黄熟,阴雨连绵。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四月万物皆生枝叶,故曰余。 余,舒也。” “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伍月
农历五月,别称仲夏,又称为皋月。 “五月为皋。”郝懿行义疏解释为, “皋者,同高也。 高者上也,五月阴生, 欲自不而上,又物皆结实。 万棹齐飞,喧颠旗鼓
陆月
农历六月,暑气逼人, 称为暑月、季夏、焦月、溽暑、荷月等 “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一片荷塘,垂柳浓荫
柒月
农历七月,谓之新秋。 又有瓜月,兰秋,秋月之称。 “米谷豆子,秋收冬藏”之说。 七月初七,俗称七巧节, 是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期。
对月乞巧,悠闲散步
捌月
秋季的八月居中,谓之仲秋, 为壮月,又称为桂月 “八月为壮。”“壮者,大也。 八月阴大盛,《易》之大壮,言阳大盛也。”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中秋节夜景
玖月
农历九月的别称除了霜月外, 还有季秋、菊月、朽月等。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菊花会
拾月
农历十月的别称有: 初冬、开冬、露月、良月等。 “纯阴用事,嫌于无阳,故以名玄。” “至于阳月,阴慝害作,百草毕落。” 鸣弹乐器,缝织衣物,对坐下棋
拾壹月 按序列也把十一月叫作仲冬, 此外还有幸月、葭月、龙潜月之说。 “仲冬之月,命之曰畅月。” 农历十一月的别称为畅月。 “言名此月为充实之月, 当使万物充实不发动也。” 冬季之中 拾贰月 农历十二月为冰天雪地的代名词, 故又称之为冰月、严月。 “十二月八日为腊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新一年的开始 编辑排版 | 云上文化 转载请注明来源:云上文化「ID:yunshangshuhu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