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年名家论拳】武术家韩建中先生谈练功六要

 文苑书店66 2017-01-30

(一)练功要有明确的目的

心明才能眼亮,才不会走弯路,走斜路,走迷路。心明应该理解为有明确的目的,有明确的方向我们学习武功也应如此,若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只图一时的兴趣、一时的心血来潮或是抱有某种幻想来练功,当然不行。

练功是艰苦的,甚至是痛苦的。

(二)练功时一定要专心

我们这里所指的心,即指人体思想和意念的中心,而不是指心脏。“身外无心,心外无道”,若离开人的身体去找意念和思想是讲不通的;脱离开人的意念和思想去练功也是不行的。所以,练拳的时候应该随时做到“三运”、“三到”,即以心运意、以意运气、以气运神,心到、意到、气到。我们在练功时把头脑之中的各种杂念通通清除掉,只剩下一个练功之心,才能练好。

(三)要把握练功的时间和节奏

梅花桩前辈老师们常说:“练功紧了崩,慢了松,不紧不慢才成功。”因此,习武者要牢牢掌握好练功的时间,练功的节奏,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春、夏、秋、冬四季,又分为八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气候变化时,人之气血运行也随之变化。春天和夏天,人体气血活跃,这时练功的运动量应该逐渐加大:秋天与冬天,气血收藏之时,练功者也应该随之保持原状。遇到节气交替时期,如果感觉身体过度疲劳,练功的运动量应该减少,如果习武者长久练功而拳艺进展缓慢,这种现象称为“艺疲”,这种时候需要加大练功的运动量,可使功夫进一步提高。以上说法在五势梅花桩中称为“四时行功加减论”。我们要科学地把握自己的身体情况和四时行功的加减,合理地安排练功的时间及运动量,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便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学艺容易,练艺难;练艺容易,守艺难;守艺容易,懂艺难;懂艺容易,传艺难”。守艺就是坚持锻炼,终生不懈,需要习武者有恒心与毅力才行。而懂艺就是明其精神,知其真谛,善其应用,真正练到艺上身,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

(四)练功者要懂得“三节九段”和“六合”

人身体立正站好,两手向下伸直,分为上、中、下三节,手至肩为上节,头至臀为中节,胯至足为下节,这是人们常说的三节。九段是由三节中细分而产生的。上节,手腕为上节之梢段,肘为上节之中段,肩为上节之根段;头至主心骨为中节之上段,主心骨至脐为中节之中段,脐至两臀为中节之下段;胯为下节之上段,两膝为下节之中段,两脚腕为下节之下段。

“六合”包括外三合和内三台,外三合即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一动全身俱动,一处不合,交手必不勇猛。欲求疾、快、猛,练习时起身落点一定要正。

前人讲:“人体构成有365节,如不能团聚成一块,脚动手不动,身动脚不动,这些都是习武者的弊病”。正如武谚中所讲:“脚去手不去,必是偷来艺”,“上步需要先上身,脚手齐到才是真……”。我们懂得“三节九段”,练到六合,起步落点就整,身体成为一个整体,体重一斤能打百斤,发力自然勇猛。

练习五势梅花桩上步五势之时,每个姿势都要力求做到正、顺、圆、满、够五个字,达到形、气、神的统一,形成“气峥嵘,势泓浓”。

(五)练功者要扎扎实实,持之以恒

 如果想要真正掌握五势梅花桩这门拳艺,就要出大力、流大汗,扎扎实实地下一番功夫,打好基础,千万不要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冰冻三尺百日寒,炉火万煅闪青焰,知识越学越精深,手脚越练越灵便”。五势梅花桩拳中的桩步五势看起来简单,可是当我们实际练习起来,真正做到姿势正确,劲道完整也并非容易,需要踏踏实实,慢慢培养,要循序渐进。梅花桩拳中的桩步五势为静止的拳势,每个动作要求静站3 -5个呼吸的时间,初练阶段可以根据身体素质条件减少呼吸时间,也就是相对地缩短站桩的时间。随着功夫的增长,站桩时间可适当加长,呼吸也由3-5次提高到5-10次或更多次。总之,应该根据功夫的深浅,身体素质的情况循序渐进灵活掌握。

经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刻苦磨炼,可以感到神清气爽,气血流畅,丹田充盈、气力合一、功力倍增,有明显的功效,对各种慢性病也有显著的疗效。

 (六)练功需要名师指点

要有名师指点就是学艺须经明师指点,明师者必有三明。一为眼明,见识多能将学生引入正途;二为手明,技艺卓绝,教导有方;三为知明,尽得真传,知理懂艺。梅花桩拳前辈老师常讲:“言不明,艺不精,要学艺需学理,理不明艺不通”。凡是一代名师都应是武德高尚,拳艺高深,堪称楷模。习武者必须认真虚心地向武术界老前辈及同行学习才行。

入门靠虚心,深造靠恒心,天下无难事,只要有决心。要想真正掌握五势梅花桩这门技艺,就要认真按照上述几条去做,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我要练拳!去找大武术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