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经 络

 唐文庆图书馆 2017-01-30

第三章,经   络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经络学说一直指导着中医各科的诊断和治疗,针灸临床治疗时的辨证归经,循经取穴,针刺补泻等,都是以经络理论为依据的。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第一节;经络和意义和经络学的主要内容

 []经络的意义;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穿上下的通路。经脉包括经脉搏和络脉,经,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是经脉别出和分支。从经络分布的深浅来看,经分布在较深部,络分布在较浅部。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保持相对的协调和平衡。

表3:经络系统简表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经脉:有十二经别--别行之正经。奇经八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不拘于正经。

络脉:十五络脉--主要的大络。浮络--浮而常见,支而横者。孙络--络之别者。

连属部:内部--脏腑--经脉所属。外部--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分属十二经脉。

[]经络学说和主要内容;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的,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有十二络,浮络,孙络等。十二经脉即是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总称。

   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十二正经。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所别出,所以叫别出的正经,它们的作用主要是对十二经脉起着离,合,出,入于表里经之间,加强表里两经的联系,有着濡养脏腑的作用。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果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其主要作用是约束骨骼,利于关节的伸活动,以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在体表一定皮肤部位的反应区,居于人体最外层,是机体的卫外屏障。络脉以十五络脉为主,可以加强表里阴阳两经的联系与调节。络脉中行于浅表部位的称为“浮络”。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遍布全身,难以计数。经和络组成了经络系统的主体,其基本内容。

第二节,经络的功能与作用

经络的理论经络的理论在生理,恙理,诊断,治疗,预防各方面者有重要义。它贯穿于中医学的整个理,法,方,药之中,成为指导临床各科的基础理论之一。

   1,生旦功能,经络具有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联系脏腑和肢体;抗御外邪保卫作用。经络循行全身,退达表里,贯贯穿上下,对人体具有输送气血,发挥营内卫外的重要生理作用。气血必须依靠经络循行不息的运行,输注,以保持全身各器官正常的功能活动,如营气的和调于脏,洒陈于六腑,就是为五脏藏精,六腑传化的功能活动提供了物质条件。

   经络将气血输送到全身各部,内溉脏腑,外濡腠理,从而使体内的脏腑和体表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均能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由于经络能,行血气而营阴阳,营气运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因而使营卫之气密布于周身,加强了肌体的防御能力,起到了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

2,病理反应,在疾病的情况下,经络具有传注病邪,反映病候的功能,一方面病邪可以通过经络由表达理,或由里达表,另一方面。还可以将脏腑所生的病证沿着经络的通路反应到体表。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这就指出了经络是外邪从皮毛腠理内传于脏腑的传注途径,五官九窍与内脏的关系也就必须通过经络为媒介,一旦经络受病,则该经络所过或所主的器官也必然会发生病变。如大肠经病的齿痛,鼽衄:胃经病的口歪,唇胗,脾经病的舌本强痛,心经病的目黄,小肠经病的耳聋,目黄等。四肢筋骨皮肉皆必须依靠经气为养,所以经络受病的结果,其所过的四肢部位的筋,骨,皮,肉也必然出现病变。如肺经病的臂内前廉痛厥,大肠经病的大指次指不用等皆是。

当邪气侵入人体时,人体的正气与邪气进行相互斗争,经络还具有反映病候的功能。由于疾病的性质,脏腑的功能,气血的盛衰不同,致使受邪的部位以及生的症状亦各不相同。一般来说,经络气血阻滞不通,就会造成有关部位的疼痛或肿胀,气血郁积而化热,则出现红,肿,热,痛:气血运行不足,就会出现病变部位的麻木不仁,肌肤萎缩及功能减退等。由于经络在人体各部分布的不同,当内脏有病时,则可在其相应的经脉循行部位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和体征。说明经络与内脏的病理变化是息息相关的。

3,经络在诊断上的作用,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络属,它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因而在临床上可用于疾病的诊断。

1,辨证归经;临床上可以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辨证归经的依据。如头痛一证,即可根据经脉在头部的循行分布而辨别,其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颈项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厥阴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有关。  

2, 经络,腧穴诊断;在某些疾痛过程中,常发现在经络特行通路上,或在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上有明显的压痛,或有结节,条索状等反应物,以及皮肤形态变化,皮肤温度,电阻改变等,这些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五脏有疾也,应出于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说明内脏有病时,可在四肢腕踝关节部寻找其压痛点便可得知其为何经,何腑的病证,如肠痈患者,有时在足阳明胃经的上巨虚出现压痛,肺脏有病,中府穴可有明显压痛,或在肺俞穴出现结节。临床上采用循经诊察,扪穴诊察,经络电测定等方法检查有关经络,腧穴的变化,可作为诊断参考。

3, 切脉诊断;不论三部九候诊,人迎气口诊,独取寸口诊都是经络学说为基础的。气口成寸,以决死生,目前中医切脉独取手太阴肺经,寸口,的方法,也即渊源于此。

4, 望色诊断,见其色,知其病,命日明。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这说明了经脉的分布和变色,与临床望色诊断的关系十分密切。

4经络在治疗上的作用,特别是针灸 ,按摩和药物治疗。针灸治病主要是通过针灸刺激穴位,激发疏通经气,恢复调节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故针灸治病多按病位症状当经,采用循经取穴的方法进行治疗。不但有五腧取穴,原络配穴,俞募配穴,异经取穴,巨刺,缪刺,刺络和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的治疗方法,而且还有按照经络循行的方向,进行迎随补泻的针刺手法。经脉和脏腑发病各有其体的症状,因而在确诊为某脏,某腑或某经脉上选穴,这就是按经取穴的理论根据。如{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正是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理而取穴治疗的。主[ 种取穴施治的方法,在临床应用上比较广泛。

   此外,根据皮部与经络脏腑的密切关系,临床上用皮肤针叩刺皮肤,皮内针埋藏于皮内,均楞通过皮部的作用治疗多疾病,即病在经络,内脏者,可取皮部。经筋的病候多表现为拘挛,强直和抽搐等症,在治疗方面多以局部取穴火针施刺,所谓,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即病在经筋者,取阿是穴。凡经络郁滞,痹阻为患,可刺络脉出血,以泻其邪。如刺太阳出血,可治目赤肿痛,刺委中出血,可治腰扭伤等。即经络郁滞者,取之络,这些都是经络学说在针灸治疗方面的体现。

   在临床上运用经络学说对药物性能进行分析和归类,指某药能主治某经所属的病证,因而确定了,药物归经,的理论。如头痛属太阳经,可用羌活,藁本;属阳明的,可用白芷;属少阳经的可用柴胡等。

当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针刺麻醉以及耳针,电针,羊肠线埋藏等,都是经络学说在针灸治疗方面的体现。

5,经络在预防疾病上的作用,临床上可以用调理经络的方法预防疾病。保健灸法是自古以来的防病之术。使用灸法保健称为“灸”。古今把足三里称为防病治病的保健强壮穴。作为一般强壮施灸者,可取足三里,中脘,关元穴。灸风门穴。可预防感冒;灸足三里,悬钟穴,可防中风等。

                   十 二 经 脉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肺,心包,心〉,手三阳〈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胃,胆,膀胱〉,足三阴〈脾,肝,肾〉的总称。十二经脉学说的主要部分,又称十二正经。

十二经脉的命名

    十二经脉的命名十二经脉的命名是结合阴阳,脏腑,手足三个方面而定的,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即各经都是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的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根据阴阳学说而给予不同的名称。十二经脉以阴阳来表明它的属性,凡与脏相连属,循行的四肢内侧的经脉叫做阴经。凡与腑相连属,循行在四肢外侧的经脉叫做阳经。并根据阴阳衍化的道理分为三阴三阳。在上肢和下肢的经脉其分布情况与五脏的位置有关。肺,心包,心位在胸膈以上,属三阴经,所以它的经脉分布在上肢内侧,属阴,为手三阴经。大肠,三焦,小肠基于脏腑表里相关理论,腑经随脏的原则,属三阳经,所以它的经脉分布在上肢外侧,属阳,为手三阳经。脾,肝。肾位居胸膈以下,属三阴经,所以它的经脉分布在下肢内侧,属阴。为足三阴经。同样,胃,胆膀胱三腑因表里相配,而分布在下肢外侧,属阳,如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等。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从贯全身,它们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在体表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六条阴经分布于辊肢的内侧和胸腹,即上肢的内侧为手三阴经;下肢的内侧为足三阴经。六条阳经分布于四肢的外侧和头面,躯干,即上肢的内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手足三阴经在四肢的排列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三阴经在四肢的排列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但足三阴经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后部,其排列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处足厥阴经同足太阴经交叉后,循行在太阴和少阴之间,便成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表4,十二经脉名称分类表

手:阴经{属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手;阳经{属腑}手阳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循行部位{阴经行于内侧,阳经行于外侧}上肢:前线,中线,后线。

足:阴经{属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阳经{属腑}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阴经行于内侧,阳经行于外侧}下肢:前线,中线,后线。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有一定的顺循行方向,并且相互衔接,彼此通气,构成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正如{灵枢,顺肥瘦}所载:“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图4}

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太阴肺,少阴心,厥阴心包。)

手之三阳,从手走头。(手少阳三焦,阳明大肠,太阳小肠。)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太阳膀胱,阳明胃,少阳胆。)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足太阴脾,少阴肾,厥阴肝。)

 

十二经脉的交接有一定的规律

1, 阴经与阳经多在四肢部交接。如手太阴肺经在食指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手少阴心经在小指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手厥阴心包经在无名指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足阳明胃经在足大趾与足太阴脾经交接:足太阳膀胱经从足小趾斜趋足心与足少阴肾经交接:足少阳胆经从足跗上斜趋足大趾丛毛处与足厥阴肝经交接:

2,阳经与阳经{指同名经}在头面部交接:如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者通过于鼻旁,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均通于目内眦: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均通于目外眦。

3,阴经与阴经{即手足三阴经}在胸部交接。如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见表5}。

十二经脉的表里络属规律;

    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对于脏腑内在的联系有如下的规律;脏与腑有表里相合的关系;阴经与阳经有表里络属关系。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大肠经相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体内有络属关系,即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如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足太阴脾经属络胃;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足太阳膀胱经属膀胱络肾;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手厥阴心包经属心包络三焦;手少阳三焦经属三焦络心包;足少阳胆经属胆络肝;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在四肢又通过络脉的?接加强了表里经之间的联系。这样在十二经脉脏腑阴阳之间就形成了六组表里络属关系。这样在十二经脉脏腑阴阳之间就形成了六组表里络属关系。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变时互相影响,治疗时相互为用。

表6,十二经脉流注概况表

脏{阴经}{里}:肺1————腑{阳经}{表}:2大肠

脏{阴经}{里}:脾4————腑{阳经}{表}:3胃

脏{阴经}{里}:心5————腑{阳经}{表}:6小肠

脏{阴经}{里}:肾8————腑{阳经}{表}:7膀胱

脏{阴经}{里}:心包9———腑{阳经}{表}:10三焦

脏{阴经}{里}:肝12————腑{阳经}{表}:11胆

           第四节 奇经八脉

     奇经;是十二经脉之外的特殊通路。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相配,别道奇行。八脉,为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故称奇经八脉。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并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

八脉之中,督,任,冲三脉均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歧”。其中任脉行于胸腹部正中,上抵?部,能总任一身阴经,故称为;阴脉之海。督脉行于腰背正中,上至头面,能总督一身阳经,故称;阳脉之海。冲脉并足少阴挟脐而上,环绕口唇,十二经脉均来?聚,故称为,十二经之海,亦称;血海。其中任,督二脉上行相接于唇内,合而为一,分而为二,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

带脉起于胁下,束腰而前垂,统束纵行诸经。阴维脉起于小腿侧,沿腿股内侧上行,与六阴经相系,至咽喉与任脉会合,主一身之里。阳维脉起于足跗外侧,沿膝股外侧上行,与六阳经相系,至项后与督脉会合,主一身之表。二维脉维络一身表里之阴阳。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随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跷脉搏会合。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沿足太阳经上额,于项后会合于足少阳经。二跷脉主宰一身左右的阴阳,共同调节肢体的运动和眼睑的开合功能。

 

第五节 十  五  络

 

十五络,是指从十二经及任,督二脉上所别出的络,是络脉中的主要部分。十二经都各的一支络脉,加上任脉和督脉的二支络脉,再加上一支“脾之大络”,共为十五张脉。当络脉自经脉上的一定穴位分出之后,这支络脉就分出之处的穴位之名而定名。如手太阴俩经的络脉自“列缺穴”分出,那么这支络脉就叫“列缺”。以此类推,手厥阴之络“内关”手少阴之络“通里”手阳明之路“偏历”手少阳之络“外关”,手太阳之络“支正”,足太阴之路“公孙”足厥阴之络“?沟”,足少阴之络“大钟”,足阳明之络“丰隆”足少阳之络“光明”足太阳之络“飞扬”任脉之路“鸠尾”,督脉之络“长强”脾之大络“大包”。因此,十五络脉亦称十五络穴。

十二经脉的别络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本经络穴分出后,均走向其表里经脉,阴络别走于阳经,阳络别走于阴经,因而十二经别络加强了阴阳表里经之间的联系。任脉的别络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胸腹,沟通了腹部经气。督脉别络从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部,左右别走足太阳经,沟通了背部经气,脾之大络从大包分出,散布于胸胁,沟通了侧胸部经气。

十五络的意义,可表现在诊断和治疗上。当十五络有病时,则出现各自的症状,临床上根据不同症状,便可诊断是那一经有病及其虚实,亦可根据络脉的充盈或陷下诊断疾病的虚实。根据络脉所表现的症状,选取相应络脉的络穴,调整各络脉的虚实,从而使之趋于平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