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食背后的历史:“宫保鸡丁”里的“宫保”是怎么来的?

 两只耳朵inqjl7 2017-01-30

中国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吃货帝国”的美名响彻全球。中国很多美食不仅给予人们无以伦比的美食享受,还拥有了深厚的人文历史。闻名于全世界的中国著名菜肴——“宫保鸡丁”就是其中的代表。

“宫保鸡丁”是晚清名臣丁宝桢在几种菜肴的基础上改良发明而来的。因为丁宝桢是贵州人,又历任山东巡抚和四川总督,所以鲁菜、川菜、黔菜里面都有这道菜。不过有人就要问了:既然“宫保鸡丁”的发明者是丁宝桢,为什么这道菜不叫“宝桢鸡丁”或者“丁家鸡丁”呢?

这就要从当时的官员制度说起了

明朝初年,朱元璋正式废除宰相制度,由皇帝直接管辖六部。另外在地方上废除了元朝的行省平章政事,改为布政使(从二品)、按察使(正三品)、指挥使(正三品)并列的地方行政机构。这些做法都大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后来的中国历史产生了很大影响。

朱元璋

但这种做法也产生了很多问题,特别是会导致皇帝劳累过度和机构效率低下。明成祖登基后,在朱元璋时期的殿阁大学士的基础上创建了“内阁”,成为实际上的宰相机构。而在地方上设置“巡抚”,统一领导行省三使的工作。

不过“颇似其父”的明成祖还是留了一手,他虽然将内阁大学士变成了实际上的宰相,但依然将其品级限制在了五品,而派驻到地方上的巡抚则由中央的侍郎(三品)一级的官员“临时”担任。这样在中央和地方都形成了“以低治高”、互相制衡的局面,保证了皇帝的集权。

明朝内阁所在地

但这种“小官管大官”的模式终归是有问题的,作为“千古一帝”的明成祖可以凭借自己的权威与手段镇住局面,但之后的皇帝就不行了。于是明成祖之子明仁宗登基后,下令内阁大学士须由三品以上的实权官员兼任,在实际上提高了内阁的品级。

明仁宗

随着明朝之后不断出现如“三杨”、于谦、杨廷和等权倾朝野、威望极高的大臣,新的问题也就随之出现。比如内阁大学士都是三品官员,那像“三杨”、于谦这样的内阁重臣的影响如何体现?地方上的巡抚、总督都是平级,那一些“封疆大吏”的特殊地位和功劳又如何体现呢?

三杨

当时明朝继承以前的制度,一、二品的大官都是没有实权的虚职,比如一品的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太子三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二品的太子三少(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等等。

少保于谦

于是明朝那些地位特殊、影响极大的内阁大学士和地方总督、巡抚便会被授予这种一、二品的虚职,从而让他们的地位高于其他内阁学士或者总督、巡抚。比如明朝后期独揽朝政的“中兴名相”张居正就是“太师”,明末的五省总督洪承畴则是“太子太保”。

首席活太师——张居正

后来的清朝基本全部继承的明朝制度,所谓“清承明制”,这种一、二品的虚职兼任低品级实权官员的模式在清朝也进一步完善。因此清朝在康熙帝之后虽然彻底废除了太子制度,但依然保留了太子三师、太子三少等官职。

丁宝桢做山东巡抚的时候政绩颇丰,特别是在镇压起义时立下了大功。另外,丁宝桢还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主持建立了山东机器局。由于丁宝桢的功绩很高、影响巨大,清朝因此特别任命丁宝桢为“太子少保”。

“太子少保”因为名字比较长,所以清朝士人在日常称呼的时候将其简化为“宫保”。“太子少保丁宝桢”也就被称为“丁宫保”,而他家发明的菜肴也就被称为“宫保鸡丁”。因此对于那些把“宫保鸡丁”错写成“宫爆鸡丁”的人,地底下的丁宫保指不定怎么骂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