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秋分:阴阳相伴,昼夜均寒暑平 莲藕秋季最进补,可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搭配黑木耳还可以滋补肾阴。同时,日常饮食中注意忌食蒜、葱、生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品,避免加重内热。 玉竹、百合各30克,蜜枣5枚,陈皮1块,大苹果3个,猪肉250克。将苹果去皮核、切块后,与其他全部放入砂锅中,加水煮开后加入猪肉,中火约2小时,调味即成。能滋阴养肺,止咳安神,防燥护阴。 生地黄25克,大米75克,白糖少许。将生地黄洗净细切后,用适量清水煮沸约30分钟后,滗出药汁,再复煎煮一次,两次药液合并后浓缩至100毫升。将大米洗净煮成白粥,趁热加入生地汁,适量白糖。有助于清热生津。 太冲穴又称为撒气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第1、2跖骨接合部之前的凹陷中。常按太冲穴有助于消除抑郁,改善心情。 登高望远,以开阔心胸,使内心豁达,从而安定神志。如果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仅可调养肺气,还可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此外,早上凝神深呼吸三分钟,也大有裨益。 白露秋分 夜防凉 护心肺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九月后酷热不再,天气渐凉,九月养生也要注意阴阳平衡。阴阳平衡,人体气血就可以充盈,身体的各项技能就能很好地运作,心、肺问题也就不容易出现。 白露后日夜温差较大,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卧不可贪凉,撤掉凉席,关上窗户和空调,换上长衣长裤入睡,将薄棉被备在床头。 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关节炎患者、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更要注意随着气温的变化加减衣物。 秋燥时节,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由于干燥导致的鼻腔出血。因此,一定要滋阴润肺。 饮食:应增加对芝麻、蜂蜜、枇杷、西红柿、百合、乌梅等柔润食物的摄入,以益胃、养肺、生津。还应多喝水,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按摩:推擦鼻梁有助于养阴润肺。用右手食指指面放在鼻尖处,以顺时钟和逆时钟方向交替揉动,由鼻尖向鼻根反复揉动,约20至30次。 秋季早晚温差大,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急性事件来说,太冷太热都是诱发因素。因此,在季节更替之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要特别注意。 季节更替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要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同时,注意休息,避免感冒诱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 秋季养心,还要做到力求其静,控制情志活动,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避免烦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