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择中医微博集之107

 淄水渔夫 2017-01-31

 

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老年人若形瘦而气旺,这是气胜形,是长寿的征象。从医理来分析,形立于外,气充于内,形气相合,是谓和平,形气不相得,则属难治。平人以气旺为好,气旺则神旺;病人不管是气胜形或形胜气,都非佳兆。古人有一种“立形定气”的诊断方法,观察人的形与气,即可判断病情及预后。

 

我在微博里经常分析一些疾病的病机,总有人问,某病当如何治疗。在求医之前,病人当知道:不管是治大病重症还是小病轻疾,首在预防;治病的关键在于病人自己,而绝不是医生,求医只能求得暂时的疗效,却不可能改变之所以发病的原因;多学习中医,多实践养生的方法,既懂得如何顺利康复,又有利于防病。

 

董洪涛中医微博集(七)

 

〔读书〕

 

一、读书

 

 

《经方时方“六经辨证”应用案解》。临床上我重视六经辨证,我一直以为,符合六经框架的只有经方。本书作者尝试着把时方放入六经辨证体系,打开临床用方一大法门。此书妙解时方,可与《方剂学》课本配套学习,六经为主,脏腑为辅,便于动态把握时方。若能深悟其理,而变化在心,有助临床用方。

 

日本身心医学专家池见酉次郎在《自我分析》一书中说:“如果大声反复地朗诵祈祷的文句和佛经等,可以将长久积郁于心而即刻就要爆发的怒火、怨气以及其他激烈的情绪和感情,以平静的方式散发出来,起到净化心灵的巨大作用。”若心平气和则五脏六腑皆归于和谐,由此说,这不失为一个极好的养生保健手段。

 

前人有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的好处极多,可以开阔视野、增加识见、修心养性、陶冶情操、益智增慧,古今中外历代学人对于读书都是百般推崇。读书虽然好处多多,但亦耗血伤神、且久思能伤脾,为健康计,脾虚体弱、大量失血、产妇、献血、大病初愈者等建议暂时少读书。

 

清晨,琅琅的读书声是校园里最值得留恋的声音。朗诵,不但是读书,更可以怡情,可以博采,可以增智。而且,听到孩子的琅琅读书声,我感觉到自己的心情也舒畅了起来。孩子往往中气充足,数十个孩子一起朗诵经典时,听者自然阳气升发,让人欢喜,让人忘忧。——当我们心境郁闷时,就去学校听听读书声吧。

 

经典不只是写在纸面上的,还是用来传诵的。经典的词句往往有韵律,大声朗诵经典时可以把其中蕴涵着的浩然正气激发出来。由此说,朗诵经典有利于身心健康。特别是久病之人可以借朗诵经典来宣畅阳气,阳旺而阴霾自去。我们每个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有必要经常朗诵经典,有利于意诚、心正、身修。

 

中医临床工作者需要不断读书思考。我自己于临证之余,总是反复研读经典及诸家著述,以广视野,增识见。否则,若碌碌于杂事,汲汲于交流,忽弃读书思考,医术必然难精。中医之所以流传至今,关键在于临床疗效。读书思考可以提高“悟性”,这是保证疗效的关键。悟性高,自然心有灵犀,临证自能左右逢源。

 

前人有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的好处极多,可以开阔视野、增加识见、修心养性、陶冶情操、益智增慧,古今中外历代学人对于读书都是百般推崇。读书虽然好处多多,但亦耗血伤神、且久思能伤脾,为健康计,脾虚体弱、大量失血、产妇、献血、大病初愈者等建议暂时少读书。

 

对于中医经典以及古代医家的一些精彩著述,医者一定要反复诵读,结合临床多加琢磨,渐至精熟于心。我自己的体会:古书读得越熟,在临床工作中越有“悟性”,越容易左右逢源。正如《医宗金鉴》所言:“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此语甚得吾心。

 

我常跟弟子们说,中医经典要放在桌边、枕边、手边,这样方便随时参阅,反复诵读。掌握经典是学好中医的基础。明医之所以治病有效,很大程度上源自对经典的精熟。若拘泥于记几个汤方、数十味中药,虽偶收效,终难成就明医。不但在初学者要学习经典,即便是临证经验丰富的老医,临证之时亦离不开经典。

 

陶弘景在《辅行诀》中明言: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汜、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愍救疾苦,造福含灵。而现在传下来的只有《伤寒论》,其余诸家著述都湮没不传了。幸有《辅行诀》传世,今人得以一览殷商伊尹所撰的《汤液经法》概貌。

 

 

荐书:《黄竹斋针灸医案选编》。黄竹斋为近代医学史上承先启后的一位著名医家,他精研针灸与汤药,且特别擅长治疗中风。他从经典及历代各家学说中掌握了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及治法,屡用续命剂,且能收取奇效,其经验十分宝贵。此书虽以针灸为主,亦兼汤药,我认为黄竹斋是民国之后治疗中风的第一人。

 

因为学习中医,我喜欢上了传统文化,继而喜读文史哲类的古书,越读越开心。因好读书,也爱买书,每买到一本好书,即喜不自禁。近年来买书越来越多,渐至成瘾,竟而不能自拔,每遇好书,总想收入囊中。近逢双十一,网店图书打折,于是把平时未能舍得买的书急急抢购下来,竟有状极快乐,酣畅淋漓之感。

 

弟子们愿意跟随我学习中医,于临床之余,我反复督促弟子们要多读书,读好书,提高国学水平,因作此文。临近双十一,最近几天当当、淘宝等网上的好书多在打折,非常值得出手。特别是一些国学书,平时都要八折...

 

晒晒我收藏的国学书目,兼与弟子们共勉。读书,弟子们愿意跟随我学习中医,于临床之余,我反复督促弟子们要多读书,读好书,提高国学水平,因作此文。临近双十一,最近几天当当、淘宝等网上的好书多在打折,非常值得出手。特别是一些国学书,平时都要八折九折的,现在基本上是半价。大家若喜欢读书,可借此时收藏些好书。

 

读书贵在坚持。我们假设每天可以抽出15分钟的看书时间来,一个月就可以读完一本书,一年就是12本书。若每天能抽出半小时的时间读书,那一年就能读完24本。十年呢,就是240本。若能坚持不懈地读十年书,我相信必然能形成习惯,这样坚持下去,可以想象,我们的头脑将充满知识。

 

自入冬开始,天地之间的阳气向下潜藏于地下,人的阳气亦闭藏于肾水之中,阳气闭藏则虚火不再上扰,自然神明清爽,心情宁静,此时最适宜于读书、思考。古人言:“读经宜冬,其神专也。”经典内蕴大道,历久弥新,其内含深邃的思想,不容易读懂,需要边读边思考。冬天神志最为清爽,因此读经最适于冬天。

 

学习中医,需要掌握形而上的思维模式。但当前学校教育重视的是数理化,非常不利于培养这种思维模式,因此,我建议不妨多读经典。多读深思,结合临床实践,渐可得其意趣,引伸触类,则可在临床上左右逢源。纵观两千年来的历代医家,凡有大成就的无不熟读经典,概因经典有助于提高医者对疾病的整体认识。

 

二、《内经》学习

 

 

不少人年轻时因身体盛壮而不在乎健康,但人年过四十而阴气自半,体质下降,开始遭受病痛的折磨。由此说,中年人经历过大量人生曲折与磨砺,心态趋于成熟稳健,应该读读《内经》。《内经》不仅包含着中医的基础理论,还是医身、医心的经典,能让人身心和谐,从中不仅能找回健康,还有助于深悟天地之道。

 

多年来反复研读《内经》,我的体会是多读《内经》好处极多:可知晓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渊微,并能加深对中医理论、天人相应及形而上思维模式的理解,更可帮助提高临床技术,并能产生进取国学的动力。《内经》中有大智慧,其关乎人道与天地之道,不仅是中医人的必读书,也是每个人一生不可或缺的必读书。

 

《黄帝内经》是一部经典。所谓经典,往往都是前贤对于天地自然规律的理解与记述,放之足可弥六合,退之而能藏于密。《黄帝内经》内涵经天纬地之言,既可调治疾病,又能防病保健,且关乎天文、地理、人事、历法、哲学、心理、物候、气象诸多学科,其文则质朴有韵,其义则精微奥妙,常读其文,身心受益。

 

没有中医基础的人若读经典,当从何入手?我主张先读《内经》,而不是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因为《内经》是中医理法的基础,其中关于取类比象思维以及对于人体五脏六腑生理的论述非常重要;况且《内经》的文字质朴,形同大白话,既便于理解,读来又朗朗上口。《素问》的前几篇尤其重要,建议研读成诵。

 

如何能长寿?《内经》提出:其知道者……度百岁乃去。也就是说,长寿的秘诀在于知道。何谓道?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上者谓之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道既是造物主,如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是人生之道,如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以及老子的“道法自然”。中医以道为根。

 

中医文化的精髓在于:以道论医。若能知道,既可长寿,又能诊病、论病、治病。以道论病,不但关乎人体生理病理,还包括天地之道;以道治病,不是孤立地治病,而是平衡天地人三才,借天地之道以恢复人的健康。正如《内经》所说:谨道如法,万举万全,气血正平,长有天命。这是每个中医人都要达到的境界。

 

一般人都只是把《黄帝内经》看成是中医的经典,因为对中医没有兴趣,因此,也不愿接触《黄帝内经》。其实,这是一部以医为主,并涉及天文、历法、地理、心理、气候、气象等学科的探讨天地人化育的生命科学巨著。正如南怀谨所说,它不只是一部医书,它是包括医世,医人,医国,医社会,所有心医的书。

 

我们常说,这个人很有精神。什么是精?什么是神?《内经》说: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精是神的基础,神是精的表现,中医望诊,先看眼睛的神采,神足则精必旺,神弱则精自衰。所以说,得神则昌,失神则亡。神是决定一个人生命活力的关键因素,养生就要养神,而神依赖于精,肾藏精,故养肾为本。

 

在《内经》中,雷公提出了学习中医的五个步骤,一诵,二解,三别,四明,五彰。诵是朗诵,背诵;解是理解,无疑;别是分析,辨别;明是明白,透悟;彰是应用,阐发。五个步骤代表着五个层次,一个层次即是一层楼,登上五楼,即是登上了医道的最高层。一楼是诵,由此,我自己非常重视对经典的记诵。

 

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何谓道?一阴一阳之谓道。道的层次是阴阳,是虚是空,也就是说,无中生有。《内经》中讲:东方生风,风生木;南方生热,热生火;中央生湿,湿生土;西方生燥,燥生金;北方生寒,寒生水。这里讲的也是自五方虚空中生出五气,五气化为五行,而万物由此而生。

 

 

生命源自哪里?中国先贤认为万物皆由无中所生,生命亦如是。《内经》引《太始天元册》说: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生生化化,品物咸章。无形的气生出有形的万物,万物分为五类(五行),生命亦居其中。气生万物之后,气并没有离开,而是与万物共存,生命的变化,亦即气的变化结果。

 

气化万物,万物生死皆由气所主。或问,古人是如何观察到气的呢?不同的气与物的不同状态相联系。比如,木气让草发芽,让树长高;金气让树叶变黄,让草木凋零。古人观察万物的不同状态,即可了解背后的气的变化规律,再参以天文与地理,长久积累,即可因此而建立一套完整的五行体系,而医道自在其中。

 

《内经》早已认识到,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星体,地球凭借大气的力量悬浮于宇宙之中。古人是如何得出这样的结论的?有人说古人不懂科学,这样的认识难道不是科学吗?研究生命为什么要先研习天文呢?人是大地的一员,大地是宇宙的一员,研究天地,即是研究人。所以,要研究生命,就要认识大地,认识天体。

 

黄帝每天都忙什么?《内经》说: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临观八极,考建五常;《史记》说: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淮南子》说:黄帝治日月之行,律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度,正律历之数;《纲鉴易知录》说:黄帝上穷下际,察五气,立五运,洞性命,纪阴阳,咨于岐伯,而作《内经》。

 

曾见某医观点:学习仲景用经方不要读《内经》,因为这是两个流派,只有学针灸的才有必要学习《内经》。这个观点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我不赞成。《内经》固然论方药少而论针灸多,但仲景用方施药却也没有脱离《内经》的理论范畴。《内经》是整个中医的根,任何医派都脱不开《内经》,否则即是无源之水。

 

按文献记载,黄帝发明了阴阳、五行、天文、历法、音乐、医学,是这些理论与学科的创造者。由此说,古人的智慧很高,既通哲学,又懂科学,既善于提出问题,又善于解决问题。有这样的祖宗先贤,我们足以自豪。如果后人能以黄帝为榜样去进取,我们的民族必然强盛。之所以现在落后,是因为我们不如先贤了。

 

我们把中国传统医学称为“中医”。其实,中国的医学向来只称为“医”,且是国医。直到洋医西来,为了区分,始称为中医。严格来讲,现在所称的“医学院”应该是研究中医的,研究西医的当叫西医学院。中医的“中”,其本义与《周易》的“中道”、《尚书》的“允执厥中”及《礼记》的“中庸”意义相似。

 

为了保命全形,《内经》提出了五个方法,第一就是治神。五脏皆有神,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治神,就要把五脏的神安定好。《内经》非常重视“神”与生命的关系,在首篇《上古天真论》中就有“御神”、“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积精全神”等关于神的论述,我辈养生,首在治神。

 

为了保命全形,《内经》提出五个方法:治神、知养身、知毒药为真、制砭石小大、知腑脏血气之诊。神属于形而上的层次,而身则属于肉体的层次。养身就是要重视饮食调养,当以五味的生克制化为基础,比如,酸味克脾,苦味生心等。其后的三种方法则属医疗的范畴。这也提示了治病的过程,先求己,然后求医。

 

怎么样才叫病愈?是病痛消失,还是指标正常?《内经》提出了病愈的标准:精神内守。狭义来说,肾藏精,心藏神,精神内守即是心肾的功能和谐。广义来说,精即水谷之精、天地之精、人体之精。神者,正气也;血气者,人之神;阳之精气曰神。精神内守,即是顺应天地规律而正气不伤,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有人认为,治病就该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与天文、物候、气象、地理等学科有关系吗?如果按这个思路能包愈百病,当然没有必要研究人体之外的东西,但现代医学只研究人体已经进入窠臼之中。我相信古人早就发现,人生活在天地之间,人的健康受天地运动规律的影响,因此,研究人的病就必需先研究天地运动。

 

凡有闲暇,我总喜欢读几段《内经》,或诵或念,反复琢磨,自觉总能有所收获。这种感觉很微妙,口弗能言;但又很真实,能体现在临床疗效的提高上。经典的魅力大概就在于此,可以反复研诵,可以结合临床细细琢磨,而且百读不厌。有人说中医要与时俱进,但中医首先要生存,生存源自传承,传承离不开经典。

 

俗话说,读杂书万卷,不如读经典一藏。此话极言经典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就中医而言,后世诸家著述颇多,但精髓就在《内经》。若有年轻学人能耐住心性,抓住《内经》,反复研悟,兼以临床,我相信假以时日,必有大成。《内经》是中医最核心的经典,中医之所以能薪火相传,不绝于缕,《内经》其功甚伟。

 

天地规律有很多种,日月星辰各有其运动规律,都会影响人的健康。《内经》非常重视四季对人的健康与生命的影响,认为: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四时变化源自太阳的运动,与月亮及其他行星无关。地球上的任何生命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受太阳影响,得太阳的火气而生存,由此说,生命以火立极。

 

对于中年人来说,我主张读读《内经》。一则到了中年,人生进入不惑的阶段,经历过生活与事业的多重磨砺,对于生命有更深刻的理解;二则年轻人往往不注重健康,因为没有疾病的困扰,但中年之后疾病渐多,不得不琢磨如何才能摆脱疾病的折磨;三则《内经》中有大智慧,读后不但有益健康,更可以陶冶心性。

 

《内经》是中医的经典,其成书至今已有2000年了。很多人心中有所疑问,《内经》的理论有没有错误?一种观点是:经典物理都有错误,被近代物理所纠正,所以,《内经》必然有错误,但中医人从来不肯承认《内经》有错;另一观点是:《内经》记载着前贤观天则地而建立的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有大智慧。

 

再读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其前言部分说,作者于200年前提出的“人类对自然界和平开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箴言与警示非常富有前瞻性。岂不知《内经》早已指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类是自然界的精灵,只有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长久地生存下去。.

 

由于多种原因,当前竟然没有最合适于中医爱好者诵读的《内经》完整版本。由此,我发愿整理出一个可以读得通的版本。现正在整理《内经》的《素问》部分。整理过程中,我非常重视文句的排比、对偶及押韵,我认为经典首先是用来诵读的,读着朗朗上口才是关键。我的《内经》整理思路:我自己整理的《内经》版本序言

 

为什么要读《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内经》有什么价值?《内经》是中医的经典,是一部涵天彻地、震古烁今的著作,其文则简而约,其理则博而精。《内经》不仅是谈养生与治病的专书,更关乎天文、地理、人事、历法、哲学、心理、物候、气象诸多学科。因此说,不仅中医人要研读《内经》,每个中国人一生中也都有必要读一下这本书。....

 

何谓之圣人?“才德全尽谓之圣人”。圣人指知行完备而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圣人能活多久?《内经》对此有两种观点:《上古天真论》说圣人寿命“亦可以百数”,而《阴阳应象大论》说圣人“寿命无穷,与天地终。”前不久游泰山,见一石刻,说“圣寿万年”,不知道此又是据于何书了。

 

 

圣人都做了些什么?《内经》中多有描述: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圣人之道,天地大化;圣人之术,为万民式;等等。

 

圣人我们无法做到,但贤人却可力行而至。何谓贤人?其行事完全顺应天道、地道和人道,处理问题能够标本兼治。微末时有远大抱负,成功时又能为人民造福。《内经》如此描述贤人:法则天地,象以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

 

为了保命全形,《内经》提出了五个方法,第一就是治神。五脏皆有神,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治神,就要把五脏的神安定好。《内经》非常重视“神”与生命的关系,在首篇《上古天真论》中就有“御神”、“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积精全神”等关于神的论述,我辈养生,首在治神。

 

为了保命全形,《内经》提出五个方法:治神、知养身、知毒药为真、制砭石小大、知腑脏血气之诊。神属于形而上的层次,而身则属于肉体的层次。养身就是要重视饮食调养,当以五味的生克制化为基础,比如,酸味克脾,苦味生心等。其后的三种方法则属医疗的范畴。这也提示了治病的过程,先求己,然后求医。

 

怎么样才叫病愈?是病痛消失,还是指标正常?《内经》提出了病愈的标准:精神内守。狭义来说,肾藏精,心藏神,精神内守即是心肾的功能和谐。广义来说,精即水谷之精、天地之精、人体之精。神者,正气也;血气者,人之神;阳之精气曰神。精神内守,即是顺应天地规律而正气不伤,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有人认为,治病就该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与天文、物候、气象、地理等学科有关系吗?如果按这个思路能包愈百病,当然没有必要研究人体之外的东西,但现代医学只研究人体已经进入窠臼之中。我相信古人早就发现,人生活在天地之间,人的健康受天地运动规律的影响,因此,研究人的病就必需先研究天地运动。

 

凡有闲暇,我总喜欢读几段《内经》,或诵或念,反复琢磨,自觉总能有所收获。这种感觉很微妙,口弗能言;但又很真实,能体现在临床疗效的提高上。经典的魅力大概就在于此,可以反复研诵,可以结合临床细细琢磨,而且百读不厌。有人说中医要与时俱进,但中医首先要生存,生存源自传承,传承离不开经典。

 

俗话说,读杂书万卷,不如读经典一藏。此话极言经典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就中医而言,后世诸家著述颇多,但精髓就在《内经》。若有年轻学人能耐住心性,抓住《内经》,反复研悟,兼以临床,我相信假以时日,必有大成。《内经》是中医最核心的经典,中医之所以能薪火相传,不绝于缕,《内经》其功甚伟。

 

关于《素问》的整理与注解,唐太仆令王冰的次注算是最古的本子。他精勤博访,历十二年才完成,保存经典,功德极大。其整理方法主要有三点:移补、加字、删繁,这算是对原书动了大手术了。今人发现,《史记》及《外台秘要》(成书都早于王注)中都有不少标明引自《素问》的句子,但在王注本中遍检不得。

 

《内经》成书后数百年间多是个人传抄,而并没有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直到北宋,皇帝才开始重视《内经》,并组织专家校刊整理,广布天下。两宋朝代有多位皇帝充分认识到了医学对于人民健康的重要作用,经常组织编写医书,整理经典,并广为刊行。《内经》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宋代的校正刊印起了关键作用。

 

整理《内经》时,经常遇到一些字词,左右皆通,颇难选择。比如,《上古天真论》有“以耗散其真”,《甲乙经》中“耗”作“好”,与前句“以欲竭其精”文异而义近,且对偶。但再详察文意,此句似总结前三句“以酒为浆,以安为常,醉已入房”,说三者皆足以耗散真气。权衡再三,最终仍依宋本原文,不改。

 

 

整理《内经》时常遇到版本间的字词差异,或据此本,或择他本,皆能说通。《上古天真论》中有“不知持满,不时御神”。林亿校本引别本“时”作“解”。时,善也,且善亦有解义。因此,似不必改为“解”。但再细绎经文,“知”与“解”为对文,且“御”有“节”义,若改为“解”似乎更合乎文义,因改之。

 

我自己体会:整理《内经》版本的过程,也是通读《内经》的过程。《内经》的一篇一章,一句一字,皆有深义,反复诵读,仔细琢磨,对我即是一遍经典的洗礼,身心愉悦。越是诵读,越觉《内经》内容博大精深,奥妙渊微。平日临证时偶尔遇到的一些疑惑,往往自《内经》中找到答案,此时欢喜异常,不能自已。

 

我读《内经》的《上古天真论》篇,从中悟出如下道理:生命的最高境界不是单纯地活着,而应该是达到一种与自然、与道合一的精神状态。要达到这样的层次,需要对宇宙万物获得最高层次的理解(也即是悟道),如此便成为没有苦恼和恐惧、绝对幸福的、与天地共存的人了。这样的人即是《内经》所谓的真人了。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里说:“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可以使我们得到一种相对幸福,绝对幸福是通过对事物的自然本性有更高一层的理解而得到的。”《内经》中反复论述的天道、地道、人道,其本质即是追求这样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追求的过程,既是养生长寿的过程,也是成就明医的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