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统治阶层内部的斗争

 传统文化网站 2017-01-31

10.统治阶层内部的斗争

【原文】既战,获王子发鉤,栾书谓王子发鉤曰:“子告君曰:‘郤至使人劝王战,及齐、鲁之未至也。且夫战也,微郤至,王必不免。’吾归子。”发鉤告君,君告栾书,栾书曰:“臣固闻之,郤至欲为难,使苦成叔缓齐、鲁之师,已劝君战,战败,将纳孙周,事不成,故免楚王。然战而擅舍国君,而受其问,不亦大罪乎?且今君若使之于周,必见孙周。”君曰:“诺。”栾书使人谓孙周曰:“郤至将往,必见之。”郤至聘1于周,公使觇2之,见孙周。是故使胥之昧与夷羊五刺郤至、苦成叔及郤鉤。郤鉤谓郤至曰:“君不道于我,我欲以吾宗与吾党夹而攻之,虽死必败,君必危,其可乎?”郤至曰:“不可。至闻之,武人不乱,智人不诈,仁人不党3。夫利君之富,富以聚党,利党以危君,君之杀我也后矣。且众何罪?钧之死也,不若听君之命。”是故皆自杀。既刺三郤,栾书弑厉公,乃纳孙周而立之,实为悼公。

【译文】鄢陵之战,仗已经打起来,俘获了王子发鉤。栾书对王子发鉤说:“您告诉我国君主说:‘郤至派人劝共王趁齐鲁军队还没到就作战,而且这次战斗如果没有郤至,王一定不免于被俘。’你这样说了,我放你回去。”发鉤如言告诉晋厉公,晋厉公告知栾书。栾书说:“我本听说,郤至想酿成灾祸,他叫苦成叔要齐、鲁迟迟不发兵,而他自己劝君主单独作战。如果打败了,将迎孙周回国为君。这个目的达不到,所以就使楚王免于被俘。这样,作战却擅自放走敌国国君,反而接受他的赠送,难道不是大罪吗?再说,君主如果派郤至出使到周去,他一定会去看望孙周。”君主说:“行。”栾书派人去对孙周说:“郤至将来周,必然要会见他。”郤至到周访问,晋厉公派人窥探,郤至果然去看望孙周。因此派胥之昧和夷羊五杀郤至、苦成叔和郤錡。郤錡对郤至说:“君主对我们不讲君臣之道,我想率领我们的宗族和我的同党夹攻他,即使我们战死,国家也受到毁损,国家受损,国君一定危险,可以吗?”郤至说:“不可,我郤至听说,有武的人不作乱,明智的人不欺诈,仁厚的人不结私党。受君主俸禄之利得以富有,凭借富有结成私党,利用私党危害国君,国君早该杀死我们了。而且众人有什么罪?让他们去跟我们死。都是死,不如听从君命的处置。”所以三人都自杀而死。已杀死三郤,栾书杀死厉公,于是迎孙周回国立为国君,这就是晋悼公。

【说明】本节记录的是三郤被谋害的故事,三郤即是郤至、郤錡、郤犨。晋国的执政是卿大夫栾书,栾书忌恨郤至,于是指使被俘虏的楚国王子发鉤诬陷郤至,并设计让晋厉公除掉三郤,晋厉公忌惮栾书,想要除掉他,谁知栾书早有计划,反而杀死了晋厉公。

——————————————————

【注释】1.聘:(pìn)《诗·小雅·采薇》:“靡使归聘。”《周礼·大行人》:“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周礼·占梦》:“季冬聘王梦。”《管子·小匡》:“以极聘頫于诸侯,以安四邻。”《尔雅》:“聘,问也。”《荀子·大略》:“聘人以珪,问士以壁,召人以瑗,绝人以玦。”《韩非子·十过》:“昔者戎王使由余聘于秦。”《礼记·曲礼》:“诸侯使大夫问于诸侯曰聘。”《说文》:“聘,访也。”《后汉书·冯衍传》:“聘申叔于陈蔡兮。”这里用为访问、探问之意。

2.觇:(chān)《左传·成公十七年》:“公使觇之,信。遂怨郤至。”《国语·晋语六》:“公使觇之,信。”《韩非子·备内》:“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礼记·檀弓下》:“晋人之觇宋者返。”《淮南子·俶真训》:“其兄掩户而入觇之。”《说文》:“觇,窥也。”这里用为暗中察看之意。

3.党:(dǎng)《周礼·大司徒》:“五族为党。”《管子·参患》:“行邪者不变,则群臣朋党。”《论语·里仁》:“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孟子·尽心下》:“孔子在陈曰:‘盍归乎来!吾党之士狂简。’”《荀子·成相》:“曷谓罢?国多私,比周还主党与施。”《礼记·仲尼燕居》:“党正,各掌其党之政令教治。”《礼记·坊记》:“睦于父母之党。”这里用为朋辈之意。指意气相投的人。朋党:指群聚结党而营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