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到了, 马上会有一大波熊孩子来袭…… 他们被称为春节期间最恐怖的生物, 拥有着巨大杀伤力! 删掉你的存档, 摔坏你的模型, 划烂你的屏幕, 抢走你心爱的漫画、游戏、玩偶…… 一种随亲戚、家长、同事、领导、好友出没的生物,春节期间最为常见。 第一梯队:3-5岁和小学一到三年级熊孩子,他们正处于讨人嫌的年纪,对一切充满好奇,而且已经有了攀比心和占有欲,同时又可以仗着自己不懂事为所欲为; 第二梯队:1-3岁和小学四到六年级熊孩子,1-3岁因为比较小,力量不充足,四到六年级的熊孩子,处于“哈哈,我都懂”的年龄,表现欲强,会不惜一切代价来证明自己并不无知; 第三梯队:婴儿、初中、高中熊孩子,他们战斗力不强,婴儿除了哭不会给你啥实质性的攻击,初中和高中的熊孩子已经过了让别人偏袒的年龄,没有熊的资格了。 “ 岳晓珊:大年初一,我表姐带着9岁的儿子来玩,结果我请朋友从比利时带回来的高级巧克力被他从柜子里翻了出来,并且吃得一颗不剩! “ 小郑:我刚参加工作不久,过年给一个小侄儿发压岁钱,给了100元后,小侄儿却当着众亲戚的面大声说:“真小气,才给100元,人家最少都是给200元。”我一时间没有想起该说什么话来下台,小侄儿的妈妈在旁边也没有吭声,气氛挺尴尬…… “ 燕子:我遇到过一个极品娃,过年在家门口堵着门口要红包,让过去拜年的这些亲戚都很狼狈。但对着小孩子又不好发作,场面那叫一尴尬啊! “ 欧妈:总结往年经验教训,过年已经有所“防备”了,笔记本啊,iPad啊,青瓷茶具啊,单反啊……早就已经“隐蔽”好了。但是!搜刮不到好玩东西的这帮孩子,居然卧室搞了场“时装秀”,各个季节的衣服全部遭殃,最惨的还是各种化妆品,口红全断了!面霜精华抹得到处都是! “ 《抵抗熊孩子最终作战方案》 不要试图跟熊孩子的爹妈理论。熊孩子如果有教育的话早就不熊了,正是他们的爹妈把他们宠成了面目可憎的模样。 对熊孩子必须牢牢盯住,在他们的邪恶触手伸向你的宝物之前,迅速用糖果零食分散他的注意力。或者用“我带你去公园坐秋千”、“出去买冰淇淋吃好不好?”等方式,温柔地把熊孩子逐出你的房间。 主动出击,让熊孩子在一群亲戚的注视下背诵唐诗唱儿歌,使其没有精力施展破坏能力。 每个熊孩子都有动物一般的本能,你要在跟他独处或偶尔视线对望时,假装狰狞的面目,但一定要注意鬼脸不能被大人看见。 对于上了小学已经有一定表达能力的熊孩子,可采用另一种威胁法,如他要玩你的电脑,看你的漫画,你要给他出题让他做,做对了才能玩,题量一定要大,题目一定要难…… 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学前教育专家吴玲认为,熊孩子表现出的,其实是孩子的天性。《方案》里很多办法都只能治标不治本,有些甚至有些恶意。 吴玲分析,所谓熊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年龄在3至7岁左右,平时除了在学校或幼儿园这种受拘束的环境外,无拘无束的交流机会很少。而节庆时去别人家做客就给了他们“放纵”的机会。 “征服孩子并不是要打败孩子。”吴玲建议,孩子做客之前,主人可以准备一些孩子感兴趣的图书、玩具等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讲故事、带着他们做游戏,成为他们崇拜的孩子王,熊孩子也会很乖巧地顺从你的意见。 如果你家正好有一个熊孩子, 不妨试试专家的建议, 让熊孩子变萌孩子。 家长切不可因为孩子的出格举动当众严厉训斥或体罚,这对孩子的自尊心伤害至深。 要想让熊孩子真正转变成人见人爱、乖巧听话的萌孩子,需要平时长期的训练,多陪陪孩子,言传身教更有用。 家长必须赏罚分明、令出必行,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比如,在出门做客前要给孩子约法三章,一旦违规,就减少他出门做客玩耍的机会,这样反复刺激多次后,再熊的孩子也会遵守基本礼仪。 |
|
来自: 正能量智慧文摘 > 《子女成才教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