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腿龄”决定寿命,学一套养腿操吧

 吴金海j6sqhbrc 2017-01-31

▲高芳堃 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原所长,本文受访专家之一。


导读

很少有人知道一个人50%的骨骼和50%的肌肉都在两条腿上;人一生中70%的活动和能量消耗都要由它完成;人体最大、最结实的关节和骨头也在其中。

受访专家

高芳堃 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原所长

刘德泉 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刘征堂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科副主任

裴卉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科主治医师 


来源:生命时报(ID:LT0385)


如果把身体比作一台机器,腿就是提供动力的马达。马达不灵了,机器便会老化、运转不良。人老后,不怕头发变白、皮肤松弛,怕的就是腿脚不灵便。


在美国《预防》杂志总结的长寿迹象中,“腿部肌肉有力”赫然在列。生活中也不难发现,长寿老人几乎都步履稳健、行走如风。本文综合国外多项研究并采访专家,教你呵护好双腿,让腿部更有劲。


1

两周不动,腿力倒退40年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一项研究发现,无论年轻人还是老人,只要两个星期不动,腿部肌肉力量就会削弱三分之一。


新研究中,哥本哈根大学健康衰老中心与生物科学系研究员安德里亚斯·威格尔索博士及其同事完成的试验表明,不活动会对年轻人和老年人肌肉力量产生同样的影响。


研究中,将参试者一条腿用腿部固定器绑定不动两个星期后,年轻人腿部肌肉平均减少485克,老年人腿部肌肉平均减少250克。即年轻人肌肉力量降低了1/3,其腿部肌肉力量衰退程度相当于衰老40至50年。老年人肌肉力量大约降低了1/4。


研究还发现,参试者将腿部固定两周之后,即使接受自行车训练以恢复肌肉力量,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研究员马丁·格莱姆解释,在不活动的情况下,参试者肌肉群越大,肌肉减少幅度就越大。


这意味着,健壮者一旦受伤,同一时段内肌肉群减少的幅度比身体不太强壮的人更大。对老人来说,即使是不活动肌肉群减少幅度小,也会影响健康。因此,经常运动至关重要。另外,腿部受伤,一定要坚持做恢复运动。


2

全身压力都在腿

双腿就像人体的承重墙


很少有人知道一个人50%的骨骼和50%的肌肉都在两条腿上;人一生中70%的活动和能量消耗都要由它完成;人体最大、最结实的关节和骨头也在其中。


人年轻时,大腿骨可以支撑起一辆小轿车;膝盖则承受着9倍于体重的压力;腿部肌肉也要经常与大地的引力进行搏斗,保持紧张状态。


“所以说,坚实的骨骼、强壮的肌肉、灵活的关节形成了一个‘铁三角’,承受人体最主要的重量。”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原所长高芳堃教授解释说。

  

双腿是身体的交通枢纽


高芳堃说,两条腿有人体50%的神经、50%的血管,流淌着50%的血液,是连接身体的大循环组织。


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刘德泉教授认为:“只有双腿健康,经络传导才畅通,气血才能顺利送往各个器官,特别是心脏和消化系统。”可以说,腿部肌肉强劲的人必然有一颗强有力的心脏。

  

由此,美国科学家认为,从走路便可判断人的健康状况。如果一个70岁—79岁的老人,一次可步行约400米,就说明其健康情况至少能让他多活6年。老人每次走的距离越长,速度越快,走得越轻松,那么他的寿命就越长。


3

衰老从腿开始

俗话说:树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人老后,腿部和大脑间指令的准确性和传导速度都有所下降,不像年轻时那么默契。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科主治医师裴卉解释说,从出生到离世,腿每时每刻都在工作,如果不注意保护,自然就“年久失修”了。

  

美国政府老年问题专家夏克医师表示,从20岁开始,如果不积极运动,每10年可能丧失5%的肌肉组织。同时,骨骼中有“钢筋”之称的钙也会逐渐流失,人的骨关节,特别是髋关节和膝关节会出问题,比如容易摔倒骨折。


高芳堃表示,老人骨折容易导致股骨头坏死,长期卧床,继而引起褥疮、尿路结石等并发症,甚至诱发脑血栓。有15%的病人甚至会在骨折一年内死亡。

  

不过,“人老腿先知”,腿部的衰老很早就可能表现出来,几位专家提醒说,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就要引起注意了:

  

1、腿脚没有原先灵便了。


这是衰老的最早特征。40岁后,很多人感到腿脚不灵活,稍微多走点路,就像腿上灌满铅,发酸发胀,上楼梯也越来越费劲,没爬几层就气喘吁吁。

  

2、干点活就腰酸腿疼。


特别是中年女性,只要站的时间一长,就会觉得腰酸腿痛。咳嗽时,腿还会出现放射性疼痛。如果小腿肚出现压痛更要注意,说明肠胃已经开始“罢工”了。

  

3、走路变慢。


不知不觉中,步速越来越慢。偶尔走快点,会觉得腿脚不听使唤,过后会连续酸痛好多天,甚至出现肌肉萎缩的情况。

  

4、双腿一侧发凉。


即使夏天也总感到小腿肚凉飕飕的,有时还觉得从臀部开始,到脚后跟,中间一条线都凉凉的。这可能是血液循环不畅造成的,也可能和腰椎间盘病变有关。

  

5、抽筋次数增多。


如果不是在运动后或因为受凉而抽筋,那就要注意了,这可能是骨质疏松的表现。有些人还会出现足跟疼痛,也必须引起注意。

  

6、肿胀。


血液循环不好会导致腿胀,同时这也是心脑血管病或肾脏疾病患者常有的症状。

  

7、静脉曲张。


女性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20岁后就有可能发生。一旦腿上的血管突然非常清晰,弯弯曲曲像蛇一样,说明腿部血管出现了劳损。


8、髋膝关节疼痛。


几乎所有关节都会随着年纪增大而变得脆弱,特别是髋、膝这两处关节。如果你发现在下楼梯、蹲下或跳跃时出现不适,甚至腿部有摩擦磨损、卡住动不了的感觉,说明关节已经急需保护了。


4

专家教你一套养腿操

虽然人到中年后,腿会慢慢衰老,但养腿是一辈子的事,从20多岁开始,就要注意保护。特别是现在的开车一族,以车代步惯了,腿部力量通常比常人差,只有养好腿,才能阻止衰老提前到来。

  

首先,注意保暖,穿宽松的裤子,促进血液循环。


刘德泉说,千万别让腿部受凉,平时常用热水泡泡脚,使气血能顺利到达人的上身,维持机体平衡。


同时,老年人要穿宽松的裤子和鞋,鞋跟2—3厘米比较合适。此外,临睡前拿个小枕头垫垫腿,也能促进血液畅通。

  

其次,多晒太阳。


不仅有利于保暖,还可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形成,避免双腿钙流失,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最后,就是要多运动。


几位专家教给大家一套从上到下的养腿保健操。

  

髋部


每天坚持背部靠墙站立,脚慢慢往前走,然后再退回,保持一个平稳状态。此时背的下部要始终紧贴墙壁。

  

膝盖


双膝并拢,屈膝微微下蹲,双手置于膝盖上,先顺时针方向旋转30次,再逆时针旋转30次,扭完双膝后,再随意活动一下肢体。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中心刘征堂教授建议,常揉腿肚:弯腰或是坐着让双腿下垂,用双手同时轻轻拍打双腿,由上至下反复拍打数遍,再用双手握拳置于双大腿和腿肚处,旋转揉动数十次。

  

脚踝


多踮踮脚后跟,建议抬起脚后跟再绷紧腿,每次保持5—10秒。

  

脚趾


两腿伸直,低头,身体向前弯,以两手扳足趾关节各20—30次,能锻炼脚力,防止腿足软弱无力。




【延伸阅读】


小腿是人体“第二心脏”,护腿就是护心,腿不老,生病少!


来源:健康时报(ID:jksb2013)


1
人老腿先衰,小腿就是“第二心脏”

小腿被称为人体的“第二个心脏”!这个说法可一点儿都不夸张!


在我们的身体上,小腿健康的重要性早已超过了它本身用来行走、支撑身体的作用。


人类是慢慢进化成直立行走的,这可以说既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人类直立行走以后,心脏远离地面,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血液可以轻松地流到腿部,但从腿部返回心脏就没那么轻松了。


但不幸中的万幸,通过行走,小腿肌肉的伸展和收缩,可以把腿部的血液输送到心脏。


在我们的身体里,像水泵一样促进血液循环的脏器就是心脏。而小腿肌肉也是跟水泵一样,帮助促进血液循环,把小腿照顾好,就等于在身体下面又多装了一个【泵】,可以助心脏一臂之力!


树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腿上有劲才能寿命长,养护小腿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既然腿这么重要,那怎么养护腿呢?


2
六招让腿不老,简单又管用!

经常做下面几个运动,不仅能锻炼小腿肌肉和脚踝、提高平衡能力、缓解足跟痛,还有益心脏健康哦。


1、走路


走路是最简单的练腿方法。美国运动医学会推荐,走路是增强腿部力量较好的运动。每天坚持走路30分钟,每周5次以上为宜,循序渐进,提高步速,可以很好地锻炼腿部肌肉!


2、踮脚



站立,脚并拢着地,缓缓抬起脚跟。这一紧一松的动作,如同心脏的一张一收,小腿肌肉每次收缩时挤压出的血液量,也大致相当于每次心脏脉搏的排血量。没事的时候就做一做,不仅有保健作用,还有塑身的效果。


3、慢蹲


抬头挺胸,两手插腰,慢慢下蹲、起立,不需要下蹲至腿与地面平行,只要浅浅蹲下就行。做这个动作时,一定要保持匀速,调整呼吸,一组做15~20次。


4、抖小腿


先慢步走20~30分钟,压过腿之后,再抖动踢腿,不需踢很高,做15~20次就行。老人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最好有个扶手。


5、按摩小腿


经常按摩小腿就像给五脏六腑按摩一样。随时揉几下,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推荐按摩两个穴位。


足三里——位于小腿上,当腿弯曲时,可以看到在膝关节外侧有一块高出皮肤的小骨头,这就是外膝眼,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便是足三里了。



承山穴——位于小腿肚上,微微踮起脚尖,小腿后侧肌肉浮起尾端就是。经常按摩可使小腿更加强壮有力,还可缓解气血淤滞、经络不通导致的腿抽筋。



如果记不住穴位位置,可以每天用手按揉小腿肚到微微发热,就能促进血液循环。


6、泡脚


小腿皮肤薄、面积大、血管多,像“嘴巴”一样容易吸收“营养”,更适合药浴浸泡。选择深一点的泡脚盆,水量最好浸过小腿的2/3;水温以40℃~45℃为宜;泡脚时间别超半小时。泡脚后,再按摩穴位效果更好。


3
善用小腿,解决一身病

1、止嗝:按压小腿


对于饭后经常腹胀、打嗝的人,可以试试按压丰隆穴。刺激丰隆穴可通调脾胃气机,改善饮食不节造成的脾胃功能失调,使水湿自化,疏解肠胃胀气。


方法:丰隆穴在膝盖外侧与脚踝连线正中间的点上。用指腹以画圈方式按压,以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2、防抽筋:睡前拍小腿


睡前拍打小腿,能放松、温暖肌肉,有效防腿抽筋。


方法:将小腿抬起,双手搓热,从膝盖到脚踝,从两侧分别拍打小腿肚。每条腿拍打几分钟,直到双腿发暖为止。


3、腹泻:按阴陵泉穴


夏季湿气重,容易让人出现腹泻、胸闷、腹胀,甚至水肿等症状。小腿内侧的阴陵泉穴,有“人体第一排湿大穴”之称,所以艾灸、或者按压此穴可以起到健脾化湿、通利三焦、调理膀胱、祛风除寒的作用。


方法:正坐屈膝,用拇指沿着小腿内侧骨的内缘由下往上推按,拇指推按到膝关节下的胫骨向上弯曲凹陷处,即为阴陵泉穴,空闲的时候用手指按按就可以,但要保证每天总共按10分钟以上。



4、胃疼:捏捏小腿肚


此法对急性发作的胃痛效果较好。慢性胃病发作时,也同样有效。如果胃溃疡病穿孔等急性剧烈的腹部疼痛,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方法:用手自上而下按捏小腿肚内侧1/3处的肌肉部分(腓肠肌内侧缘),稍用力,以自觉有较强的酸痛为度。一般以两腿各15~30次为宜。根据疼痛情况,酌情加减。每日可进行1至3次。注意在按捏过程中,应有揉的动作,酸痛感强,止痛效果较好。


5、腰痛:推推小腿


长期姿势不正确,或负荷太重,容易导致腰肌劳损、腰痛。可以经常推按小腿,来缓解腰痛。


方法:坐在椅子上,用手掌根部由上向下推按小腿,可在小腿肚或小腿外侧稍稍加压。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生命时报、健康时报,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