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降临》观影必备秘籍

 汕头能率 2017-01-31

        新年初始科幻电影接连上映,有的特效制作精良,然而内容乏善可陈,观众自然不肯买账。不过这部《降临》却另辟蹊径,从新颖视角切入外星人题材,在视觉和内涵上都让人眼前一亮

        1月20日在中国内陆上映的《降临》,豆瓣评分7.8,IMDb评分8.3,结尾没有彩蛋,改编自曾获星云奖的科幻小说《你一生的故事》。

        每当有外星人来到地球的时候,人类都是不知道从哪里变出来的翻译器与之对话,这部影片正是从这个BUG切入,展现了与外星人接触的第一步如何掌握一个未知的语言体系,与外星人对话

        女主角是一个非常有天赋与实力的语言学家,当外星人降临到世界各个角落之后,被美国这方带去尝试与外星人交流,并且弄清楚最重要的问题:他们来这里的目的。因为语言理解上的偏差,人们误以为外星人要使用武器,中国差点就要开战。好在女主角因为通过对外星人语言体系的钻研而掌握了时间的秘密,从而用预知能力阻止了战争的爆发。

        作为一个外星人影片,花了大篇幅去弄清楚一个全新的语言体系,并且掌握了这种体系就可以预知未来,神奇不神奇?《降临》就在努力让这件事变成可能。

        首先,人类尝试与外星人用声音沟通,发现根本无从下手,女主角则采用了文字沟通,很好的避免了坎加鲁陷阱。这是一个关于避免错误信息互相传导的假设。

        在18世纪的时候,人们第一次见到袋鼠,就问土著人袋鼠叫什么,当地人说kangaroo,于是现在袋鼠就叫做kangaroo,实际上当时土著人说的是:我不知道!

        在与外星人沟通之后,人们惊讶的发现它们用的口语与书面语完全是两个体系,他们之间并不能相互对应,由此而引出了对其文字的研究。

        《降临》中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时间是非线性的”,虽然我们线性的思维模式决定了我们感知时间的方式一定是从过去到现在,而未来还未来临,所以未来是不可知的。

        然而如果认为“时间是非线性”的话,就是说时间是一个整体,过去现在和未来其实是同时发生的,只是我们不能感知到而已。如果是这样我们就有“预知未来”的可能性,这也是女主为什么到了影片后期能够“看见”自己的未来,虽然电影的表达很像女主角和外星人握握手就能预知未来了,但其实并不是。

        外星人“七肢怪”的语言体系,准确说是文字体系与这个概念十分相关,女主角深切体悟到这个概念后就自然而然的掌握了时间的秘密。

        人类说话或者写字的时候都包含前后顺序,有因果关系会用助词来表示语序。而七肢怪的文字是非线性思考下的一个整体,看上去就像一个圆伸出了许多四肢,是符合无因果律的。

        七肢怪的文字是将所有要说的话编成一个字上,一个字上结构排列书写等不同就可以表达所有的含义。它们在写字的时候已经对全局进行了排列,第一笔就可能包涵了要表达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中共同的关联。

        所以如果要实现不管写什么都不会因为顺序而影响要表达的含义,就必须在书写前知道自己要写的全部内容,这样才能选择一个字能够涵盖所有内容的枝干排列方式。这种语言体系就是非线性的。

        根据沃夫假说,在不同文化下,不同语言所具有的结构、意义和使用等方面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使用者的思维方式

        所以七肢怪非线性的语言体系使得他们有不同的时空观,他们的时空没有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区别。

        其实原著中提到的一个理论可以更好的阐述这种神奇的体系,可惜电影不适合长篇议论,将这个精彩的理论全部删去了。

        根据费马原理,光线在两点间的是记录近是使所需的传播时间为极值的路径。意思就是不管光线要去到哪里,光走的路不是最长的就是最短的。这个不是推论,而是事实

        这里面就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光线在走之前必须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里,二是光线必须知道两点间所有的路径和其长短,才能选择出最短和最长的路径。这不正是犹如光线提前预知了未来。

        既然以上情况是存在与合理的,那么时间同样也可以是非线性的,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存在,女主角就是感知到这其中的奥秘,才发现她对未来已有了“记忆”。

        在原著中女主角预见了女儿会在25岁时因为登山事故而死亡,电影中改成了疾病去世,其实差别不大。不过电影中没讲出来的是,书中女主发现女儿的死亡和自己在孩子小的时候带她去攀岩等等一系列事件有关。

        这就像是蝴蝶效应: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一个看似小小的决定可能导致非常巨大的后果,而这个决定本身又有必然性,就像是蝴蝶天生就是要挥动翅膀的。

        跟命运一般,未来其实早就在过去和现在注定,这样子说的话,未来倒是非常有迹可循。

        原著中其实还讨论了预知未来和改变现在的悖论,如果一个人能预知未来,而有自由意志的人就能通过改变现在而改变未来,那预知的未来不就不是真正的未来了,那这个人还能预知未来吗?

        书中解释预知未来唤醒了这个人的紧迫感,使这个人觉得自己有义务严格遵照预言行事。电影也许解释的更好理解,女主角认为未来是不可抗拒的,所以即使知道了自己将会离婚,女儿也会死去,到了结尾还是与男主角表露了心迹。

        这就不得不说《降临》为了加入商业大片的元素,让女主在预知到未来后打电话给中国领导人,阻止了中国与外星人开战这个引人吐槽的梗。为了加梗反而给逆转未来带来了可能性,减少了逻辑的严密性。

        电影里的中国人被马洛斯的锤子定律所左右,意思是如果你手握一把锤子,所有问题都好似钉子。中国人用麻将来接近外星人,但麻将的思维都是输赢得失,这种交流下就会导致中国人对外星人的各种回答的理解倾向为:外星人一定是要得到或者毁灭什么才来地球的。

        又因为能指和所指分离,在信息不对称或者交流意图复杂的情况下,人类以为外星人说的“提供工具”是“提供武器”的意思,最终导致战争一触即发的局面。

        好在在未来的世界里,女主角的女儿提醒了她一个重要概念:非零和博弈,其中隐含的一个意思是,参与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共同的利益,也就是所谓的“双赢”或者“多赢”。

        分布在不同地方的12个外星“贝壳”(UFO),12国分别与外星人沟通,彼此成果不共享。而要获得外星人的真实意图,必须将12个内容放在一起研究。

        女主角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以身犯险主动被外星人“吸收”到贝壳中,与七肢怪来了个亲密接触,最后弄清了它们来地球并不是为了发动战争,而是寻求人类帮助。阻止了战争爆发。

        总体而言,想要体会到这种新语言体系的魅力之处还是可以翻翻原著看看,也并不长,但却有更完整具体的阐述。不过电影将七肢怪和七肢怪的文字具象化还是十分有视觉震撼力的,让难以理解的内容有了更清晰的表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