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嵌在生命深处的歌声

 林康养诗文书画 2017-01-31


——有感于雷歌音乐《赶给我儿缝条衫》

    林康养 (雷州)

 

 

“牵个牛仔角欹欹,牵去田头塍尾饲,过路人问几钱买,唱歌博来不讨钱。”在雷州,这首雷歌经年传唱不衰。小时候,我所穿的衣服都是哥哥们穿过的旧衣服,每到凛冬时节,在村后小山上放牛我便常会冷得直打颤……每当听到这首歌,我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这首歌就是我们这些“农村侬”的童年写照。

我的童年时光里,雷歌承载了太多的记忆。当我们调皮捣蛋,不惜光阴好好读书时,父母就教我这首口头禅式的劝教雷歌:“公仔壳,去挨工,子去书房坐书窗。侬呀,放眼利利看书册,个字还赢九丘田。”这些雷歌就仿佛亲密的伙伴陪伴着我度过了童年,还给予我奋发向上的力量。

 

 

由莫颂军作词、柯辉荣作曲的《赶给我儿缝条衫》,这首雷歌更唱出了我在外求学那段日子,母亲给予我最伟大最无私的爱。

“外出求学要保重,等到天寒有得捆。嘱儿在外要吃饱,莫因家穷成负担……”那些日子里,印象最深的便是母亲常坐在微弱的煤油灯前,眯着眼睛一针一线地帮我缝补衣服。当我要返回学校时,为了能让我赶上早班车,母亲又总是早早地起床做好香喷喷的饭菜;每次去村路口候车,母亲不管多忙多累都一定要送我,一直等我上了车渐渐远去,才转身返家。为了让我能顺利地完成学业,母亲素日节衣缩食,还顶着烈日到村前的盐场挑土筑路,为的是一天能挣十几元的工钱。

“儿行千里母担忧”,雷歌音乐《赶给我儿缝条衫》不仅唱出了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也从一个侧面唱出了儿女一定要尽“反哺”之孝——孝敬父母。

当我们学业有成,成了家也有了自己的子女,还每天在外为事业打拼时,往往便会在不经意间将家中日渐老去的父母“晾”在了一旁。因此,平日我们除了给父母的生活最基础的“物质赡养”外,更要注意给老人以“精神赡养”。

就像著名歌手陈红一夜之间唱红祖国大江南北的《常回家看看》一样:“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福,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

千万不要给自己留下“子欲孝而亲不在”的人生遗憾。

 

 

雷歌是一种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民间戏曲艺术,深受雷州当地百姓的喜爱。这歌声悠来已久,早已深深地嵌入了我的生命深处……

然而,雷歌所唱的还是雷州方言的地方性语言,它有局限性,也必然造成语言之间的交流障碍。雷歌能走多远?这也是一直竭力于雷歌研究者的思考与探索的问题。因此,类似于《赶给我儿缝条衫》这样的“雷歌音乐”,就是一个大力推介雷歌的“新品种”。唯有这样不断地锐意创新,才能让雷歌在这个时代实现华丽转身,走出雷州半岛,走向全省,走向全国,甚至走得更远……

 

▲上文发表于201718日《湛江日报》“文娱”版,同时发表于《启秀文化》报和刊登于《雷州音乐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