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晋风度之“阮籍”文化拓展

 吾曦 2017-01-31

作文素材:魏晋风度之“阮籍”文化拓展

阮籍——礼岂为我设也!

【背景说明】

魏晋时期社会长期的动荡不安造成了统治思想的转变,“天人感应”的儒家思想受到了动摇,而以老庄思想为主的玄学开始了其在世人心中巨大的影响。由于玄风之气的盛行,那些避免自己卷入政治漩涡的文人名士开始追求思想上精神的自由,追求个性的张扬。动乱的时代环境与觉醒的个人思想统一在一起,魏晋名士风度这一文化现象便应运而生。从阮籍身上看,他的不谙世事,唯酒是务,他的任诞不羁,不拘礼法,他的全身远祸,忧生之嗟,无不彰显着魏晋名士的行为与心态,无不是魏晋名士风度的具体表现。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于阮籍的评价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持否定意见的,或站在儒家之学的立场上,批评阮籍崇尚老庄道家思想,致使圣人之学低迷;或站在维护风教的立场上,批评阮籍放荡无羁,废弃礼俗,破坏了纲常名教;或站在经世致用的立场上,批评阮籍及受其影响者,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清谈误国等。持肯定意见者,则站在同情阮籍的立场上,或为阮籍旷达纵放的生活情趣辩护,或盛赞阮籍才识之高,人格之美;或盛赞其玄学思想超世脱俗,有止躁息欲,净化人心,淳化世风的作用等。

【典故散说】

1.事母至孝

阮籍,字嗣宗。其父阮瑀,建安七子之一,在曹操身边作书记官。阮籍三岁成为孤儿。曹操去世时阮籍正好十岁,因此,他注定要面对“后英雄时代”的乱世。

礼教的强项是“孝”,繁复礼仪——三年服丧,三年素食,三年寡欢,三年守墓。一份真诚扩充为十分的伪饰,让活着的和死了的都长久受罪,在最不该虚伪的地方大规模地虚伪着。在这种空气中,阮母去世。

阮籍不会作秀。

那天,他正在和别人下棋,死讯传来,对方请停,阮籍铁青着脸不肯歇手,非要决个输赢。

下完棋,饮酒两斗,放声大哭,口吐鲜血。下葬时,吃肉喝酒,然“毁瘠骨立”,见母遗体又放声大哭,吐血数升,几乎死去。阮籍冲破“孝”的礼法来真正行孝,只想活得真实和自在。裴楷(阮籍友)吊唁,在阮籍母亲的灵堂里哭拜,而阮籍披散头发而坐,既不起立,也不哭拜,两眼发直,表情木然。裴楷出来后,有人问:“按礼法,吊唁时,主人先哭拜,客人才跟着哭拜,此次阮籍不哭拜,你为什么独自哭拜?”裴楷说:“阮籍是超乎礼法的人,可以不讲礼法,我还在礼法之中,所以遵循礼法。”

2.穷途而哭

王勃《滕王阁序》:“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阮籍喜欢一个人驾着木车游荡,木车上载酒,没有方向地前驶。泥路高低不平,木车颠簸着,酒坛摇晃着,双手抖抖索索地握着缰绳。突然车停了,他定睛一看,路走到了尽头。真的没路了?他哑着嗓子自问,眼泪夺眶而出。终于,声声抽泣变成号啕大哭,哭够了,持缰驱车后转,另外找路,走到尽头,他又大哭,走一路哭一路。(魏晋时代代表性的悲情人物,壮志难酬)

《晋书》曰:“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

3.时无英雄

一天,阮籍信马由缰来到河南荥阳广武山——楚汉相争最激烈的地方。山上有古城遗迹,东城屯过项羽,西城屯过刘邦,中间相隔二百步,流淌着广武涧。涧水汩汩,城基废弛,天风浩荡,落叶满山,阮籍徘徊良久,叹一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一声浩叹,成了今后千余年许多既有英雄梦、又有寂寞感的历史人物的共同心声。

“时无英雄”,其“时”是刘项之时,还是魏晋之时,实在让人难以揣味。

4.长啸大野

“那应是黄昏吧,离开广武山后,阮籍的木车在夕阳衰草间越走越慢,这次他不哭了,但仍有一种沉郁的气流通向喉头,涌向口腔,他长长一吐,音调浑厚而悠扬。喉音、鼻音翻卷了几圈,最后把音收在唇齿间,变成一种口哨声飘洒在山风暮霭之间……”(《遥远的绝响》)“啸不承担切实的内容,不遵循既定的格式,只随心所欲地吐露出一派风致,一腔心曲,因此特别适合乱世名士。尽情一啸,什么也扎不住,但什么都在里边了。”(同上)

苏门山,因孙登(苏门先生)而闻名。阮籍上山,询问了一系列重大历史问题和哲学问题。但孙登一声不吭,泥塑木雕般。“能与眼前这位大师交流的或许是另外一个语汇系统”,他缓缓地啸起来。啸完一段,再看孙登,孙登竟笑眯眯地注视他,说再来一遍,阮籍站起身,长啸良久。孙登已平静入定,他知道自己已完成了与大师的交流,返身下山。走到半山腰,奇迹发生了,如天乐开奏,如梵琴拨响,如百凤齐鸣——这是孙登的长啸,回答着他的全部历史问题和哲学问题。阮籍回家后写了一篇《大人先生传》。

5.青眼白眼

他厌烦身边虚情假意的来来往往,常常白眼相向。时间长了,阮籍的白眼也就成了一种明确无误的社会信号,一道自我卫护的心理障壁。对礼俗之士翻白眼,对通达之士施青眼。对嵇喜翻白眼,多半是他恨嵇喜不学他堂弟嵇康,热衷利禄。

在充当司马昭参军时,有一次恰遇有关司法官署报案,说有人杀母。阮脱口而出:“杀父尚可,怎么至于杀母?”司马昭责问,阮说:“禽兽知母不知父,杀父是禽兽之类,杀母,禽兽不如。”(封建社会,逆子杀父,奸臣弑君,为夺产篡权之功利目的,杀母毫无理由。)

6.醉卧酒家

邻近有个酒家,美少妇当垆卖酒。阮籍常常去买酒喝。醉了就躺在酒垆边,不嫌脏贱。少妇丈夫经过考察,就很放心地让他躺在垆边。

有一兵家女孩,才貌双全,未嫁而死,阮籍闻之,就去吊唁,尽哀而返,但他并不认识她的父兄。

“这眼泪,只是献给一具美好而又速逝的生命。有了阮籍那一天的哭声……没有其他任何理由,只为美丽,只为青春,只为异性,只为生命,哭得抽象而又淋漓尽致。——真性情,真悲哀。

他的嫂子回娘家,他不顾内外有别,男女授受不亲的礼制,不但相见,而且相别。别人讥笑,他说:“礼岂为我设也!”阮籍别嫂,是家庭和睦的表现,光明磊落的行为,是真心实意。

7.东平为官

有一次,他(此时为幕僚)漫不经心地对司马昭说:“我曾经到山东东平游玩,很喜欢那儿的风土人情。”司马昭即让他到东平为相。阮籍骑驴上任,察看官衙的办公方式,下令尽拆府衙之墙,内外相通,官员可互相监视,办公效率提高。然后精简法令,大家心悦诚服。他觉得东平事已办完,仍骑驴回洛阳来。前后只有十余天。

有人说,阮籍一生正儿八经地上班,就这十余天。李白钦佩其潇洒,写了一首诗:“阮籍为太守,乘驴上东平。判竹十余日,一朝化风清。”只花十余天,便留下一个官衙敞达、政通人和的东平在身后,而这对阮籍来说,只是玩了一下,游戏般洒脱。

他曾提出愿意担任步兵校尉,唯一原因是兵营的厨师善于酿酒,且打听还有三百斛酒存在仓库。到任后,除了喝酒,什么事也没做。所谓“魏晋风度”,也就在这酒中漂散开来。

——其实他对司马氏非真心效力,借以全身,以仕为隐。此为大隐隐于朝!

总之,阮籍的显著特点:明哲保身,任诞全真。他是正直的,高尚的,聪明的,但是软弱的。像一株在悬崖缝隙里生长的瘦弱青松,躯干虬曲,高高依偃,在寒风严霜中显得低了头,弯了腰,然而坚强地生存下来,仍是一株青松。——此乃真君子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