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 双向养育 打骂 1826字 阅读时间3分钟 撒谎是成长典型的一部分 撒谎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这表示他们的心智进入更高的阶段。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也开始说谎了,恭喜你,他长大了,变的更聪明了! 有研究者做过一项实验,把一些孩子单独带进装了摄影头的房间玩竞猜游戏,只要孩子们猜中卡片上的数字就有奖励,在游戏当中大人会借故离开,并且告诉孩子不能偷看卡片。结果,等研究者离开了房间,90%的孩子都偷看了卡片。 当问孩子有没有偷看,几乎所有孩子撒了谎。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儿童研究所对1200名2-17岁的儿童及少年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2岁孩子中,有30%会撒谎;到了3岁,撒谎率达到50%;4岁的孩子,超过80%都在撒谎;大于4岁的孩子,绝大部分都在撒谎。 可见,撒谎是成长典型的一部分! 孩子撒谎这样做,比打骂有效 案例一: 我家儿子十岁了,说话总说谎,我该怎么办? 美国“双向养育”中国第一人欧阳晖老师给这位妈妈的答复: 孩子说谎,最开始的时候一定是这样对他们有好处。什么好处呢?那就是为了逃避大人的惩罚。您孩子小的时候,家里人是不是对他要求非常严格?犯了错误会批评、责备?如果是这样,小孩子为了避免这样的恐惧(对,对于孩子来说,爸爸妈妈的批评、责备和打骂就是他们的恐惧),他们会选择说谎话。比如他打碎了一个花瓶,你问他是谁打碎的,他可能会说是小猫碰碎的,或者是花瓶自己倒得,或者说不知道。他们那时还没有说谎的是非观,只是为了避免恐惧,这是人原始的本性决定的。 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不要用惩罚的方式对待孩子的错误,而是要用管教(即通过影响,而非通过伤害进行控制的方式)对待孩子。惩罚是对过去事情的报复,管教则是着眼孩子未来的发展。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什么行为是错误的,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什么行为是正确的。当孩子心中没有恐惧,他们就不需要用谎言来保护自己。您可以在关注双向养育微信公众号听我的微课音频《管教与惩罚》了解更详细的内容。 您的孩子已经不小了,可能说谎已经从原来的自我保护变成了习惯。这更需要您和家人在孩子出现说谎时,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用惩罚对待,那样只会让问题越来越糟糕。
案例二 七岁的女儿刚上一年级,孩子的爷爷奶奶经常会在耳边说要考100分,导致她会说谎了,我该怎样教育她不说谎,实事求是的告诉我们真实的成绩呢? 美国“双向养育”中国第一人欧阳晖老师给这位妈妈的答复: 孩子为了逃避痛苦(比如受到惩罚),或为了讨好(比如为了让亲人高兴),就可能做出说谎这样的事情,这是许多孩子都会出现的情况。我们越是执着于孩子的一件事情,孩子就会有越大的压力,他们的行为也会变形。我们大人(包括祖父母)首先对孩子的成长更加坦然和放松,孩子就越有可能展现出真实的自我。 当孩子足以分辨想象和谎言的区别时,每一个谎言都是我们走向孩子内心深处的桥梁。找到谎言的因,和孩子进行深度的沟通。我们自己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收获。 如何预防孩子说谎 1、千万不要打骂 孩子犯了错误,如果家长动辄打骂,不仅不能降低孩子说谎的频率,反而会让孩子因为恐惧而更加频繁说谎,甚至最后会发展成习惯性说谎。 2、不要欺骗孩子 很多孩子说谎,就是模仿成人的行为,比如许诺的事情做不到,欺骗别人等等。所以想让孩子诚实,家长首先要在孩子面前诚实。 孩子说谎,有时候是无意的,有时候是有意的,不管什么原因,,这会让孩子自尊心受损,甚至强化了他们的说谎行为,让他们变得更喜欢说谎。千万不要就此给孩子贴上“小骗子”“吹牛大王”等等标签。 4、证实孩子说的话 如果孩子向你描述什么事情,尤其是涉及别人欺负了自己、打了自己这一类事,家长一定要去找当事人或者看到事情经过的人证实一下,搞清楚来龙去脉再做决定。借此也可以教会孩子明白如何去描述真正的现实情况。 5、宝贝说了实话要奖励 不管什么样的行为,如果最终结果是好的,都会被强化。 比如孩子闯祸之后,说谎了,逃避掉了惩罚;说实话了,却被家长责罚,那孩子就会被逃避掉惩罚这个结果激励,变得越来越爱说谎。 总而言之,如果孩子说谎,不必担心,也不必自责。把说谎看成是和孩子感冒发烧一样,在成长阶段一件正常的事就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