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刻人物 | 岭南篆刻花开──赏读黎向群《岭南篆刻》

 三戒武汉 2017-01-31


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岭南文化,其开发利用已经引起社会的重视。建设文化强省,很有必要编辑出版一套反映本土文化知识的丛书,《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的编辑初衷也就在于此。
雕虫小技,篆刻是也。篆刻作为艺术门类中的偏门,涉之者寡,研之者稀,从艺者多敬而远之。能够于此偏门有学术见识者,可谓一智者。
广东印学研究,有如容庚、容肇祖的《东莞印人录》,冼之清的《粤东印谱考》,马国权的《广东印人传》、《广东印学知见录》等。以上印学研究,为后人研究岭南篆刻提供了丰厚的学术资源。


岭南篆刻,源远流长,起源于汉代。西汉初年南越王赵眛陵墓发掘出了二十三枚印玺,其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都不可估量,为研究岭南早期篆刻史提供了重要的物证。这些印玺计有“文帝行玺”龙钮金印、“泰子”龟钮金印、“赵眛”覆斗钮玉印、“帝印”螭虎钮玉印、“右夫人玺”龟钮金印等等,印文皆以篆书阴刻,结体方正为主,线条刚健挺拔,刀法娴熟流畅。其中,“文帝行玺”龙钮金印,经过铸印后再经精刻细凿修饰而成,印面套以田字格和边栏,明显沿袭了秦制体式。马国权谓之“与秦汉初印章风格相同,字为摹印篆,笔道挺拔雄健,气度超凡。”“右夫人玺”龟钮金印意态内敛含蓄,古朴静穆,马国权评曰:“笔画古劲,‘夫’字饶有先秦古文字遗意。”这批印玺藏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宋元时期的岭南,尚未发现有印章传世,岭南篆刻发展于明清两代,明末清初时期接至江浙,且极具地方特色。朱明一代,岭南篆刻家方伯情、马元伯、郭安世、邱颖叔、李子木、黎孺旬、何伯友、张穆、黄仲亨、尹逢清等,颇有时誉,名重一时。明代伍瑞隆《朱未央印略》序曰:“岭南以来自文章词翰以至书画之学,代多大手。独印间一道,近始有马元伯、郭安世、邱颖叔、李子木、黎孺旬、何伯友、方约斯等辈。往则方伯情、黎君献之数子,于印章各树一帜,然大都纵横文酒之馀,游戏烟花之末。况或石坚而命脆,或丝短而刀长,岭南印学未有盟者,皆此之故。”南越岭南,远离中原,印学虽能有所接至于江浙,但极具地方特色,有着独特的发展模式。

清代王士祯《池北偶谈》言:“东粤人才最盛,正以僻处岭海,不为中原、江左习气熏染,故尚古风耳。”岭南印学随之形成,张萱《历代玉玺辨》、陈子升《刻印赋》、朱光夜《朱未央印略》等印学论著的陆续问世,为岭南篆刻的发展夯实了基础。满清初中期,金石学、文字学复兴迅速,篆刻艺术遭遇上了发展的良机。清代岭南篆刻家,典籍记载虽仅有廖廖几位,但皆能显峥嵘。陶璜,番禺人,擅印章,著有《慨独斋遗稿》、《握山堂集》;苏道显、尹逢清、钟颖林等人生平不详。清中叶之钱大昕、翁方纲、伊秉绶、阮元等大家入粤宦游,兴教办学,推动了岭南文字学、金石学等的发展。



乾嘉年间,岭南卓有成就的篆刻家当推谢景卿、黎简二人。二位先贤师法秦汉、兼取元人之法,开风气之先,独步印坛一时。谢景卿(1735—1806),南海人,著有《鸡肋草》、《紫石山房印蜕》四册、《云隐印选》十册。其印学溯源秦汉,植根汉人,吸取元人之长,别出新意,风格多样。黎间(1747—1799),顺德人,生平足不出岭南,而声名却在岭表之外,著有《五百四峰堂诗钞》、《芙蓉亭乐府》、《注庄》、《韵学》等。陈澧《乐石斋印谱》序言云:“吾粤前辈中,黎二樵善刻印,谢云隐尤为专门。二樵专用汉法,云隐兼元人法。”


岭南篆刻,繁荣于近现代。至近代岭南篆刻已能融入主流,出现了在全国皆有影响的篆刻大家,如李茗柯、易大厂、邓尔雅、简经纶、冯康侯等。民国时期的邓尔雅、简经纶、冯康侯、卢鼎公、陈语山等印学大家相继移居港澳台,这些岭南印学的风向标人物,由于种种历史客观原因,此后很少再参与内陆的活动。这些地缘关系的阻隔和传播的障碍,造成了岭南印学传承的短路。千禧以降,岭南翘楚印学名家饶宗颐执掌百年名社西冷印社,但也不容忽视,岭南印学的普及和提高仍须有待提高。


岭南篆刻源流、风格演化、发展脉络等,凡此种种,黎向群《岭南篆刻》论证了“岭南印章的起源”,论述了“两晋至元代岭南篆刻的发展”,剖析了“明代岭南篆刻的勃兴”,详说了“清初到中期岭南篆刻的兴盛”,阐释了“近现代及当代岭南篆刻的繁荣”等。在共识中能够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这才是研究者的艺术品质体现。黎向群在岭南印学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上,扩大资料的搜集面和发掘范围,以独特的视角、精炼文字、朴素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客观的评述,详解了千年岭南篆刻史。岭南印学之流派,各流派的师承源流,脉络清晰;篆刻家的生平、印学思想、代表性作品,公允评介;甚至,还能够从印外之笔墨语言、情趣、美学思想等迂回论说……颇让人启发。把简单的事物做到复杂化艺术化学术化,把玄妙的学术向大众简明扼要地宣说,这都能体现到从艺者的智慧。此“书系”虽然采用通俗读物的形式展开,但是,黎向群能寓知识性于可读性,寓可读性于学术性,诚为可贵。



黎向群十年前供职于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从事协会组联和编务工作。2003年,适逢广东省书协成立四十华诞和广东举办历代书法展览,故能参与其中,并陆续负责编辑《岭南书论》、《广东书坛四十年》、《余绍弼书法集》、《阮退之草书集》、《岭南历代书法名家》等系列丛书。

黎向群著的《岭南文化知识书系》之《岭南篆刻》历时二年,几易其稿,2013年11月由广东处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

Collection 000112th | 中国篆刻分享第000112期

-




关注涨姿势|点赞积人品|转发有福报




图文采编自 天衡艺术讲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