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岁家长的绘本微课平台 中文~英文~美术~才艺~亲子

米爸说 丁丁老师,是家长和孩子们喜欢得不要不要的 “绘本作文男神”。这周六晚,他将为大家开设一次公开课。准备借着绘本让孩子爱上写作与表达的你,千万不要错过哦! 今天的文章,是丁丁老师应学员家长的需求而写,他告诉我们童诗是什么?为什么好童诗会让孩子更聪明,更会表达?这里有好多经典童诗,也有他自己的创作,学员孩子的创作,更有丰富的推荐书单。值得好好收藏,耐心读完。P.S我们周六不见不散!
读诗的孩子聪明,聪明的孩子读诗 文/丁丁老师
绘本学堂高级讲师 教育学硕士,教龄17年的语文老师 小学作文教学资深研究者和实践者 丁丁老师作文工作室 创始人 “绘本表达与作文”模式创始人 上海市儿童文学研究推广学会 会员 原上海三步作文培训中心 教学总监 原新民晚报小记者训练营 教学总监 原上海徐汇区中文写作专修学校 校长
经常有学作文的家长朋友让我推荐点课外读物,我总会推荐一些儿童诗集,因为有位文学家说过:“读诗的孩子聪明,聪明的孩子读诗。”而在刚刚结束的绘本作文微课里,我同样推荐了儿童诗集,提倡多读童诗。微信课上,我也常分享自己写的童诗,也有小朋友尝试着写童诗。暑期里,又有几位家长朋友聊到童诗的话题,让我写一写介绍童诗的文章。我想想也是,就我对童诗的认识来写篇小文,既方便家长了解,也省去我每次介绍之苦。童诗是写给儿童的诗。它可以是儿童写的,也可以是成人写的,当然更多的是由成人来创作的,以此来反映儿童的生活,表现儿童的情趣,抒发儿童的情感,同时又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童诗既然是诗,就应该具有诗的特点,如语言的凝练、节奏的鲜明、想象的丰富、感情的鲜明、意味的含蓄等等,同时,童诗又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要考虑儿童的年龄、契合儿童的阅读心理,尤其是成人写的童诗,要避免“成人化”(如朦胧晦涩),以免儿童看不懂,当然也要避免太直白,也就是说要有童诗的味。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童诗反而比成人诗难写,就如同很多教初高中,甚至大学的老师,未必都能教得好小学生。就写童诗来说,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写童诗的人心里得住着一个孩子,有一颗童心,以孩子的视角观察和思考,写下孩子喜爱的诗句,换句话说写童诗的大人是长大了的小孩。而读童诗,尤其是成人读童诗,就是在找回自己童心的过程。因此,在我眼里,童诗是盛夏里一阵清凉的风,徐徐地从童年的夏夜吹来;童诗是雨后一弯七彩的虹,我们在虹上走着,回到童年去;童诗是那颗曾在你的星空中划过的流星,它照亮过你的眼眸,擦亮过你的梦想……读童诗可以帮你重拾那颗丢失在荷叶上的露珠般透明的心,让你重温遗忘在花瓣里的芬芳的梦,让你牵着那朵云,在天空悠闲地散着步……说了这么多,我们不妨先来读两首童诗感受一下吧:我想大家应该都看过日出,面对着这司空见惯的景象,我们常大发感慨:“啊,真漂亮!真壮观!”然后呢?然后就没了。而作者发挥奇特的想象,把它和我们常吃的橘子联系了起来,使得日出这一瑰丽的景象变得更加壮美。读完这首童诗,你是不是感到新鲜有趣,有没有被作者的奇思妙想所惊叹?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太阳升起时,与黑夜的“决斗”写得如此别开生面,这样的想象,不服不行啊!读童诗会让孩子变得聪明起来,因为孩子读童诗可以锻炼观察力、发展想象力、培养表达力、培育审美力。此外,我还常开玩笑说,大人读童诗可以护肤美颜,护的是童心,美的是童颜。在这里,我想强调一下童诗对孩子观察力和想象力的作用。小朋友多读童诗,可以锻炼观察力。大家都知道,观察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写作能力,会写的孩子都善于观察生活,留心周围的物人事景。观察力的培养途径多种多样,读童诗就是很好的一种途径。童诗读多了,日积月累,一颗心也会渐渐地变得越来越敏感,对花草树木动情,对阴晴风雨有心,对虫鱼鸟兽留意。那些经典的童诗都是诗人用不平凡的笔写出了生活中再也不平凡的事物和现象,如上面两首小诗所写的日出,再比如下面这一首,写得十分有趣,每读一次,我就忍俊不禁:小朋友多读童诗,可以发展想象力。我们常说应试教育束缚了孩子想象力的发展,而且随着年龄增长,想象力越来越弱。每当看到进口动画大片时,我常常感慨大片中让人称奇的想象力,在我看来,想象力就是生产力。我们很难摆脱当前的应试教育,但想要发展孩子的想象力,我们不是束手无策,方法之一,就是不妨多读一读中外优秀经典的童诗。比如说,写风的童诗不计其数,这主要是因为风是无形无色之物,来无影去无踪,可以赋予无限的想象吧。就如此刻,一阵风从你身边跑过,被你敏锐地捕捉到了,就如同在你的心湖里投入了一颗小石子,激起思维的涟漪,甚至掀起心中的惊涛骇浪!我们来看看诗人林焕彰笔下的风:而这阵风也曾吹进了绘本作文微课二年级杨子迈同学的心里,他有感而发写了《风是个淘气的小男孩》,虽然稚嫩,却是很好的开始。这阵风又从杨子迈的小诗里吹进了我的心里,触动了我的思绪,于是我对这首小诗做了些补充:他却和我撞个满怀。
至于童诗可以培养表达力、培育审美力,这里不再展开啦,正因为童诗有这么多的妙用,不少小学纷纷开设了童诗课,让童诗滋润童年润泽童心,让童年充满诗意。不过要提醒一下,童诗的教育作用不是通过说教来实现的,直白的说教使得童诗失去了诗味,也就称不上是童诗了。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要了解一下童诗的分类。角度不同,童诗会有不同的类型,我侧重从年龄来介绍一下童诗的分类,好方便家长朋友根据孩子年龄段来选择合适的童诗。从年龄角度来分,童诗可以大致分为前后相续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适合幼儿园小朋友和小学低年级的幼儿诗,比如儿歌、童谣就属于这一类童诗。幼儿诗一般都很简短,而且很重视音乐性,如通过押韵,节奏反复中又有变化等方法达成音韵铿锵,朗朗上口,悦耳动听的效果,因为不怎么识字的幼儿是个“听者”,主要是通过听大人读诗来感受童诗的魅力。同时,这一类童诗集都会配上美图,文图相得益彰,也就是童诗绘本,更适合幼儿阅读。(有的童谣也有绘本版,如《一园青菜成了精》,明天出版社) 第二阶段是狭义上的童诗,比较适合小学中高年级的童诗。需要注意,除非是儿歌集童谣集外,一般童诗集中的作品,既有适合幼儿的,也有适合中高年级的,区别不是很明显。有个方法可以简单地试一下:一般来说美绘版的适合低幼年级,如同桥梁书,而纯文字或文字较多插图较少的比较适合中高年级。台湾童诗名家作品,配有精美的图画,其中还有图像诗。说到图像诗,如果感兴趣,我推荐这两本,一是台湾地区林世仁的《童诗嘉年华》系列(两本),还有一本《爱画画的诗》,作者林芳萍也来自中国台湾。(刘老师的童诗,特别讲究形式美,每首诗都是三小节,每节四句,首首都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目前市面上,这一类美绘版本的童诗集非常多,供选择的余地非常大)(这一套诗集收录了中外众多经典童诗,文字为主,插图为辅,特别适合中高年级)有意思的是,就像童谣《一园青菜成了精》被改编成绘本一样,一些童诗也有绘本版,如上面斯蒂文森的一首小诗《我的影子》成了绘本《我的小影子》。(荷兰)汉斯·哈赫恩、莫尼克·哈赫恩,贵州人民出版社(希尔弗斯坦是诗人、插画家、剧作家、作曲家、乡村歌手,真是牛得不行啊)再往上的第三阶段就是比较适合初中生的少年诗。这一类童诗,我接触的不多,手头上仅有张晓楠的童诗系列,其中大部分诗作比较适合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读。以上是我按三个年龄段推荐了一些童诗著作,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童诗重复的现象。童诗作品,既有诗人的童诗专集,也有不同编者所选编的不同的集子,这里面难免有很多童诗,尤其是名家的,如国内的金波、圣野、林焕彰,国外的如斯蒂文森、金子美铃等诗人的作品,会在不同的诗集里重复出现,因此大家购买的时候要注意。首选名家。我们在挑选童诗著作时,如果是个人童诗专著,先了解一下该作者。如果是童诗合集,那先了解一下编者是不是儿童文学领域的。一般情况下,编者如果不是儿童文学领域的,所选编的童诗十有八九不适合儿童。我这么说,是因为我就遇到过这种情况,一位著名诗人所编的诗集《给孩子的诗》,我拿到手后发现它的绝大多数作品是成人诗,很不适合儿童读的,究其原因,我想编者以写成人诗著名,和童诗终究还是有隔膜的。美绘版本的童诗集,画面精美,设计考究,图文结合,很适合低幼儿阅读,但一本里面诗作很少,价格又贵。纯文字的童诗集,价格便宜,作品又多,但纸张一般,装帧设计也一般,美感不足,比如湖北/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中,目前有15本儿童诗人的个人童诗专集就是这种情况(这些诗人是高士其、圣野、任溶溶、鲁兵、袁鹰、田地、于之、柯岩、金波、樊发稼、林焕彰、王宜振、高洪波、徐鲁、王立春),而且有的童诗年代久远,不合现在孩子们的口味。不过,不管哪种童诗集里所选用的这些名家的童诗,在其百年百部的童诗专集里基本都能找到。很多童诗集中,所选的童诗既有适合幼儿的,也有适合中高年级的,比如《世界金典儿童诗集》就是这样。又如张晓楠的系列童诗中,除了少年诗外,也有一些适合小学中高年级的作品,因此没有绝对的区分。以上内容简单地写了我对童诗的一些认识,并推荐了部分童诗作品。当在灯下完成这篇小文时,我松了一口气,心想总算是对那几位家长朋友有了交代,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欢迎大家讨论交流,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