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龙庵 又名“巽龙禅院”,位于浦东新区(原南汇区)周浦镇南八灶159号。 卍 巽龙庵全景 巽龙庵始建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原名“巽龙禅院”,因地处江南古镇周浦镇的东南巽方,故名。巽龙庵原仅有一座大殿及若干生活用房,以后陆续扩建方成今日规模。据清光绪《南汇县志》载: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里人在大殿旁增建法云堂。清嘉庆五年(1800),南汇人姚伯骥(原名之照,字胜符,号泰庵,清嘉庆十二年(1807)举人,授直隶州同知)等又创建文昌阁,作为本地读书人会文之所。清同治元年(1862),里人杨大文、沈维城等劝募香积田二十三亩。在清代,巽龙庵为僧寺,据清光绪《南汇县志》卷二十一“僧道”传中记载:“灵峰,号梦苇,周浦巽龙庵僧,工草书,颇近古,后有智余,诗与书均妙。”民国《南汇县续志》载:清光绪年间(1875—1908)巽龙庵仅剩前后三进殿堂,因为地方治安不好,庵内常有清军驻防,周浦镇米业公所附设于庵内。民国初期,巽龙庵香火冷落。民国十七年(1928),泥城净心庵比丘尼莲文的徒弟华群,由沈庄关帝庙来巽龙庵主持寺务,重整大殿和东西两厢房。 “文化大革命”期间,巽龙庵房屋被占作他用,宗教活动停止。1987年,巽龙庵收回全部寺产,开始重新整修。1989年,经南汇县人民政府批准开放,并在县宗教办、佛教协会协助下,由台胞冯杰人先生等捐助,将法云堂改建成一幢三层四间的大悲楼,新建三圣殿和一幢三层生活用房。1998年9月,从梁师太率弟子心禅等筹资翻建了斋寮综合房,此后又新建起藏经楼。据载巽龙庵占地一亩四分六厘,建筑面积近1226平方米,庵内有庙房三十二间。巽龙庵监院从梁师太曾兼任南汇县佛教协会会长。 卍 现巽龙庵依河而建,山门朝南正对河道,河上有一座巽龙桥。山门为乙亥年(1995)秋日重修的飞檐式双鸱吻灰瓦院墙山门,山门脊梁中间有一黄色宝葫芦,山门横书“巽龙禅院”四字,两侧有一幅藏头对联“巽光重现庄严佛法,龙持法物劝修善果”。进入山门即有一棵古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