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台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模式多样化,既有对客户资金安全进行投保,也有保险公司对P2P平台业务进行承保等。有些平台甚至会利用与保险公司的简单合作,过度宣称成保险公司兜底,投资者要擦亮双眼。 P2P平台与保险公司合作目前有四大模式: 模式一:账户安全险,保障用户交易资金安全(保险指数:三颗星) P2P平台与保险公司签订的账户资金安全保险,与支付宝的账户安全险类似。若用户在P2P平台的账户在充值、提现过程中发生资金被盗转、盗用事件,保险公司会承担相应的损失。例如,阳光保险已经向包括拍拍贷、麦子金服、财猫网在内的众多P2P平台提供交易资金损失保险。 模式二:人身安全保险,保障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保险指数:一颗星) P2P平台向借款人推荐保险公司提供的人身安全保险,实质是针对借款人的人寿保险。即在借款人发生人身危险时,才会进行赔付,且受益人并不是投资人。人身安全险在其他情况下对借款人是否还款没有任何保障。 模式三:财产保险,为担保标的抵押物提供保险(保险指数:两颗星) 对于车抵贷、房抵贷类资产,借款方为其抵押物购买财产保险,保障借款期间抵押物的安全。一般情况下,抵押物出现损坏的可能性不大,且最终的还款还是取决于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以及贷款方的资产处置能力。 模式四:履约保证保险,相当于保险公司为借款做担保(保险指数:五颗星) 履约保证保险,是保险公司向履约保证保险的受益人(投资人)承诺,如果债务人(借款人)不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律的规定履行义务,则由该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的一种保险形式。
简单来说就是保险公司收取一定的钱作为保费,然后保证:如果借款人不还钱,我来赔。 履约保证保险,是指保险公司向履约保证保险的受益人(即投资人)承诺,如果被保险人(即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律的规定履行义务,则由该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的一种保险形式。 其实就相当于保险公司为借款做担保。 据布谷TIME不完全统计,目前上线履约保证险的有16家P2P平台,还有几家宣称引入了履约保证险,但还没有项目上线。
整体来看,有履约保证险的平台都会大力宣传履约保证险的保障作用,但很多平台其实只有部分产品有履约保证险。 从收益率来看,签有履约保证险的项目因为成本更高,所以收益率会比平台没有履约保证险的产品低,一年期的年化收益约为6.5%-9%。 是不是上了履约保证险的平台就一定安全呢? 其实未必,不管是履约保证险还是银行存管,都是为风险颇高的P2P投资上一道安全锁而已,没有百分之百的安全。 就履约保证险来说,有几个风险点,投资人需要注意: 1)区分账户安全险和履约保证险 账户安全险是保障资金交易过程中被盗转盗用的风险,并不负责借款人不还钱的本息保障!很多平台其实上线的是账户安全险,但很多投资人会误以为是履约保证险。 譬如,投资人提到的惠金所,其实只有阳光保险提供的账户安全险,并没有履约保证险。 还有,即便平台的确有履约保证险,也只能保障借款人不还钱的情况,如果平台本身出现问题,譬如老板卷款跑路等,投资人依然要自担责任。 2)注意履约保证险的赔付限额 一般情况下,我们理解的履约保证险,是指全额本息担保。但事实上,保险公司跟平台合作,不可能无上限的兜底。很多平台跟保险公司合作,都会有限额赔付的要求。 譬如黄河金融跟浙商财险的合作,就有限额赔付的要求:每次事故责任限额50万元,累计责任限额1000万。超出部分的赔偿责任保险公司并不会负责。 还有玖富,玖富与太平保险合作,引入了履约保证险。但是查询保单你会发现,玖富是把平台的风险备付金转到了太平保险和另一个担保公司在银行的账户。当这个账户没钱时,保险公司才开始赔付。并且是在保单约定限额内,也不是无限度的本息担保。 除此之外,保监会前段时间开始监管履约保证险,对保险公司承保限额做了规定。投保人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单户累计最高承保金额不得超过500万元;投保人为自然人的,单户累计最高承保金额不得超过100万元。 这意味着,未来的履约保证险都不再是无上限的本息兜底,投资人需要更加注意这一点。 3)注意保险合同的责任免除条款和免赔率 保险合同怎么看?一般的保险合同都会有责任免除条款,意思就是那些情况下,保险公司不会理赔。这部分内容,需要仔细查看。 这其实就相当于保险公司给你一个承诺,但同时附加了N个条件,这些条件你都满足,保险公司才给你兑现承诺。 来源:综合布谷TIM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