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合格的网贷投资人,在投资前做功课是必不可少的,作为12年1轮回的猪年,春节可是一个好的补习功课时间,网贷投资人最容易被哪些情况所误导,今天李财师一起跟你聊一下。 1银行存管≠安全保障 作为网贷平台备案的门槛性要求,银行存管对平台资金挪用的情况有所防范,同时也影响了投资人的用户体验,既要开通银行存管账户,设置很多密码,也使得每日充值投资受到相应银行的日限制。 银行存管也有资金被挪用的风险,一方面P2P平台可以利用关联公司或者虚假的借款标的,实现资金从出借人存管账户转出到自己可控制的借款人存管账户,从而拿到资金。 资金可以被自己使用。 节假日期间回款,由于银行不能够及时处理这部分资金,这段时间内会回款沉淀在借款人的存管账户中,从而有被平台利用的可趁之机,这也是每逢长假平台爆雷频发的诱因之一。 2联合保险≠兜底 在要求平台禁止刚性兑付后,大部分平台都选择了第三方担保的增信手段,而保险公司的履约险正是这些平台优选的保障方式之一。 一方面,大部分网贷平台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多为账户安全险、借款人人身险等,重点防范的是意外情况,而真正保证本息的是履约保证保险;另一方面,多数平台并不是所有标的都合作了履约保证保险,类似宜人财富、玖富等平台都有专门的履约险产品专区,投资人需要在投资前识别清楚。 此外,履约保证保险依然要看赔付条款和保险公司赔付能力,部分平台在出借标的后会提供相应的保单号,可以通过保险公司电话咨询核实保单真实情况和类型;恒定保险公司的赔付能力则主要为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充足率两个指标,这个李财师这里不具体说了,想了解的可以直接问度娘。 3接入信披系统≠信息披露好 信息披露环节越来越被监管层所重视,从175号文也能看出端倪,要求各平台集中披露信息。 前几日互金协会公布的名单中,接入全国互联网金融登记披露服务平台的数量仅有119家平台。从目前情况看,接入信披系统的平台,并没有完全是运营正常的平台,譬如财富星球、易通贷等已经出现问题的平台也纷纷在列,可见接入信披和安全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性;另外,平台上报的信披数据也经常存在更换的情况,报废数据随处可见。 网贷平台大都开设信息披露专栏,而诸多平台显示的逾期坏账率都为0,实际上,这些平台所展示的逾期坏账针对了出借端,这时累计代偿数据才能真实反映资产端未偿还的资金情况。 4平台背景≠股东兜底 平台安全性考量自始至终都躲不过背景考察这一部分,如果被国资风投参股的网贷平台则会被投资人重点关注,从而认为其安全。 历史上资本甩锅事件在网贷行业从不少见,股东仅在有限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而平台实际规模往往为注册资本的成倍比例,因此无论平台背后资本方有多强大,都不能保障平台的完全安全。 平台背景也常遇到虚实难辨的境地,宣称有上市国资背景的平台,实际上只是多级子公司投资的或者买来的;宣称有几亿元融资的平台,也可能是对赌协议或者成立个风投机构左手倒右手。目前上市公司和国企的信用背书,已经大大削弱了,尤其是明目张胆宣扬自身背景的平台,大都名过于实。 综上所述,李财师希望网贷投资人能够投前思考,识别误区,新年来了,祝大家金猪报喜,“猪”事顺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