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哲学的现代解说(十五)

 自在飞熊 2017-02-01

  第三十六章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大意】

  想要收敛它,必须故意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须故意强壮它;想要废弃它,必须故意兴旺它;想要夺取它,必须故意给予它;这说的是深知微妙之理的明智。新生柔弱的事物必然要成长而胜过老旧的刚强的事物。鱼儿不可以离开藏身的深渊。治国的锐利工具也不可以展示于人们的眼前。

  【解读】

  老子在三十章说“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利用这个规律,对于希望它“早已”的事物,促使它更快地越过强壮的阶段而自行走向灭亡才是最好的办法。有时压制、阻止它发展反而会帮助它保持在生长阶段,依照规律它仍然要发展壮大的,人们反而对它无可奈何。老子因此主张顺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故意帮它超速发展,自然就能促使它及早灭亡,从而达到消灭这些不利事物目的。这种相反相成的策略手段,对领导者、治理者来说,很有实际应用的价值。但老子特别告诫说,如同鱼不可脱于渊那样,使用这种策略也应该深藏不露,切不可招摇过市,使对手警觉,反而努力保持于“不满盈”、不过度的有利状态,那就难以利用促其“物壮则老”的手段来消灭它了。

  第三十七章

  道恒无名,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大意】

  道遍满了就返归于无名的状态,因而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王侯如果能遵循它,诸事物就会自己依照规律而化育生成。看到了化育生成的繁荣景象就想妄为,我将用无名之朴的哲理来安抚他。安抚以无名之朴的哲理,无非就是想使他没有妄为的欲望。没有有妄为的欲望而且遵守归根的原则,一切将会自己不受妨碍地循着正轨运行。

  【解读】

  有道者无为,只遵循规律来办事而不胡乱制作条规。依此无为自然就不会无所作为。因而说:“无为而无不为”。道遍满了,就能够最逼真地映像无名状态,老子将无名状态称之为“朴”,所以说是道遍满了就返归于“无名之朴”。人们用道指导自己的行动,用“辅万物之自然”的办法就可能实现自己的目的,因而也就能够有所作为。老子把“无名”与“朴”连结起来,用“无名之朴”来表达以上的哲理。 领导者、治理者如果能够遵守“无名之朴”的哲理,一切遵循治理规律行事,而不妄生事端,国家和企业也将会不受妨碍地循着正轨运行。

  【附注】

  本章首句诸本多作“道恒无为而无不为”;帛书甲、乙本作“道恒无名,而无不为”,切合老子全篇之谊,故据以写正。“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中的“不欲”他本或作“无欲”,或“无”、“不”并用。承上文之意,似以“不欲”之义为优。非保持无欲的心境以观其微妙之意,乃不要有制作“规律”的欲望之义也。又上下文为重文,故应均作“不欲”为是。“天下将自正”句,他本或作“天下将自定”;帛书甲、乙本并作“天下将自正”,据以写正。

  《德经卷下》

  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大意】上乘的德不依据世俗的所谓德,以此有了真正的德。下乘的德不失却世俗的所谓德,以此就没有了真正的德。上乘的德依从无为的法则,因而没有什么是它不能做到的。上乘的仁做了是什么事也无法办成的。上乘的义做了倒还能做好一些事。上乘的礼做了民众不肯响应,只好揎袖出臂牵引之就范。所以人君失却了“道”尔后以“德”为治,失却了“德”而后以“仁”为治,失却了“仁”而后以“义”为治,失却了“义”而后以“礼”为治。因而礼是忠信的微薄,动乱的始端。自以为能先知的人,只不过是抓住了道的光芒,而这正是愚笨的始源。因此大丈夫应当居于道的厚实之处,而不居于它的微薄之处;居于道的敦实之处,而不居于它的光环之中。所以去掉那个而取这个。

  【解读】商朝讲“天命”,周朝讲“德治”,讲“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左传?僖公五年》),在伦理上讲“德行”。于是世俗的所谓“德”的观念就由“德治”的统治思想而派生。老子则主张,正确的“德”的观念不应该依据社会上流行的观念,而应当如道论所阐明的那样,直接来自“无名之朴”。因而,“德”和“道”是老子的两大哲学范畴,“德”的含义并不是伦理道德观念中的所谓“德行”,而是来自无名之朴的一隅之得。而“道”则是来自无名之朴的整体所得。因此老子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意却深通之德,只服从于道。反映无名之朴部分情状的德,当然要服从于反映无名之朴整体情状的“道”,不可能违反它。人们通过实践得到的反映客观情状的一些局部的法则、定律,只具有局部的特性,它必须服从于反映整体性状整体规律“道”,不可以凌驾于它之上,任意夸大它的作用。仁、义、礼等观念显然只具有局部性,它也不可以凌驾于“道”之上而误导民众 ,以免喧宾夺主,去本从末,使国家的治理误入歧途。在企业管理上也一样,局部性的管理手段和经营上的谋略,都只是经营管理中的一个侧面,具有局部性,绝不可以扩大成经营管理的根本,而走入歧途。

  【附注】《广雅?释诂》:“扔,引也。”是以“攘臂而扔之”的意思是“揎袖出臂牵引之就范”。

  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 。侯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至之也。天无已清,将恐裂;地无已宁,将恐发;神无已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侯王无已以贵高,将恐蹶。故必贵以贱为本,必高而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 不穀。此其以贱为本也,非與?故至数舆无舆。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大意】以往已得一的名物:“天”得一因而具备清的特性,“地”得一因而具备宁的特性,“神”得一因而具备灵的特性,“谷”得一因而具备可以充盈的特性。“侯王”得一因而具备做为天下主的特性。这是由于它具备了极尽所指称之物整体的缘故。天如果不具备清的特性,就恐怕要炸裂;地如果不具备宁的特性,就恐怕要爆发;神如果不具备灵的特性,就恐怕要停歇;谷如果不具备充盈的特性,就恐怕要干涸。侯王如果不具备 高且贵的特性,就恐怕要从王位上跌下来。因而必然是尊贵的以俗贱的为根本,必然是高位的以在下的为基础。因此侯王自称为孤、寡、不穀。这不正是他以低贱做为根本吗?所以即使极尽了好几个车 箱也是得不出“车”这样的整体名物的。这是因为不妄自制作“名”的思想就像玉的随璞而成形,石的坚不容它物侵入的特性那样。

  【解读】无论是“天”、“地”、“神”、“谷”还是“侯王”,都是相对应之“实”整体映像而得之“名”。这种整体映像之法,老子老子称之为“其至之也”。至,极也。即极尽“实”之整体而映像之,其名才具备所指之“实”的整体特性。因此说“至数舆无舆”。第一个舆字指车厢。第二个舆字指车,虽然当时人们习惯用车的局部“舆”来代表整个车作为它的名称,但这改变不了就是极尽了数个车箱——车的局部,也得不出整个车的特性来的现实。按现代的话说就是局部不等于整体。因此老子说“大制无割”,也就是说制作整体的“名”,是不许可割裂的,必须整体加以映像才行。 也就是说不能以偏概全。这种整体映像的思想,既含于“大”、“道”的概念之中,也含于“一”的概念之中。这种“至之”而映成像的过程,老子称之为“得一”。“得一”而有的特性就不是从无名之朴而来的一隅之得,而是整体属性的反映。因此侯王是“得一”的整体的概念。 如果不知下属,唯有至高无上,就会割裂“侯王”这个整体性的概念,使它不再反映侯王领导作用的现实,而侯王就不再成为王者,完全丧失了具有领导力的根本特性。所谓“禄禄”,是描述名之随实之貌:有如玉之随璞,经加工而成形之态。所谓“硌硌”,石坚不相入之貌,见《韻会》。“名”的特性,完全依从“朴”这个本源而有,不容它物随意渗入,其状有如石坚不相入之貌。

  【附注】“其至之也”句,他本“至”或作“致”。帛书甲、乙本并作“至”,据以写正。“故至数舆无舆”句,他本“舆”或作“與”。帛书乙本作“舆”,据以写正。舆,车 箱也。亦用以为车之总名。《说文》:“舆,车舆也。[段注]车舆,谓车之舆也。攷工记舆人为车。注曰:车舆也。按不言为车者,舆为人所居,可独得车名也。”

  四十章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大意】归根返本,是道的发展变化;柔弱的事物,是道起作用的地方。天底下的所谓名物都生于“有”,而“有”则生于“无”。

  【解读】反即復。老子曰:“万物并作,吾以观復。” (十六章)復即反,返归於朴之谊。反本的过程就是道的发展变化过程。变化的结果曰“归根”,归根曰“静”。似此动而归静,即所谓的反本归根。弱,新生的柔弱事物,道——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往往在它上面充分展现。一切名物都由思维中思维点的“有”的激发状态构成的“式”而形成映像。因此说,一切名物均生于“有”。而思维中思维点的“无”的不激发状态恰恰用于映像“朴”,称之为“无名之朴”。所以说“有”生于“无”。这正是名物源于“朴”这种本源的请转载思维过程中的反映。

  【附注】首句据帛书。“天下万物” 句它本或作“天下之物”。作“万物” 还是“之物”何者为是,无证。但作“万物”与通篇之义合,作“之物”其义难解,是以暂作“万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