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JBC6.3b 亚伯拉罕的考古证据终成泡影

 牛人的尾巴 2017-02-01

6.3b 亚伯拉罕的考古证据终成泡影

   标签:社会 历史 文化 教育 2012-10-25 18:40 星期四
  第六章 考古与《圣经》较真
  
  6.3b 亚伯拉罕的考古证据终成泡影
  
  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考古学者在两河地区与埃及的挖掘之中,重新找回失落了数千年的古代文明,曾有过许多轰动一时的发现,在前面已经略有介绍。在古希腊的范围内,也发现过不少文物与遗址,其中还出过一位传奇式的业余考古家,德国商人施里曼(Heinrich Schliemann, 1822-1890)。他虽说没受过多少教育,却凭着对古希腊的热爱,以自己经商所赚得的财富为资本,手中捧着一本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按照内中的描述,先在爱琴海东岸(现代土耳其境内)挖到号称是传说中的特洛伊古城的遗址,继而又在希腊半岛上挖掘曼锡尼遗址,找到一具号称是率领希腊联军攻打特洛伊的统帅阿伽门农的金面具。以他为榜样,手中捧着《圣经》在巴勒斯坦挖挖铲铲的人就更多了,而且还专有一个名称:“圣经考古学”。西方宗教团体也乐于出资,希望在考古挖掘之中,能发现与《圣经》相关的证据,支持与验证《圣经》之中的传说与故事。
  
  二十世纪初,西方人类学者对中东游牧部落生活习性已经积累了不少观察与研究,与创世记中关于以色列老祖宗游牧生活的描述相当吻合。比如说,游牧者之间为草场争执,游牧者与定居村民为水井打斗,牧人的财富是用羊群的头数来计算等等[4]。创世记中说亚伯拉罕家族原本生活在两河下游的乌珥城,后来迁移到哈兰,其后亚伯拉罕这一支才在上帝指令下迁至伽南。乌珥与哈兰两地的存在都在两河地区的考古挖掘之中得到证实。从这些对比来看,创世记的描述应该很有几分真实。早期的圣经考古学家之中,不少人有宗教背景,读书时受的是神学训练,甚至担任过神职。从信仰的角度,他们也真心希望证明创世记的真实性。上帝让亚伯拉罕下伽南时,曾给予他及他的后代祝福与许诺,通过以撒、雅各,以色列部落,犹太人,一路传给了后来的基督教会。老祖宗故事的历史真实性,关系到基督教信仰的基础,应该不会只是某位远古时代作者的编造。因此,不少圣经考古者坚信一定可以找到亚伯拉罕等几位老祖宗的历史痕迹[5]。
  
  这其中,美国著名考古学者William F. Albright(1891-1971)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在圣经考古上,他与他的学生们自成一派,很有几分一手捧着《圣经》,另一手拿着铲子的风格。他们虽然也承认,《圣经》的写作最早不会早过公元前1000年间,但是却坚持创世记中关于以色列老祖宗的记述是基于可靠的历史传统。虽说从圣经描述之中找年代有困难,但是以考古证据与创世记中的文字两相对比,应该可以克服这些困难。Albright学派至今在美国学界仍有不小的影响,他们所编写的古代以色列历史的教科书,也是全美各大学中广泛使用的教学参考书。
  
  Albright学派提出过一个假说,将亚伯拉罕指认为亚摩利人(Amorite)。公元前两千年前后,两河地区与叙利亚都曾经历过一段动荡的岁月,城邦衰落,外族入侵,记载在后来出土的泥石板上。入侵者来自西边,沿着幼发拉底河漂到两河的中下游地区,被当地人称为“亚摩利人”,也就是“西方人”的意思。他们后来还建立自己的城邦,其中最著名的是巴比伦。在汉谟拉比的领导之下(公元前1792-1750年),巴比伦曾经称霸于两河地区,还在石碑上刻下一部《汉谟拉比法典》流传至今[7]。在这一段时期,下埃及也出现了许多来自亚洲的游牧部落。到公元前1786年前后,埃及本土王朝衰落,这些亚洲人趁势夺取政权,建立自己的“希克索斯”(意为“番邦之主”)王朝,开启了古埃及史上的第二过渡期。虽说他们没有留下文字,从现代考古的证据上来看,这些被埃及人称为“亚洲人”的游牧部落也是亚摩利人[8]。这样看起来亚摩利人有点像后来也是从沙漠中冒出来的穆斯林或是蒙古骑兵,足迹遍布两河地区,叙利亚与埃及。那么夹在埃及与叙利亚之间的伽南,肯定也曾有亚摩利人出没,而创世纪中的老祖宗亚伯拉罕,应该就是亚摩利人的一个小分支。
  
  可惜的是,在巴勒斯坦的考古并没有找到任何关于亚伯拉罕,以撒,或是雅各的证据。亚摩利人的痕迹,在巴勒斯坦也没有什么发现。Albright学派辩解说,如果那只是几个小分支的游牧部落,居无定所,没留下什么痕迹给后人挖掘倒也不奇怪。支持亚摩利假说的证据,在于旧约的叙述与两河地区的考古证据之间的对比。为此,他们做过两组对比。其一是对人名的分析。从《圣经》来看,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等等名字,在以色列人立国之后很少有人使用。但是在亚摩利人入侵时期的两河地区,却不时可以在泥石板上看到,说明亚伯拉罕还真有可能是像创世记里所说的,来自两河地区。其二则是民俗的对比,也可以看到旧约之中的描述与两河地区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说,妻子不能生孩子,会将自己的奴婢献给丈夫,替自己生孩子。又比如说,丈夫有时候会称自己的妻子为妹妹等等。有了这些证据,亚伯拉罕是亚摩利人的假说,曾经流传一时。当然,以这种对比为证据,并不能论定亚伯拉罕具体生活在什么时代,只能得到一个很粗略的估计,大致在公元前2000-1500年之间。
  
  然而,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后,这一假说却受到许多质疑[9]。首先是亚摩利人武力征服两河地区或是埃及的说法,本身就遭到否定。他们并不曾像蒙古骑兵或是阿拉伯穆斯林那样,横扫一大片区域。亚摩利人原本就是与农业社会若即若离的游牧部落,有的本来就生活在城邦不远处。他们可以夺取两河城邦,或是下埃及,是因为那些定居社会内部出现饥荒、瘟疫或是政治不稳,给他们以可乘之机。这是一个慢慢渗透的过程,并不意味着整个近东地区都有亚摩利人的分支四处流窜。至于说人名的相似,虽说存在,却不能说明多少问题,因为出土的文物之中,类似的名字在两河地区的出现,并不局限在亚摩利人出现的时期,在后来各个时期也有发现。同样,风俗的相似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毕竟这是在漫长的古代,基本的经济与社会条件历经数千年都没有太大的变化。相似的风俗在很大的地域范围之内,很长的时期之中,都可以找到。以这样的证据,根本就不能说明亚伯拉罕是亚摩利人。而《圣经》本身,还曾明确提到“我祖原是一个将亡的阿兰人”[10],其中的阿兰人,却是与海上流民差不多时间(公元前1200年间)出现的阿拉米人。从现有的证据来看,亚摩利假说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于此之外,还有其它的几种假说,也都是问题重重[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