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祁门有个董家湾,那里不止有诗意,更是一处纯净心灵的圣地

 waxf 2017-02-01


身处徽州四十余年,尽管每天都在马不停蹄行走,但精力有限,所以徽州有些地方的触角还是难以能伸到。比如,喜欢的祁门本就去得很少,何况做“字豆糖”的汪镇华先生向我推介他的家乡芦溪,我就更是一抹黑了。


2.png

3.png

4.png

5.png
   
       近日,他在微信中又告诉我,毗邻芦溪的溶口乡,有座“董家湾”村,那里比较乡野,比较有闲趣。年前要举办一次傩舞民俗展演活动,约请了《安徽日报》的殷骁兄、《新安晚报》的永泉兄,让我也抽空去瞅一瞅。镇华先生是个很实在本分的人,相信他推介的村庄一定很靠谱,绝对不会有忽悠之嫌。于是,腊月一天便跟上殷骁、永泉兄的脚步,约上挚友老樟树、卫敏驱车直奔溶口乡董家湾。


6.png

7.png

8.png

360截图20170112085422175.jpg


董家湾离祁门县城也不远,仅有20余公里的路程,驱车沿着祁门阊江河跑一段路就到了,不过河对岸到村中还有一座百米长的漫水桥。桥是钢筋水泥浇筑的,桥面很宽,小汽车长驱而入是没有任何问题。


10.png

11.png

12.png


董家湾村子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很大,32户100多人却常年居住于此,以山场、渔业和茶叶收入为生。无山不绿,是水皆清.,远离喧嚣格外宁静。真心想不到祁门县城这座后花园内,居然还有深藏这这样一处令人可抛弃烦恼、消除浮躁、纯净心灵的圣地。


13.png

“依山傍水,砖垒人家”。董家湾的确是个有山水、有村庄、有田园,还有文化、有乡愁境界的地方。难怪汪镇华先生每次从村边走过,都挪不动行进的脚步。也许是生来与山水有缘,汪镇华先生在这里与山水相见,而且就一眼相中这个养生福地。二话没说,就投资30多万元,租下了村里那座年久失修濒于倒塌废弃的旧仓库20年使用权,编织起了他心中那个的乡村旅游民宿梦想。


14.png


“全党动员(人民公社)大办农业,几个文革标语”这些书写在墙壁上的历史痕迹,再现了大干快上的热火朝天的年代,勾起了有文革经历同行者的情结式回忆, 据了解,原本那些斑驳字迹是后来经过描色处理过的。  而这些标语,对于部分80后年轻人来说是没有任何记忆,但在美丽的深山里放眼拾得,却是寻找那段历史最好的信物和样本......


15.png

16.png

17.png


如果说“乡土”是乡村游的根,那么“文化”则是乡村游的魂。在徽州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祭祀文化丰富且又古老而神秘,祁门芦溪的傩舞便是其中的一种。


18.png

19.png

当日,热情的汪镇华先生把家乡芦溪的傩舞也搬到了董家湾,只见那些民间艺人穿红色花褂,脸戴各色面具,手持刀枪棍棒在表演传统傩舞,祈求新的一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虽然芦溪傩舞的演出,已突破了驱疫鬼的框框,但文化对董家湾乡村旅游的植入无疑是下了一盘明智的理想棋。


20.png


21.png


除了傩舞的表演,我们还看到了字豆糖非遗传承人金惠民正把豆粉当毛边纸,芝麻粉做墨汁,费尽心思在这特殊的纸张上挥毫泼墨描绘千种文字。


22.png

23.png


“字豆糖”是安徽祁门县西部山村农民一种节日里经常摆放在八仙桌上,用于招待客人的必备糕点,迄今有上百年历史。该糕点用糖稀、黄豆粉和芝麻粉制作而成,经 “熬糖、磨粉、搅拌、压实”等28道纯手工工序完成。


24.png

25.png


别看“字豆糖”渺小却很特别,小小豆糖内,枚枚却藏有乾坤。在中国,能把汉字镶嵌在豆糖内的这门传统技艺,安徽祁门算是绝无仅有。


26.png

27.png


漫步在乡村小道上,或在水上泛舟游乐,或在树下欣赏着乡野自然景色,领略民俗风情,品尝正宗的农家饭菜。董家湾,一个可触、可感、可品味、可欣赏的乡村旅游的好地方。


28.png
(来源 行走观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