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动刀,大卫当王犹太人,圣经与基督教的产生:第七章 大卫与所罗门
7.6a 别人动刀,大卫当王
扫罗死后,大卫在伽南南部的希伯伦受膏,占着犹大部落的地盘,当上犹大王。伽南中北部,从扫罗的老家便雅悯,到以法莲,到约旦河以东,都还在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的统治之下。与他的父亲相似,伊施波设在他的部下之中也出了一位军事强人,担当元帅的押尼珥。扫罗可以将大卫赶至犹大南部落草,伊施波设却没有父亲的本事,反倒要看押尼珥的脸色行事。押尼珥甚至放肆到将扫罗的一位妃嫔据为己有。这在旧约之中这不单单是犯上,而且是表明谋反,甚至篡位的企图。伊施波设为此责问押尼珥,却不料押尼珥反倒大发脾气,威胁说,要不是我忠心效力,早都把你交到大卫手里去了,区区一个女子算得了什么?伊施波设被吓得不敢做声[1]。
从地盘上来说,伊施波设统治的北部以色列地区要比大卫统治的南部犹大山区大得多。但是,二者军事较量的结果,却是大卫占优势。这其中的原由,圣经中没有明说,但是应该与大卫的外援有关系。大卫本来就得到非利士人的扶持。落草期间,他还将父母托给摩押王保护[2]。扫罗之所以会兵败被杀,很可能就是因为非利士、犹大及摩押之间有军事联盟,让扫罗疲于应付。继承扫罗位置的伊施波设,也应该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眼见取胜无望,北朝在押尼珥的主持下,主动提出与大卫议和。大卫开出的一项条件是要讨回这时已经改嫁他人的米甲。伊施波设派人,硬是把姐姐米甲现在的家庭拆散,将她送往大卫家。申命使者在这里倒是提供了一句让人读着于心不忍的细节,“米甲的丈夫跟着她,一面走一面哭”,直到押尼珥出面喝止,将她丈夫赶回家去[3]。大卫与米甲之间,并没有什么感情,俩人此后也没有产下儿女。但是大卫特意要将米甲夺回来,本来就不是为了感情,而是让自己拥有扫罗女婿的名份,可以名正言顺的承继扫罗家在以色列的地盘。
已经不服伊施波设管制的北朝元帅押尼珥,此时反倒成为大卫的代理人,向一众以色列长老们讲述大卫的好处。他把大卫说成是以色列摆脱非利士人欺侮的希望,要以色列长老们接受大卫为王。游说进展顺利,押尼珥专程去希伯伦晋见大卫,向他报喜。大家一起欢宴之后,押尼珥起身要回以色列,去将长老们带来晋见大卫,完成归顺的程序。大卫与押尼珥道别,送他“平平安安”地离去。只是押尼珥上路不久,就遇见大卫手下的得力干将,刚从别的地方回来的约押。犹大与以色列打内战的时候,押尼珥曾经在战场上杀死约押的弟弟。这一回,约押碰见押尼珥,邀他回到希伯伦,假称有机密要与他商讨。押尼珥不疑有诈,却不料约押突然拨刀相向,被刺穿了肚子。当然,整件事情都是约押所为,为他死去的弟弟报私仇,“大卫却不知道”。大卫还亲自为押尼珥举哀,心恸不已,痛哭失声,言语中责怪约押作恶,必有恶报。如此这般让民众都明白,大卫与这场谋杀完全没有关系,但是约押却也没有遭受任何惩罚[4]。在大卫一统伽南之后,约押还要被委以重任,替大卫掌握兵权。一直到大卫去世,所罗门登基之后,约押才在围绕着继位的宫廷争斗之中遭到清洗。
押尼珥被杀,伊施波设立时失去了依靠,吓得四肢无力。他的结局与押尼珥一样,也是遭人谋害。施害者是他自己手下的两名军官,趁他午睡时,将他杀死,取下首级,带去送给大卫。这两位倒霉蛋的下场,不难猜想。大卫令人先将他们处决,再砍断手足,吊起来示众。而后,又举行葬礼,将伊施波设的首级与押尼珥埋在一起。可怜的伊施波设,在位之时要惧怕押尼珥的威权,九泉之下还要由大卫安排,与押尼珥挤在一处。两起谋杀,扫除了大卫吞并以色列的最大障碍,但是大卫又都是没有一点责任。凭着他这份一再出现的“责任没份,好处全拿”的运气,以色列已是唾手可得。各支派的长老们汇集希伯伦,拜见大卫,恳请他担任以色列的国王。扫罗的王位,终于传到了大卫手中[5],这次是由以色列长老们,第三次将橄榄油浇在大卫的头上。扫罗家还剩下约单拿一位瘸腿的儿子,被召到大卫宫中。大卫感念当年与约单拿情同手足,并答应过要保护他的家人,将他的儿子留在宫中,好吃好住,时常与大卫一起吃饭。也就是说,作为篡位者的大卫,对扫罗的家人还是心有余虑,连扫罗这瘸腿的孙子也要放在身边,就近看管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