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人情怀”之——紫砂包锡刻绘第一人

 闲情偶的 2017-02-01
紫砂江湖论坛精华贴选摘系列

(三)

原著作者ID:老奇
朱坚
朱坚,字石楳,浙江绍兴人。嘉庆、道光年间书画家,紫砂器、锡器制作大师,紫砂胎锡包壶由其创制,在紫砂器发展史上有很高的历史地位。擅长金石书画,是略晚于陈鸿寿与杨彭年合作的文人。他的装饰书画格调高雅,金石韵味浓厚,刀法遒劲。


砂胎锡包壶,以砂为胎,包锡覆面,用白玉作盖、柄、钮,多施以书画铭刻,非常别致,曾风行一时。
砂胎锡包壶首创于何时?成书于1853年的蒋茞生《墨林今话续编》记载,沙(砂)胎锡壶是朱石楳创制,历史也一直沿用了这个说法,公认朱石楳为砂胎锡包壶创始人。


朱石楳参与制作的包锡壶,锡求上佳,工求精绝,手刻书画,熔紫砂与锡、玉工艺于一炉,壶式多变,式无定法。壶式主要分为四大类,一类是借鉴古代铜器、汉砖汉瓦的造型。第二类是借鉴生活用器的造型。第三类是仿动植物形态的壶式。第四类是按照器用功能设计壶的外形。
不管器型为何种形式,实用功能性都很强,都可以用来沏茶。壶的容量大小,高矮尺度,壶嘴壶把的设计都很讲究。显得极为古朴,予人清幽雅致之感。
在其后,砂胎锡包壶流行,当时一些文人也参与了制作,杨彭年先与陈曼生合作了曼生壶,又与朱石楳合作了砂胎锡包壶。后杨彭年单独制作砂胎锡包壶,并和其他一些文人广泛合作。
在紫砂器上写诗作画,在清嘉庆、道光非常盛行,这主要有两位文人做出过很大的贡献,一位是陈鸿寿,一位是朱石楳。在许多文章中,都是将朱石楳与陈曼生并称。
曼生的壶铭得趣于壶外之韵以致“字以壶传,壶随字贵”,影响了一代文人,其后如瞿子冶、邓奎、梅调鼎的壶铭中都可看到曼生壶铭的影子,而朱石楳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流行于清中期的紫砂胎锡包壶,以其精良的制作,独特的文人气息,存世量稀少受到了收藏家的追捧,其中不乏收藏大家。从清代开始,就有王室、达官量身定制,唐云先生就收藏了不少。当今,朱石楳紫砂胎锡包壶多藏于博物馆,也有散落于世界各地的收藏家手中。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