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京东3:后来居上 逐一干倒对手

 A探索者 2017-02-01

各位书友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读这本创京东,也继续刘强东的商业之路,2010年,是一个电商的标志性年份,第一家B2C电商麦考林在美国上市了,这一下让资本找到了退出途径,于是数十亿美元开始涌入这个行业,2010年12月当当网上市,上市之前他只拿到了4000万投资,而上市之后市值却高达20亿美元,于是风险投资变成了抽风的疯,拿钱买用户买流量,买竞争力,最后却哀鸿遍野。2010年四月,高瓴资本10亿美元估值投资京东,直接给2.65亿美元,后来又追加5000万美元。用高瓴资本董事长张磊的话来说,既然选择要赌,就要下本去豪赌。高瓴资本投的公司一般都要求创始人条款,创始人不控制公司,他就不会投。他们坚信创始人控制公司不见得成功,而创始人不控制公司一定会失败。而当时刘强东面对3亿美金的时候也犹豫过,因为这样刘强东就失去了第一大股东的位置,后来协商后,刘强东拥有超级投票权,依然控制董事会。而这次的3亿美元的谈判,只进行了一次大约2个小时。张磊回忆,刘强东坦诚京东的做法是重资产,以保证用户体验。这点打动了他。后来京东的首席财务官陈生强总结,来谈业务谈运营的投资人一般我们才重视,光谈财务怎么赚钱的投资人,就是瞎耽误时间。

有人说努力很重要,但其实抬头看路更重要,用公司的角度看就是战略。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最强的可能不是技术不是产品,不是财务,但一定要有战略眼光。京东的发展历程,只有三次大的战略决策,第一次是2004年转型电商,京东抓住了一个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趋势,第二次决定全品类扩张,从3C转向消费平台,第三次是决定自建物流体系,成为了淘宝一生的对手。而后两次战略都是2007年作出的。如果当时京东为了迎合投资人,而不去做全品类扩张,大概2007年就能盈利了,但他的理论是,利润不能拿钱袋子装起来,有更大的疆土需要开拓,收获的资金或者资源应该像种子一样撒出去。


比如当当网,做的早融资早,但就因为图书市场的盘子太小了,所以很轻易就被京东超越了。即使京东只卖3C产品也远远比图书更有市场和规模。 而京东的扩张也是一步一步的,先从IT开始,逐渐向大家电扩展。相比而言当时的库巴网则刚好相反,他的切入点是大家电,这就对安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消费频次看IT产品也远高于大家电,用我们之前爆品战略的公式,高频消费打低频,那么低频必死,所以最后京东从高频切入低频,而库巴却不可能从低频切入高频市场,最后被国美收购后,也难逃被玩坏的命运。所以这给老齐一个启示,都说打开的方式不对,还真是这样,同样干一个事情,你的切入点错了,可能完全就是一个相反的结果。当然,英明的刘强东也不是神,他的决策也会出错,比如他还想卖大米,扩充到黄豆和绿豆,结果被管理层一致否定了。在公司里很多事情都可以商量,但就两件事刘强东可以独裁,一个是战略另一个就是用户体验。

京东一开始做电商的时候,拿货很费劲,厂商代表要求他们卖的数,他们根本做不到,于是京东经常被歧视,但到了2011年,业务员已经不出门了,反而是厂商代表一周3天要到京东去上班,所以这就是刘强东说的规模效益,零售最重要的就是规模,没有规模就什么都不是。而随着规模的扩大,上货越多拿货价格也就越便宜,京东继续降价,他的优势也就越大。这是一个正向循环。而他的618老刘专场,更是不计成本不惜代价。随便赔钱卖。就是要把活动做到爆。而京东的奖励文化也有意思,刘强东拿着酒杯一个业务员一个业务员的敬酒,让你自己说明年做到多少,应该得到什么奖励。只要做到了,奖励就能到位。京东的文化就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一个员工叫做王笑松,是刘强东从沃尔玛挖来的,待遇没谈就辞职过来了,到京东入职没办呢,就去面试其他员工了。但这些都不叫事,王笑松说他得到的,比想象的还要多。也正是这个人,建立了京东的品类管理,定价策略,和库存管理,以及给员工培训了正规的谈判技巧。


2009年的B2C电商市场中,当当第一,卓越第二,京东第三,新蛋第四,而在京东的账本中,09年底京东就将坐上第一的宝座。要知道2005年京东还在学习新蛋,2006年京东向自己体量1.5倍的新蛋开战,新蛋什么降价,京东就做到比他还低。要么京东成本比新蛋占优势,如果成本一样,当时新蛋销量大,也就赔的更多。所以京东没节操的死咬住新蛋不放。直到把新蛋的美国老板打怕了,美国人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过来碰瓷,不愿意花广告费,也不愿意在打价格战,就这样2009年,新蛋已经从京东的竞争对手名单中抹去。

2010年京东已经坐上了老大的位置,但刘强东不满足,硬要在太岁头上动土,关公面前耍大刀,要进军图书品类,并直接跟当当网开战。当时很多高管不理解,人家都半壁江山了,你这时候冲进去干嘛?但刘强东连哄带骗,说只投1000万,咱们试试,1000万赔光了就不干了。图书这个品类有几十万种商品,都需要编辑录入,光这个工作量就压力山大。而京东只用了3个月,就做好了仓储后台,以及20万个图书品种上线。原来京东的SKU品类一共才几万个,图书一上线可好,半年就冲到了100多万。那一阵刘强东自己都跟在图书事业部后面,天天为图书部门解决问题。


当时整个的图书市场规模是320亿元,线上只占60亿,这其中当当是20亿,亚马逊15亿,其他都是淘宝上的零散商家。京东要想挤进来,就得有点邪招,而我们爆品战略也讲了,扩大销量最好的方式就是免费。京东当时就是免费送书。把一些畅销书免费送给钻石用户,然后果然很快大家就知道了京东也在卖书了。京东图书的流量瞬间翻了十几倍。然后刘强东要求,铜牌会员要给折上折。而当当的应对策略就是,你到我的家里放火,我就到你的地盘尿尿,挑选京东卖的最好的50款3C,然后无条件每样便宜100元。作者总结,这就是价格战的精髓,不要拿自己的主力部队去围剿对方小分队,图书不是京东主业,他打不疼不痒,你却无比难受,所以要打就要打他的命根子。

京东这次出手是不成功的,弄得工商都介入了,三天两头查折扣,看你京东是否扰乱市场,出版社也声讨京东做法。图书价格战当时产生了一个副作用,对于急于全品类扩张的当当网泼了一盆冷水,让他不得不回身去救自己的图书业务,所以从战略上,京东的图书价格战,既牵制了对手转型,又成功营销,让图书类用户开始关注京东。


下一章我们讲京东的重点,也就是他的物流,这是一场10亿美元的豪赌。很长时间里京东被视为中国版亚马逊,刘强东和贝索斯的思路都是一样的,融资做规模,在现金流为正的前提下,拼命增长不要利润。直到有一天,刘强东产生了一个超越亚马逊的想法,那就是在仓储物流上,亚马逊是交给联邦速递和UPS,而刘强东却害怕猪一样的队友,他想自己干。当时算了笔账,大概需要10亿美元,但当时他连2000万美元都没有。当时今日资本的徐新也劝他,你烧的起吗?但刘强东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要干,2008年,刘强东就在北京设了5个点,覆盖北京北部大部分地区,5个配送员覆盖100平方公里,一天要送货三四百单。2010年京东配送已经做到五环内全覆盖。当年新蛋还嘲笑京东,说我们才不做物流呢,而事实证明,做物流这一项,刘强东又赌对了,京东的货到付款,就是源于他的自建物流。这一优势超越了所有对手。而当时京东抄了韵达的后路,很多韵达的快递员都投奔京东而来,原因竟然有一条是,京东的配送站有空调和热水器,而韵达只有电风扇。当时京东最头疼的事依然是搬仓,每年有40%的仓库要搬家,而且仓库缺人,一个月入职就几百上千人。而且这些人,2010年之后都变成了京东的员工,同工同酬,不再有派遣之分。京东物流的另一大杀手锏就是211限时达,这是张利民做起来的,他2010年加入京东,上来就干了这个事,也就是上午11点下单,晚上送达,晚上11点下单,第二天下午3点前收货。这就要求,至少在8个城市,要一天两送。这个难度在于,每天要清查仓库,区分出哪些是11点前下的订单,这个产品得到了刘强东的力挺,最后跟货到付款一样,211限时达成为了行业的标杆,京东的标志。京东把电商的门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当然也不要忘了我们的【齐俊杰看财经】,学习的知识要结合实战才会有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