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需五步,高效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

 鹩歌 2017-02-02

只需五步,高效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

THLDL大课堂 2017-02-01 14:47

只需五步,高效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


在今天的商业社会里,问题解决能力(problem-solving skills)被视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其实在很多人看来,问题解决能力是我们生而有之的能力,根本不需要刻意训练。随着我们知识储备的增加以及认知的逐渐成熟,我们便能够解决越来越多复杂的问题。比如我们多看习题,就一定会解答某些数学题。有人提出,当一个问题提出的时候,它的解决方法也就相伴而生了。甚至有人提出,“方法总比问题多”,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1>

首先来看一则“笑话”吧。

老婆给当程序员的老公打电话:“下班顺路买一斤包子带回来,如果看到卖西瓜的,买一个。” 当晚,程序员老公手捧一个包子进了家门。老婆怒道:“你怎么就买了一个包子?!” 老公答曰:“因为看到了卖西瓜的。”

从妻子的角度,程序员明显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相反还带来了问题(西瓜没有,包子只有一个)。而在程序员看来,问题已经完美的解决了。这则简短的故事说明,我们都是在自己的认知结构内来对问题进行解构和解答。换而言之,当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我们会对问题进行“变形”,以使其在自己的思维框架内得到解决。不过,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解决了问题,实际只不过是带来了更多的问题而已。我们解决的,只不过是自己理解的那个问题,而不是别人的实际问题。

商业社会里,我们都为别人解决问题,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很多时候还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境:我们费尽心力遵从老板的嘱咐做成了一件事情,可最后交付的时候,老板甚是不快,对你所做的事情很是不满,甚至责怪你当初到底有没有好好听他讲话;我们按照甲方公司的要求,集众人之力,加班加点,最终终于拿出了一份自己甚是满意的项目方案,可最后却被甲方公司彻底否决,甲方公司甚至觉得我们敷衍塞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一个很大的原因是,老板或者甲方公司在描述自己实际需求的时候,很难彻底描述清楚。即使最终白纸黑字写下来,但内容相对于他们的实际所需而言已经“变形”了,而我们在面对这些白纸黑字的时候,我们按照我们的理解来做,这又发生了一次“变形”,导致最终交出的解决方案并不能满足别人的实际需求。所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弄懂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问题到底是什么?”在商业社会里,为了弄清楚“问题到底是什么”,再怎么多次沟通确认也不为过。

<2>

弄懂“问题到底是什么”之后,还必须要清楚“这是谁的问题”。也就是说,认清问题主体,对于解决好问题至关重要。

举例而言,在一所学校里,停车位总是不够用,学生们没办法,只好选择将车乱停乱放。这是谁的问题?还是学校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如果问题的主体是学校,那么学校就应该新建停车场,满足学生们的停车需求;而如果问题的主体是学生,那么就应该严禁学生开车到学校,或者对学生开车实行限号管理。所以,认清问题的主体,是找出解决方法的关键。同时,认清问题的主体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很多问题只有问题主体人才能解决,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

弄清楚问题的主体之后,我们还要弄清楚,“问题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认清问题的来源有时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而将问题的来源归根于人的“天性”或者“劣根性”则会容易得多,但这却是一种彻底的智力懒惰。一旦涉及到“天性”,很多问题就变得难办起来,因为将问题产生的原因归结于“天性”,而“天性”是不容易被改变的,所以对于由于“天性”产生的问题我们都无能为力。于是,我们放弃了去寻找答案的动力。所以,一定要主动去寻找问题的真正来源,这样我们才能够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

当我们能够有效识别出问题到底是什么(what),问题的主题是谁(who),问题到底来自于哪里(where),我们便可以开始尝试在合理的框架内去寻求对问题的合理的解决途径了(How)。遗憾的是,很多人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往往总是下意识的第一步就进入如何解决(How)的步骤,导致最终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3

但这还不是解决问题能力(problem-solving skills)的全部。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候也包括认清何时不必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时候,别人并不需要我们去解决他们的问题。而当别人能够很好地解决自己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越俎代庖。这是因为和问题有利害关系的群体不仅对问题有着更深入的了解和感受,而且当他们找到了“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案之后,他们会很投入地执行解决方案。对于你的解决方案,也许他们压根就毫无兴趣。

在另一种情况下,即使别人需要你去解决问题,但他们最终却不会采纳你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就应该识别出这样的情况,不去做无用功。有时候,别人并不在乎自己的问题是否能得到有效解决,他们也不确信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算你最终给了一个确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他们最终也会否决这个解决方案。因为他们有更多的难以言说的顾虑或者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

例如,公务员群体中会有很多人抱怨整理文书或者核算财政支出的过程太繁琐,但是,假如你最终研发出了一款机器人能完美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很可能会抵触这款机器人,因为对他们而言,解决那些问题就是他们的价值所在,机器人的出现就意味着他们会失业。所以,抱怨归抱怨,但他们并不想自己的问题得到根除。能识别出这样的情境,不去耗费精力解决某些问题,也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之一。

总结:高效解决问题的步骤

1. 搞清楚问题是什么 (what)

2. 搞清楚谁为问题负责 (who)

3. 搞清楚问题的根源 (where)

4. 在合理框架内寻找答案 (how)

5. 识别出哪些问题无需解决

作者:盖茨比之家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