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理系列】第五课:节拍与节奏

 leafcho 2017-02-02


前两节课我们详细解读了简谱和五线谱的记写方式,这节课我们将介绍音乐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节拍与节奏。



节拍


乐曲的每个小节都由几个等长的部分构成,每个等长的部分就叫拍。其中,有重音的单位拍叫强拍,无重音的单位拍叫弱拍。强弱拍有规律的交替叫节拍,也叫拍子。标明拍子的记号叫拍号,拍号在乐谱中用分数来表示,一般标记在乐谱开头或需要变拍子的位置。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拍号:


拍号一般从下往上读,例如上图中第一个拍号读作“四二拍”,“4”表示单位拍音符的时值(以四分音符为单位拍),“2”表示每小节单位拍数量(每小节有两拍)



  • 拍子的种类

单拍子:每小节有两个或三个单位拍的拍子。特点是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

以下是单拍子及其强弱规律的图示(实心圆圈表示强拍,空心圆圈表示弱拍):


复拍子:由同类单拍子复合而成的拍子。特点是每小节不止一个强拍,由几个单拍子合成就有几个强拍,一般第一个强拍称为强拍,后面的强拍变为次强拍,力度上比强拍稍弱。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复拍子及其组合关系:

四拍子(二拍子+二拍子)

六拍子(三拍子+三拍子)

九拍子(三拍子+三拍子+三拍子)

十二拍子(三拍子+三拍子+三拍子+三拍子)


混合拍子:由不同类的单拍子混合组成的拍子。特点是强弱规律有不同的组合类型。

以下是几种混合拍子及其不同的组合关系。

五拍子的组合有:

二拍子+三拍子

三拍子+二拍子


七拍子的组合有:

二拍子+二拍子+三拍子

三拍子+二拍子+二拍子

二拍子+三拍子+二拍子


十一拍子的组合有:

二拍子+二拍子+二拍子+二拍子+三拍子

三拍子+二拍子+二拍子+二拍子+二拍子


一拍子:每小节只有一个单位拍。特点是只有强拍,没有弱拍。常见于变拍子中,多用于戏曲音乐。


变拍子:乐曲中,不同拍子的交替出现叫变拍子。变拍子拍号可以在乐谱开头并列标明(又称复拍号),也可以在变换拍子处分别标出。


自由拍子:强弱拍无规律,节奏、速度较自由的拍子(也叫散板或散拍子)。自由拍子拍号用“サ”(散字的简化)标记,或者在乐谱拍号处标记“散”、“速度自由”、“节奏自由”等术语。



  • 我国民族音乐中的板眼

在我国民族音乐中,用“板”和“眼”来标记拍子。“板”表示强拍,“眼”表示弱拍或次强拍。


常用的板式及其术语

一板一眼(一眼板):相当于二拍子,是戏曲音乐中各板式的基础。如:“原板”

一板三眼(三眼板):相当于四拍子,三眼分为头眼、中眼、末眼。常见于字少腔多比较抒情的慢板。

有板无眼(无眼板):相当于一拍子,常用于词句紧凑、情绪激昂时,速度较快。如:“流水”、“快板”等。

无板无眼:无固定强弱规律,表演者自由处理,特殊板式。如“散板”、“导板”、“摇板”、“滚板”、“叫板”等。



节拍保证了乐曲进行有一定的严整性,是音乐的骨架和灵魂。我们平时见到的乐队演出中,指挥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确保乐曲按恰当的节拍来进行。如果您细心观察,会发现指挥的动作是有一定模式的,这就是目前国际通用的挥拍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节拍挥拍方法的图示,数字表示第几拍:



  • 拍子的音值组合法

将各种时值的音符按照拍子的结构特点进行组合,便于记谱和读谱。音值组合的基本原则是将不同的单位拍区分开。一般来说,不同单位拍记写时要稍微分开;同一单位拍内的音,简谱中共用减时线,五线谱中共用符尾。


如果单位拍的时值小于四分音符,各拍的音符共用第一条减时线或符尾,而其他的减时线或符尾仍遵循单位拍彼此分开的原则。


时值等于或大于全小节的音,用一个音符来记写,不必遵循单位拍彼此分开的原则。

附点音符以及时值等于三拍子前两拍或后两拍的音符,用 一个音符记写,不必遵循单位拍彼此分开的原则。


休止符也要按照音值组合的规则进行组合。五线谱中,时值等于整小节的休止,除了二四拍用二全休止符外,统一用全休止符记写在小节中间。四三拍中,二分休止符要用两个四分休止符来代替。


构成复拍子的单拍子,记写时彼此应明显分开,每个单拍子按上述规则进行组合。时值等于整小节的音,尽量用一个音符记写;若没有相应时值的音符,则根据拍子的结构分写成几个音符,再用连音线连接。


构成混合拍子的单拍子,记写时彼此应明显分开,每个单拍子按上述规则进行组合。时值等于整小节的音,根据拍子的结构分写成几个音符,再用连音线连接。


另外,声乐曲谱的记写基本遵循上述的音值组合法,在一字配数音时,这几个音符要用连音线连接。有时,为了表示乐曲中特殊的分句和节奏型,五线谱的记写有时可不遵循音值组合法。




节奏


节奏一词含义较为广泛,一般事物匀整地交替进行都可称为节奏。在音乐中,节奏是指由音值的长短与强弱拍位所构成的组织形态。


音乐中反复出现并有一定特征的节奏叫节奏型音乐的进行既由不同的音符和各类节奏型组合而成。

常见的节奏用简谱音符和五线谱音符分别表示如下:




下面我们详细介绍几个重要的节奏:

附点节奏:附点的意义在本系列第三课“记谱法(上)”中有所交代,我们来重温一下:附点是特殊的音值延长法,表示延长原音符的一半,本课所讲附点节奏即带有附点音符的节奏。附点节奏有多种形式,分为一拍附点(节奏在一拍内完成,也叫小附点节奏)和两拍附点(节奏在两拍内完成,也叫大附点节奏),又有前附点和后附点之别(见上图)。


切分音节奏:切分音是乐曲中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改变音乐节拍中强弱位置关系而产生的。例如,小切分节奏就是把原本一拍中的两个八分音符变成三个音符,中间是八分音符,两头是十六分音符,于是重音便从第一个音转移到了第二个音上,发生了强弱拍的易位。这一组音符就称为切分音,形成的节奏就称为切分音节奏。分为在一拍内完成的小切分节奏和在两拍内完成的大切分节奏。


三连音节奏: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三连音类似于切分音节奏,也是将原来一拍内的两个音,变成了三个音,只是这三个音是均等的时值,即一拍内平均的演奏(演唱)出三个音。


音乐中,节奏千变万化,有时节奏中还会加入休止符,形成各种变体,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能掌握以上节奏型的特点和规律,学习较复杂的节奏并不困难。



  • 节拍与节奏的区别与联系

节拍是音的强弱规律性的反复交替,节奏指在某种节拍基础上音在时值长短上的不同组织形态。二者在音乐表现中永远是同时存在的。高低不同的音符,配合千变万化的节奏,结合强弱变化的节拍,便产生了旋律。



  • 节拍与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二拍子的特点是对称性、方整性,在音乐体裁方面的典型体现是进行曲;相对而言,三拍子更为流畅活泼,体裁方面的典型体现是圆舞曲(又名华尔兹)。复拍子的反复周期较长,又因为增加了次强拍,在强弱层次上比单拍子更丰富。混合拍子因为内含二拍子和三拍子两种不同元素,兼有两者的特性,产生两种拍子交替进行的效果。变换拍子在更大的范围内综合了各种拍子的表现特点,在乐曲的色彩、情感转换中有重要作用。


节奏在乐曲中呈现为一种律动,各有各的特点:二八节奏平稳扎实,四十六节奏急促有力,附点节奏对比强烈,切分节奏一波三折,三连音节奏活泼跳跃......不同的节奏型赋予了乐曲丰富的色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