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所遇到的法庭口译奇葩事

 Moia藏经阁 2017-02-02


内容涉及:中国刑法简单梳理和庭审流程和专业用语。欢迎回复“法庭”来约。




投稿法庭口译员:CC

坐标:某靠近省会的二三线城市

专业:英语(非翻译、非法律)

从业时间:2009年至今

 

法庭口译,一个听起来高大上又神秘的口译工作,在中国还是属于比较空白的一块。国内针对这方面的培训还是比较少见。正如前面所介绍的,我并非翻译专业出身,翻译只是我大学时期其中一门不被重视的课程,法律方面的英语更是从来没有接触过。所以我的“第一次”是被老板哄着骗着,硬着头皮赶鸭子上架的。期间没有人教过我法庭口译要做怎样的准备工作,法庭口译的用语是怎样的,遇到突发情况应该怎么应对......一切都靠自己慢慢摸索。我从2009年第一次上庭担任口译人员至今,经历了数十个大大小小的涉外案件庭审,接触过的案件类型也有十几种,同样地,遇到的奇葩事和糟心事也一大堆。今天就先跟大家分享一部分印象比较深刻的经历。

 

-----------------------------------我是考验现场反应能力的分割线---------------------------


做口译的童鞋都知道,无论什么类型的口译,反应能力必须够好,因为你随时随地会面临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情况。这种对临场反应的要求到了法庭上更是提高了几个level,因为绝大部分的庭审是要求同步录音录像的,口译人员不能像普通口译那样通过body language来表达自己或进一步弄清问题,也不能说翻错了就错了,硬着头皮翻下去反正总会过去。法庭口译不允许发生误译,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判决。


有一次开庭前,我刚进入庭审室就看到旁听席上坐满了穿着校服的中学生。书记员说学校正在联合法院搞普法教育,这些学生今天就是来旁听这个涉外庭审的。好吧,旁听就旁听吧,虽然下面无端出现了比平时多几倍的观众,但幸好是中学生,心理多了点紧张但总体还好。


每次正式开庭前,法官都会循例核实被告人的身份信息,也会问被告是否收到了起诉书。起诉书的英文是Bill of Indictment,程序上应该在开庭前准备中外文版本各一份,送达给被告供其阅读。法官问被告人:“你是否收到起诉书?”我翻译成:“Have you received the bill of indictment?”被告人一脸懵圈,然后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说:“I don’t understand.”好吧,听不清楚是吧?那我再重复一次。被告人还是那句“I don’t understand.”一连问了三次,他还是同一句回答。这时到我懵圈了。一般来说,被告人可能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而且法律术语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听懂理解,加上还有可能同一个意思表达出来有几个相近的词语导致听不懂,这种情况还是有的。口译员可以向法官表达被告的意见,让法官自己解释一下某个听不懂的术语,然后译员再用简单的语言翻译过来,一般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然而!“起诉书”这样的词还能怎么解释呢!我向法官使了个眼色,法官表示他也只能说是起诉书,是一份文书。这种情况下如果硬要解释的话,恐怕会越说越乱。这时候,机智的我想到了一个办法,直接用普通话重复了一次:“Have you received the 起诉书?”这次亲爱的被告终于听懂了,点头说:“Yes.”下面旁听的一群中学生马上发出了满堂的哄笑声。其实这一招是一步险棋,还好他最后说了Yes,如果他还是一脸懵圈样,估计我就要去撞墙了。


很多被告在开庭前,由于侦查工作的需要,很有可能会被关在看守所两三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案情越复杂前期侦查所花的时间越多)。不要小看了这些人的适应力,几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他们和里面的“室友”打成一片,包括听懂了四川话、湖南话、广东话、东北话等各地方言(经常就有办案人员调侃“这老外的普通话/方言讲得比我还好啊”),还有可能对一些审判流程的中文术语有个大概的了解,知道“起诉”、“判决”、“检察院”等等的词。当然,特殊的情况用特殊的方法,这种兵行险着的方法也许也就在这种场合能使用吧。


-------------------------------我是碰上装疯卖傻的分割线-------------------------------------


正常情况下,被告由于不懂中国法律,在庭审的时候会出现两极的情况:要么非常配合,把姿态放到最低,积极争取从轻处理;要么表现出各种激烈的反应,好像谁喊得激动谁就有理一样。而大多数的情况是后者占的比例更多。对于这种动不动又哭又叫,指着天花板对我说“上帝诅咒你”之类的被告,我已经习以为常了。只有一次印象最深刻的,是碰上了一个装疯卖傻界的冉冉新星。


此人在侦查阶段为了逃避法律责任,灵机一动居然想到用装傻这一招,使得看守所不得不把他送到精神病院接受精神病鉴定。有一天我和他的律师去会见他(对,不要怀疑,由于国内对这一块的规定还很空白,在小城市能做而且愿意做这类口译的人不多,我就是那个可以接触公检法辩四方的人),精神病院的院长把我们带到了他的病房---一间独立的单人房,但是!重点来了,同一层的病友是可以自由出入他的房间的!我和律师进去以后问了他几个问题,起初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在这期间,与他同一层的病友集结在门口一直盯着我们看也就算了,其中有一个人每隔5分钟左右,就会拿着一个装满不明液体的塑料漱口杯,目无表情地走进来,目无表情地把漱口杯递到我面前,然后目无表情地一直问:“你喝吗?”......天哪!我只是不小心学过几句英语,不小心走到这里赚一点少得可怜的翻译费,我没想过也没学过怎么跟这类特殊人群交流的啊!我要说什么啊?要?还是不要?还是你走开?说错了话他会拿那杯液体泼向我吗?如果是水还好,万一不......是......水......呢??好不容易等他出去,又进来一个一直用头撞墙说要去死的人。看来下次有人问我是干什么的,我可以一副故作高深的样子说:“Mmm......我一边赚点生活费一边欣赏行为艺术。”听起来好高端的赶脚啊!


说回这个嫌疑人。起初他的双手双脚都是被拷上的,旁边有两个警察在看着他。会见进行到一半,他突然说想尿尿。我把他的意思转达给看管的警察后,就走到窗边回避,让他在警察的协助下就地解决。等他解决完了,我走回原来站的地方,他的双手已经解开,剩下双脚还是被拷着。这时我开始发现他的眼神有点不对劲。果然没说两句,他开始脱衣服,一边脱一边开始说各种限制级的话。我没理他,继续做着我的工作,当作什么也没看见。然后他脱完了衣服开始脱裤子!直到脱到一丝不挂!!而且还有生理反应!!!在场的警察和律师问我他干嘛,呵呵,问得好,我哪知道他干嘛啊!他就这么样对着我说着各种侮辱性的话,当然,在场只有我能听得懂他说什么,旁边的几个看着,虽然听不懂,但也不制止,只是在掩着嘴笑。我估计当时我的脸是青一阵红一阵的,眼睛只能尽量避开他,耳朵尽量屏蔽他说的话。一轮独角戏过后,旁边的警察估计也看够了我的窘迫,才喝令他把衣服穿上,律师赶紧结束会见,我才得以逃出那个房间。


领教过他的“疯癫”后,上庭时我就有了心理准备。果不其然,他在庭审的时候就满嘴胡言乱语,说的话毫无逻辑,疯话连篇。到了他发表陈述意见的时候,他开始说各种只能消音的词语,什么s*** my p***s(请自行猜测中间的字母,猜中了没有奖)。我只能任由他一直说一直说,翻译的时候先向法官表明他大部分时间是在骂人,然后挑里面有用的跟案情有关的来翻一下。法官看着他说了辣么久,我却翻了辣么短,终于忍不住了,问了一句:“翻译,他刚刚在说什么?”我额头马上出了三根加粗的黑线,犹豫了一秒,硬着头皮说:“他在说**。”法官确定里面没有有用的信息,于是也就没再追问,还交代书记员这句不用记录了。他的律师也只能轻轻摇头,一声叹息啊!


从这件事也可以顺便带一句,有可能的话庭前尽量跟各方打好“预防针”,能够避免很多尴尬的被动的情况出现。这个以后有机会CC还会另外写一篇讲一下如果处理与法庭各方人员的关系,以及如何一次次敲碎玻璃心锤炼钢铁心的故事。




公开课预告

题目:中国刑法简单梳理和庭审流程和专业用语。

时间:1月15日下午2点半

门票:8元。译匠医疗、法律和金融精尖班学员免费参加。

报名方式:回复“法庭”二字获取报名方式,或扫下方二维码报名参加。也欢迎分享给有志于从事法庭口译的小伙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