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厦门老院子景区游记(3)妈祖文化

 我能博士 2017-02-03

        厦门老院子民俗风情园——妈祖文化
 
     据传,闽南沿海乡人多往海洋发展,但海洋生涯风险较大,故多数拜仰神明来保佑,尤其航海人依靠“妈祖”导航,宽慰旅怀,祈求平安。妈祖是海峡两岸人民虔诚信奉的海神,闽台一体,信众之多,有如过江之鲫,故有“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祖”的真实写照。

    厦门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建有世界独一无二的“三面妈祖”水中显圣的大型动态音乐景观,以获国家多项发明专利,妈祖神像高32.3米,表演时加以新颖奇特的灯光、音乐、舞美及移动平台的巧妙结合,将吸引海内外众多的妈祖信众来此顶礼膜拜。

       海外华人祭祀妈祖,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不忘记祖先,不忘记根本。妈祖本来是海上保护神,后来当她的职能逐渐扩大时,无论是商人、手工业者,也无论是难产或其他疾病,人们都认为妈祖都能帮助他们排难解困。所以海外的华人同样建庙祭祀。人们总希望通过妈祖祭祀,将妈祖的博爱、扶弱济贫、勇敢无畏、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尽孝的观念发扬光大,把妈祖文化的精髓融入日常生活中,并传给下一代。

       妈祖,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称天上圣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妈等。这一信仰的主体据说是由真人真事演变而来的。考察妈祖的生平得知,这一信仰来自民间传说。首先是传说,然后是传说的历史化和神化,最后形成普遍的妈祖信仰。

       朝廷也频频给予妈祖赐封,妈祖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高。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妈祖被赐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圣母",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又被赐封为"护国庇民妙应昭应普济天后","天上圣母"和"天后"从此便成了妈祖的圣称。

     嘉庚建筑风格  厦门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取名“老院子”,建筑风格采用闽南最具魅力的嘉庚建筑风格。整体建筑上体现了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具有独特的建筑形态和空间特征,浓缩表达了闽南人坚韧、开朗、沉静、豁达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下一集将前往老院子姓氏文化园。炎黄子孙,华夏文明。姓氏出现最早的民族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炎黄二帝,而炎黄子孙繁衍出一万一千余姓氏。历史上,黄河中下游中原多次发生内乱、战乱、和北方民族的入侵,难民开始进入福建,成为最初的闽南始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