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株特异性和剂量依赖性: 益生菌药物的作用具有明显的菌株特异性和剂量依赖性,即某一菌株的治疗作用并不代表本属或种的益生菌均具有这一作用。 另外,不同的菌株,发挥作用所需的剂量不同,甚至同一菌株针对不同的疾病,所需的剂量也不相同,在选择药物剂量时应该注意。 多种菌与单一菌、活菌与死菌制剂: 由于各种益生菌药物使用的菌株和剂量不同,目前很难评价多种菌与单一菌制剂的优劣。 已经有证据显示,死菌及其产物也具有益生作用,在既往的益生菌定义中包含了死菌制剂。 但根据最新的定义,益生菌应该为活的菌株,而不包括死菌及其代谢产物。 与抗生素合用问题: 益生菌药物为活的微生物,应避免与抗生素同时服用,以免影响疗效。 若需同时应用抗生素,应加大益生菌剂量或错开服药时间,最好间隔2小时以上。 胃肠道外使用抗生素影响较小。布拉氏酵母菌、酪酸菌和芽胞杆菌制剂对抗生素不敏感,可以与抗生素同时使用。 儿童个体差异性: 由于个体出生后,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发育情况不同,影响发育的因素不同,肠道菌群紊乱的程度和方式也不同。 因此不同病人对同一药物同一剂量的效果可能出现差异,在具体选择使用时,详情应咨询医师或药师。 另外,目前益生菌制剂的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但是此类药物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药”,应该结合宝贝的具体情况,了解是否已经或有可能存在菌群紊乱,是否有使用的指征等,避免在家滥用益生菌制剂。 药物的影响: 如果和抗菌药物合用的话,我们知道有效调节肠道菌群微生态的益生菌往往是活菌,与抗菌药物同时服用会杀死这些活菌。 因此,这两种药物应间隔2小时。 如果和蒙脱石散合用的话,我们知道蒙脱石散既是肠道粘膜保护剂,也是肠道的吸附剂,如果同时服用会吸附益生菌,影响疗效的发挥。 可以先服用蒙脱石散,将胃肠道内的有害病原体吸附排出后,再服用益生菌,更能发挥其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 因此,这两种药物至少间隔1小时。 如果是这三类药物都要服用的时候,根据治疗原则: 首先,使用抗菌药物,尽快控制病原菌感染,其次,在间隔1小时后加用蒙脱石(期间最好空腹),最后,再间隔1小时后选用益生菌。 按这样顺序的给药方法,使三者之间互不干扰、互不影响、充分发挥各自的药理作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益生菌制剂是比较安全的一类药物,迄今为止,在全球范围内没有益生菌制剂引起严重毒副反应的报道。 至今国内也未见到使用微生态制剂引起感染和耐药的报道,也未有益生菌依赖性的报道。 另外还有爸妈们担心的,关于益生菌菌株是否能产生有害的代谢产物,目前也未见报道。 特别是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是人体肠道正常菌群的主要菌种,也是目前微生态制剂应用最多的菌种,在发酵乳制品(就是酸奶哦)中的长期应用已经被证明了其安全性,极少有报道其潜在的致病性。 绝大多数那种粘稠状的酸奶,前提是没有灭菌的喔,产品中会含有活乳酸菌,如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类酸奶。 如果制作酸奶时添加了保加利亚乳杆菌(L菌)和嗜热链球菌(S菌),这两种菌都是属于不能在肠道内定植的,但可以帮助我们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益生菌。 学霸爸妈们立马会接着问,看过报道说酸奶中的益生菌,都是活着进入胃液,死着进入肠道,喝了一点作用没有! 爸妈们说的有点道理,如果L菌和S菌数量有限,经过强酸性的胃液后,这些菌可能被胃酸通通杀死了,还会再有益嘛? 别担心,虽然都变成了死菌,但是它们的菌体碎片仍然能产生一些有益的免疫调节作用,发酵产生的乳酸本身也有利于吸收矿物质和改善肠道环境。 当然这里的有益作用是没病时候的保健作用,在腹泻期间想起到治疗的作用,可能性不大。 还有少数酸奶产品中添加了嗜酸乳杆菌(A菌)或双歧杆菌(B菌)。 这两类菌能够进入到人体肠道中生存,不过在通过胃液的时候,同样也会被胃酸破坏。 假设这类酸奶中活的A菌和B菌数量足够多的话,最后能够成活下来一部分并进入肠道中,对我们身体也是非常有益。 【还有更多干货等你看】 答疑小儿生长发育(咀嚼费劲、体重不增、颈后淋巴结、干咳、厌奶、益生菌品种、囟门、出牙等) 宝宝哭闹、腹胀伴腹泻是牛奶蛋白过敏还是乳糖不耐受?需要停止母乳喂养吗? 选奶粉配方要符合宝宝需求,早产、腹泻、过敏可用特殊配方,如何更换过渡? 觉得文章不错 记得鼓励一下小堂哦? 家庭育儿堂特邀药师梅康康独家撰稿。 梅康康:三甲儿童医院主管药师,药学硕士,擅长婴幼儿用药,妊娠期用药,哺乳期用药。 看到小手指???就会忍不住按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