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望渐行渐远的年味

 陈士同 2017-02-03
 按照旧历年的习俗,初三人们送走了传统佳节的符号象征——年。可能是因为不舍,也可能是为了证明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让普罗大众时刻记住自己,在大年初三我们就迎来了丁酉年的第一场中度雾霾,小区迎来了自入住以来的第一场火灾。抛开自然的因素姑且不论,单从人为的角度看,这两件事与俗世春节有密不可分的关联。

年终岁尾,春节的迎接、欢度和送走是旧历这个时段占据人们生活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的模式。不论过去的一年是收获满满,还是行囊空空;不管事业是蒸蒸日上,还是终无起色,既然万家团圆的时节到来,清空所有,迎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未来是很多人共同的心理期许。在物质相对贫乏的时期,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对物质收取的劳作上。尽管艰辛的付出换回的是微乎其微的回报,但没有太多的诱惑对心绪的叨扰,大家其乐融融一片祥和,纯真而朴实。劳累一年,在满足衣食住行的基本开销的情况下,虽然所剩无几,但还是快乐的。一年之计在于春,不错,但良好的开端自然要有起始的充分准备,物质的,思想的,情感的。只有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才可能有好的回报。几千年传统思想的沿革,很多被祖辈赋予特定思想和情感寄托的东西尽管经过时间的淘洗,发生流变,但一些被世人奉为精粹的东西依然刻录在人们思想的最深处,而关于年的点点滴滴更是历久弥新。

不论多么忙碌,手头有多么重要的事情;不管平时生活多么拮据,日子过得多么艰难,在万众歆享太平的时刻,每家每户都会尽其所能地把家中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自腊月23开始,过年的序幕就已经拉开——大扫除——扫去过去一年的尘垢,屋内屋外、院里院外边边角角,尽可能让其一尘不留,干干净净迎新春;腊月27洗金蹄——这天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舒舒服服地泡个热水脚——条件允许的洗个年前澡(当然这里说的是过去的事情),清清爽爽过大年;至于年三十,可是一家人最为忙碌的时刻。分工合作,各司其职:识得文字,可以拿住毛笔的,写春联自然是分内之事,自家的写完,还要为左邻右舍写。虽然写的歪歪斜斜,按照现在的审美看真的不能登大雅之堂,但对乡下人来说,有了红纸黑字贴在门窗上就是一种喜庆。可别小瞧写春联,在农村可是非常讲究。单扇、双扇怎么写,正厅、偏房写什么,各种牲畜棚该如何写,凡此种种必须中规中矩。否则,有可能犯忌讳,不吉利,引起不快。至于如何贴春联,在保障内容不出错的前提下,乡下人就没有太多讲究(不过,从规范性角度说,双扇们的仄起平收,左上右下还是需要遵循的)。春联贴好,日渐中午。因为是春节,中午就不可能是堆桌满盘的佳肴,而是以鲜汤或甜汤清洗肠胃,为饱餐晚上的年夜饭做好准备。

按照传统的习俗,年夜饭是少不了这样几道菜的:粉条——钱串子,寓意来年财源滚滚;鱼——谐音余,寄寓年年有余;杂粮拼盘——五风十雨,五谷丰登;如果能够置办得起羊肉肯定要有羊肉——喜气洋洋过大年。因为是过年,除了最基本的礼节需要讲究,对孩子来说是真正实现了“翻身奴奴得解放”,他们可以尽情的享受美味,可以在大人面前无拘无束地撒娇。不过,在尽情享受大餐的时候,每一个人最后在碗中都要留下一点饭菜——喂家禽,五禽六畜兴旺。填饱肚皮,接下来就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使尽浑身解数,接受大人的百般考验和“刁难”赚取大小不等的压岁钱,以供平时的自由“开销”之用。挣得红包,实现了目标,接着就是到左邻右舍给尊长辞岁(有时候也会有意外的惊喜)。至于大人则会燃起一盆火,吃着零食,叙着家常,谋划着来年的农事安排(这叫守岁)。精力充沛的彻夜不眠,熬到天亮,燃放鞭炮迎接年的到来,然后再煮上汤圆或饺子,美美吃过要么串门子,要么补补觉。疯狂两天,第三天再用鞭炮把年送走,热闹的气氛就慢慢淡去。普通的生活,寻常的日子,尽管稍显平淡,但人们享受的是整个过程带来的轻松;物质尽管不是十分的丰富,但满足口实之需后的自适享受到的是一份惬意。

可是,在快节奏时代车轮的碾压下,因为物质的极大丰富,速度提升得太快,原有的慢节奏和随性的生活渐渐没有了存在的时空。传统佳节的一套仪式在光怪陆离的色彩加持下也日渐被年轻人舍弃。徒步的少了,车子多了,可路变窄了;高科技的现代加工品多了,原滋原味的天然农产品变成了稀有的东西;手工的断断续续的鞭炮少了,绚丽多彩、震耳欲聋的的烟花炮竹充斥着社会的角角落落。车水马龙的喧嚣是匆匆过客的一瞬展演,时间不长,一切都会回归到沉寂。村落的袅袅炊烟变成艺术的画本,林立的高楼阻隔了视线,更隔膜了人们的心。“勿忘初心,回乡过年”,简单而朴实,但那年那月的年味不管你如何寻觅,也无法找到那份纯正的感觉。发展是时代的必然,但不是意味着抛弃所有。树高千尺不忘根,翱翔苍穹的风筝因为有线的牵引才不至于失去方向,才不至于跌落。守护和传承宝贵的东西,浮华落尽才能见到真纯。生活和人生不需要太多的百米冲刺,竞走和马拉松的体验往往能够给人生平添更多的情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