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祖大寿下马捧读督师书信,泪如雨下,率军回师击溃阿敏,收复失地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17-02-03

袁崇焕(之十九)

自断股肱的崇祯皇帝让孙承宗出来收拾局面,说:“关宁兵将,乃朕竭天下财力培养训成,又卿旧日部曲,可速遣官宣布朕意。”

一面又派人火速追赶祖大寿、何可刚等人,告诉他们不必惊忧,不必听信谣言。既然他们离开了北京,可以半途截断敌人的归路,或者到关外直捣敌军巢穴。

祖大寿下马捧读督师书信,泪如雨下,率军回师击溃阿敏,收复失地

大学士成基命建议,由袁崇焕写一份手札,召唤祖大寿等人,使其不致叛去。崇祯皇帝同意了。

余大成在《剖肝录》中记载,当时许多大臣到狱中去见袁崇焕,袁崇焕不肯写书信,说:“祖大寿过去听从我,因为我是督师。现在我是罪人,他怎么会听我的话?”

众人百般劝说,袁崇焕坚决不肯,说:“我是牢狱中的罪臣,没有得到圣旨之前,不敢参与国事。”

余大成劝说袁崇焕:“当初袁公拯救辽东危局,早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天下之人,莫不服袁公之义,谅袁公之心。身为臣子,只要对国家有利,不惜性命。虽然皇上的旨意没有提到袁公,但意思已经很明白了。袁公还应该三思。”

余大成当时是兵部的职方主事,袁崇焕下狱之后,他大胆为袁崇焕鸣不平。现在袁崇焕终于被他说服,手草一份书信给祖大寿,语气极为诚恳。

信使带着袁崇焕的蜡书飞驰出关,追赶祖大寿的军队。军中有人喝令放箭,信使高喊:“奉袁督师之命前来,不是追兵。”

祖大寿接过袁崇焕的书信,下马捧读,泪如雨下,全军将士也一起落泪。祖大寿的老母亲此时也在军中,听说此事,劝道:“大军因为失去袁督师,回到这里。现在袁督师并没有死,你们为什么不杀敌立功,以此请求皇上饶恕督师?”

崇祯三年正月四日,祖大寿率兵返回山海关,拜见孙承宗,在教场之内排列自己率领的三万步骑兵,行誓师之礼。这期间,皇太极在北京城下留下议和书,率兵退往通州,随后攻克永平。

二月的一天,皇太极在军帐中宴请明军降将麻登云等人,谈起议和的事,皇太极感觉困惑:“我几次派使者议和,却毫无反应,为什么?”

麻登云说:“皇帝年轻,大臣们各图自保,议和之事,如果皇上不同意,罪过不小,所以大臣们都不敢提起此事。”

皇太极说:“果真如此,是天助我也。只是山海关、锦州防守坚固,现在只攻取那些没有城防的地方罢。”

不久皇太极班师,再次致信崇祯皇帝,希望议和,并且致信明朝大臣,劝他们早定和议。这是皇太极的第七封议和信。一般认为,此时后金方面面临着严重的饥荒,很希望议和,谈出一个有利的结果。

形势渐渐安定下来,北京度过了一次巨大的危机。那以后,祖大寿率领部下陆续收复永平、遵化等地。崇祯皇帝非常高兴,说:“守辽非蛮子不可”。蛮子,这里指的是袁崇焕,袁崇焕的命运似乎出现了转机。

但有些人就是想要袁崇焕的命,想让他死。其中,大学士温体仁最为卖力,他是毛文龙的同乡,一直对毛文龙之死耿耿于怀,同时要借机打击大学士钱龙锡,所以连上五疏,力请处死袁崇焕。兵部尚书梁廷栋也是袁崇焕的政敌,而同情袁崇焕的官员都受到大力排挤。

一直以来,袁崇焕不像李成梁那么圆滑世故,舍得花钱笼络朝中的权贵和内廷的太监,到了这种决定生死的关键时刻,根本没有人坚决站出来,替他疾呼,替他说话。

相反,痛恨袁崇焕的却大有人在。

《畿辅人物志》中说,当初毛文龙在皮岛大搞贸易,用昂贵的貂皮、人参结交朝廷中的权贵。另外,毛文龙冒领的军饷大部分都没有出京,直接转到了许多权贵的手中。毛文龙一死,这些好处全部消失。

因此,这些权贵和毛文龙在北京的亲朋一样,无比痛恨袁崇焕,四处散布谣言,说袁崇焕勾结后金,引敌入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