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活气雄急祛风——羌活、独活的解读与应用

 并不hy 2017-02-03

《神农本草经·独活》(无羌活):味苦,平。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贲豚,痫痉,女子疝瘕。久服,轻身、耐老。一名羌活,一名羌青,一名护羌使者。生川谷。

二活的形态区别 

独活为伞形科重齿毛当归的根。以根条粗壮,油润,香气浓郁者为佳。因与当归相似,常相混淆,或用以冒充当归。切片生用。


羌活为伞形科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及根。以条粗,外皮棕褐色(黄芯,外围一红圈),断面朱砂点多,香气浓郁者佳。切片生用。 

尝药:

独活具有特异香味(香味浓烈),气雄不及羌活,味苦、辛,微舌麻,味重于羌活,性温。

羌活具有特异香味(香味浓烈),气雄于独活,味苦、辛,味重不及独活,性温。


独活的解读:

古人曰:“独活一茎直上,有风不动,无风反摇”,这句话曾经一直被许多反中医“斗士”攻击中医时引用,然而很多中医面对攻击时却哑口无言。作为一位中医或中医爱好者,你是否真的看懂了《神农本草经》的这句话?

在解读二活之前,请各位朋友猜一个谜语: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猜一物)。

答案是:扇子。

看了这个谜语,大家的心中是否似乎有一道门开始打开?你要顿悟了。

古人曰:“独活一茎直上,有风不动,无风反摇”,是比喻独活风性之强,故遇外风不惧,无风而风性自动,隐喻了独活强大的祛风作用。

什么叫“祛风”,就是风邪闭郁在人体腠理、肌肉、筋骨、甚至脏腑之内,风邪不能外散,就像一间房子闭郁的空气,想要凉爽,必须扇扇子,使窒息的空气畅通起来,独活就是这样一把大扇子,或者说是电风扇、空调,在用得好的时候甚至是一次凉爽的台风,把一切闭郁的可能还带有潮湿的空气一下吹散。 

对的,这就是独活,这就是古人对独活的隐喻。这个隐喻是否十分精妙?我已经折服了。 

除独活之外,还有古人还记载了其他中药同样具有“有风不动,无风反动”的特性,比如:天麻——治头风的必用药物。


二活的区别:

独活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又名羌活,二者原为一物。到宋朝的《药性本草》才把羌活别列一条,阐述了二者的区别,认为芸香之气浓郁者为羌活,但在功用方面并未明确分割。

如李东垣:“羌独活治风寒湿痹,酸痛不仁,诸风掉眩,颈项难伸”。

直到清初,《本草求真》记载:“羌之气清,行气而发散营卫之邪。独之气浊,行血而温养营卫之气。羌有发表之功(表之表)。独有助表之力(表之里)。羌行上焦而上理,(上属气,故云羌活入气)则游风头痛、风湿骨节疼痛可治;独行下焦而下理(下属血,故云独活入血),则伏风头痛、两足湿痹可治。二活虽属治风,而用各有别,不可不细审耳。”



这不但将羌、独分为二药,而且羌上、独下之说也由此开始,以后《本草正义》提出羌、独活合而用之,才能治疗“身半以上,身半以下,手足上下交痛”,这些观点一直指导着中医的临床。

二活可谓风药之代表,气雄味厚,故祛风之力强,内外风皆可用之,我认为二活分治上下之说,因其二者气味之不同,但不必过于拘泥。

细细体会二活的气味结合在临床的体会:祛外风,羌活气雄,更佳;定内风、助气血,独活味厚,更佳。

按升提之性而言,必以气更雄之羌活更佳,故刘完素、李东垣在升提或解表时更喜用羌活,如完素的大羌活汤和李东垣的羌活胜湿汤。

而现代研究也发现,羌活含二氢欧山芹素、二氢欧山芹醇乙酸酯和挥发油等,认为其挥发油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并用抗病毒、抗菌、抗肿瘤作用,其治疗外感与皮肤病的报道相对更多;而独活含生物碱和皂甙等50余种成分,其煎剂能明显延长动物的“疼痛反应”时间,有更明显的镇痛作用,还有降压、镇静、扩张血管、抗痴呆等作用。

常用对药:

羌活--石膏

(1)《施今墨对药》中有羌活配石膏,为“乙脑”初起而涉者,可其有表热亦有头痛,麻黄不解其痛且另其不寐,羌活可解表可止痛,配石膏清内热。

(2)有湿热、暑热者,有郁热,麻黄不除湿,故可用此配伍。 

2 羌活--荆芥

(1)风痉。

(2)痘疹透发不畅。

(3)痈肿疮疡初起,兼有表证。

3 独活--羌活

出自《外台秘要》,以独活、羌活、松节各等分,用酒煮过,每日空腹饮一杯,治历节风痛。而在李东垣各书中,常在方中合用少量二活,以疏通少阳及升提气机。

4 独活--细辛

诸风寒痹痛用之,寒证头痛用之止痛效果尤佳,风火牙痛也可用之。

5 独活--生地

出自《千金要方》治齿根动痛,用本品配生地黄,浸酒含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